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染》2016,(10)
以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了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剂(PCA)。考察了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之比、制备温度和时间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降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CA的优化工艺参数,即:n(柠檬酸)∶n(环氧氯丙烷)为1∶0.8,制备温度110℃,制备时间2 h。将整理剂PC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考察了PCA和催化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即:PCA质量浓度12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6 min。经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85°,白度76.3,强降率为38.94%。  相似文献   

2.
王兆杰  赵涛  王革辉 《印染》2013,39(24):6-9
以亚硫酸氢钠封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单体,得到水溶性封端IPDI抗皱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聚乙二醇1000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10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8min,聚乙二醇1000 20g/L;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182.5°。  相似文献   

3.
《印染》2020,(8)
采用高碘酸钠对蔗糖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备多醛基抗皱整理剂——蔗糖多醛,利用盐酸羟胺-甲基橙滴定法测定其醛基含量,并利用FT-IR分析蔗糖多醛结构。考察了该整理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和亲水性能。结果表明:当高碘酸钠与蔗糖物质的量比为1∶3时,整理剂中的醛基质量摩尔浓度最高,为18.67 mmol/g。当蔗糖多醛质量浓度为150 g/L,氯化镁质量浓度为20 g/L,pH值3,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时,所整理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最大为245°,白度82.8,强力保留率大于65%。通过亲水性测试可知,蔗糖多醛整理织物的润湿时间仅为5.24 s,极大地提高了整理棉织物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4.
张广知 《染整技术》2008,30(2):7-11
采用柠檬酸为免烫整理剂,分析了柠檬酸浓度、催化剂、添加剂、整理工艺条件等对彩棉织物整理效果(弹性回复度、弹性提升率;断裂强力、降强率;色差等)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天然彩棉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9%(对织物重),混合催化剂10%(对织物重),三乙醇胺5%(对织物重),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150 s.试验表明:经柠檬酸抗皱整理后,天然彩棉的抗皱性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可代替传统的羟甲基类抗皱整理剂,整理后织物上无甲醛存在.  相似文献   

5.
赵酒泉 《针织工业》2012,(12):43-45
研究了无甲醛免烫整理剂DM-3540在棉织物抗皱整理时,DM-3540的用量、催化剂Na3PO4的用量、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保留率的影响.指出无甲醛免烫整理剂DM-3540对棉织物的最佳抗皱整理工艺为:DM-3540用量160 g/L、催化剂Na3PO4用量8g/L、pH值5.0~6.0,二浸二轧(轧余率85%),85℃预烘2 min后,180 ℃焙烘2.5 min;在DM-3540抗皱整理配方中加入20 g/L柔软剂VS可改善织物的手感,不同程度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保留率和断裂强力保留率,且不影响棉织物的白度.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5,(3)
以自制的第二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改性PAMAM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考察了整理剂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整理的耐久性。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0 g/L,氢氧化钠40 g/L,在130℃焙烘75 s。与未整理的织物相比,整理织物的回复角提高了17.5%,白度可达85.1%,强力保留率可达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于丹凤  裴广玲 《纺织学报》2012,33(10):98-102
 摘 要:为了延长橄榄油在纺织品及服饰上的作用时间,本文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璧材,将其制备成橄榄油微胶囊。并采用自制的橄榄油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整理。考察了预烘温度、焙烘温度及时间、整理剂固含量、整理剂与粘合剂体积比等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对织物整理工艺进行了优化,并测试整理后棉织物含油率、透气透湿等性能,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预烘温度70℃、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1min、整理剂固含量为5%、整理剂与黏合剂的体积比为1:1。整理后的棉织物含油率在2%~5%,透气透湿性较好,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和一定的耐洗性,能够满足一般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广知  胡娟 《染整技术》2006,28(2):6-10
研究了用柠檬酸作为亚麻/粘胶混纺织物无甲醛整理剂的抗皱整理工艺,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粘胶混纺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60g/L,混合催化剂5%(对织物重),三乙醇胺5%(对织物重),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90s。试验表明,经柠檬酸整理后亚麻/粘胶混纺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可代替传统的DMDHEU整理剂,使织物上无甲醛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CTA-701免烫树脂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对亚麻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优选出亚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条件:整理剂CTA-701用量为130g/L,浴比1:30,室温下浸渍50min,预烘温度为95℃,时间为5min,焙烘温度为155℃,时间为8min。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明显增大,且织物强力及透气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和丝素处理对棉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夏德慧  王雪燕 《印染》2004,30(14):1-3
用等离子体技术和丝素整理剂处理棉织物,并与传统的抗皱整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代替传统焙烘工序,织物的抗皱性提高,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棉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彩色棉织物柠檬酸防皱整理工艺,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防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owf),催化剂4%(owf),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 min.试验表明,经柠檬酸整理后彩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袁京  李战雄  范敏  樊丹 《印染助剂》2012,29(4):39-41
自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氟硅拒水整理剂并应用于棉织物整理.对比研究了该2种氟硅整理剂的整理功效,其中双组分氟硅整理剂整理效果更好.研究了双组分氟硅油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及整理剂用量对拒水整理功效的影响,并测试了拒水整理后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确定了双组分氟硅油最佳整理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75%左右),100℃预烘120 s,170℃焙烘120 s.由此得到的拒水整理织物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染苑精萃     
《印染》1997,(3)
用低甲醛整理剂处理粘胶短纤织物97019文章对粘胶短纤织物抗皱整理中应用的若干新型整理剂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估,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和参数,具体介绍了各种新型整理剂的定形参数和织物上的游离甲醛含量等。摘译自俄罗斯《纺织工业工艺学》1995,6,45~47抗皱棉织物焙烘工艺97020对于抗皱整理的棉织物,焙烘不足或过度都会带来不良影响。要使织物各部位在同一时间达到焙烘温度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尽可能减少织物各部位(特别是服装最容易和最困难部位之间)要达到所需温度的时间差,就能避免同一服装各部位的焙烘过度或不足。要使焙烘织物快速、均匀地达到所需温度,应注意温度、气流和停留时间。摘译自美国《美国染料报道》1995,5,16~18  相似文献   

14.
唐志娟 《丝绸》2016,(2):14-18
采用无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处理原蚕丝织物,进行脱胶、溶胀、降解等一系列处理得到的丝素蛋白溶液;再将丝素蛋白溶液与纳米TiO_2颗粒复配,分析复配整理剂中丝素和纳米TiO_2的不同配比对棉整理品的抗皱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丝素/TiO_2复配整理液;最后确定后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交联剂(戊二醛)的质量浓度、轧余率、焙烘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丝素/TiO_2复配整理剂中丝素与TiO_2的质量比为15︰4时,可使棉整理品的抗皱和抗紫外性能达到最佳;后处理工艺中戊二醛交联剂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2 g/L,焙烘温度为130℃,焙烘时间为120 s,轧余率为105%。  相似文献   

15.
乙二醛整理剂对柞蚕丝织物抗皱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乙二醛整理剂对柞蚕丝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讨论了工艺条件对柞蚕丝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整理织物抗皱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并具有较好的耐洗性,外观光洁,手感柔软,但强力略有下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乙二醛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醛用量2.5%(owf),焙烘温度为165℃,甲酸用量为5%(owf),硫酸铝用量为8%(owf).  相似文献   

16.
张广知  武斌  徐明 《染整技术》2006,28(11):25-28
研究柠檬酸作为真丝织物无甲醛整理的抗皱整理交联剂,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50g/L,混合催化剂6%(owf),三乙醇胺5%(owf),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50s。试验表明,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可替代传统的DMDHEU整理剂,但织物上无甲醛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次磷酸钠合成含磷棉用功能整理剂,研究了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催化剂浓度、焙烘温度对防皱效果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8%,焙烘温度190℃,pH值为3.5,催化剂浓度为5%,并考察了经过最佳工艺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能.测试表明,经过最佳工艺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到252°,极限氧指数达到27.1.  相似文献   

18.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聚醚二元醇为主要原料,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一种性能较稳定的水性聚氨酯抗起毛起球剂,并将其整理到纯棉织物上,确定了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的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20min;整理剂整理纯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整理剂100g/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9.
邵冬梅 《印染》2012,38(19)
将多功能整理剂MFA应用于棉织物的功能性整理,考察了MFA对织物抗皱性和柔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整理剂MFA作为无甲醛多功能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对白度和色光无影响,不存在黄变现象;其优化整理工艺为:整理剂MFA质量浓度80~100 g/L,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90 s.MFA可以显著提高棉织物的抗皱和耐磨性能,与服丝平树脂整理剂合用时,能在显著提高抗皱性、滑爽性的同时,有效保护织物的撕破强力,当整理剂MFA质量浓度为50 g/L和服丝平树脂整理剂质量浓度为50 g/L时,整理效果和耐洗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21,(5)
真丝织物无醛抗皱整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文章用聚乙二醇(100)对柠檬酸进行改性,并与壳聚糖复配共同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讨论了改性整理剂聚乙二醇(100)柠檬酸酯、壳聚糖和添加剂浓度,以及焙烘温度、时间等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试验证明,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100)柠檬酸酯质量分数7%,壳聚糖质量分数0.3%,混合催化剂质量分数4%,三乙醇胺质量分数2%,渗透剂JFC质量浓度2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聚乙二醇(100)柠檬酸酯-壳聚糖的协同整理效果明显优于柠檬酸,可替代2D树脂进行抗皱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