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站智能节电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峰  徐恩  严国军 《通信世界》2009,(23):I0007-I0008
基站智能节电技术作为软件升级技术将随着BTS发展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基站智能节电技术会成为通信运营商绿色基站建设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席素伟 《数字化用户》2020,(28):0019-0021
通信基站巡检工作是电信部门的重要的业务工作,通过定期巡检及时发现、修复基站及设备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故障。论文针对巡检中存在的基站位置不明确、巡检监控手段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 GIS 的通信基站巡检平台的设计,本系统通过 Web 桌面端与移动端相结合,达到了现场巡检记录与后台巡检监控的统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孝颂  黄挺 《电信科学》2018,34(12):132-137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介绍了的运维工作关键而又繁重,运营商迫切需要考虑如何引入巡检机器人进而提升智能运维水平。介绍了巡检机器人业界发展现状与技术成熟度,提出了巡检机器人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架构。结合互联网数据中心巡检机器人实际现网需求情况,深入探讨互联网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方面的技术突破点以及对采集数据的挖掘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纲 《电信技术》2016,(5):86-90
首先分析基站巡检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系统对每个基站采用个性画像法,然后从外部因素、重要程度、故障类型、故障频度、性能指标5个维度12个评估点建立分析模型,细化巡检任务内容,智能生成巡检建议和计划,自动跟踪巡检执行轨迹,完善闭环管控流程,实现基站巡检动态调度;最后对系统架构、主要功能部件的实现进行详细分析,对系统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阐述输变电智能巡检技术的特点,探讨输变电智能巡检技术的应用并进行展望,包括变电设备智能巡检、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状态感知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不停电检修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通信基站后备电池的管理不及时、难度大的现状,提出了用无线技术组建智能基站电池监控系统的方案。方案采用以内嵌微控制器等模块的测控终端为智能节点,通过GPRS实现智能电池控制器与监控中心数据的无线传输,在监控中心的通信和管理软件上实现对移动通信基站后备电池的监控和管理。该方案的实施解决了传统人工现场巡查的不便,节约了大量维护费用,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前运营商的集团客户业务施工质量检测主要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该巡检方式存在人工巡检规程不统一、纸质巡检单易丢失、人工巡检效率低等痛点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对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集客业务施工质检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该方案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技术与集团客户业务施工实际场景深度融合,并针对光缆分纤箱接地巡检的应用场景,采用线上化、智能化的巡检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人工巡检规程不统一、纸质巡检单易丢失、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等核心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运营商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能耗中,基站的能耗超过了整个通信系统能耗的70%,为了能够实现移动运营商的节能目标,对于无线基站节能减耗技术的研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从移动通信基站节能的现状出发,分析了TD-LTE系统中基站主设备智能节电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在分析无线网络话务时间规律的基础上,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话务潮汐的特点,根据TD-LTE系统基站主设备的运行原理,分析了载频关断技术在TD-LTE基站系统中实现节能降耗的方法,提出了载频智能关断技术在TD-LTE基站系统中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并且通过测试验证得出了载频智能关断技术在TD-LTE网络中运行的可行性。最后,对此项技术规模性应用所取得的节能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LTE网络的智能关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站射频智能关断、载频智能关断、PSU智能关断、通道智能关断、符号智能关断、MBSFN子帧调整关断等智能关断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种智能关断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为运营商在4G网络建设的同时实施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设备巡检环境复杂、效率低、巡检数据统计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AR智能眼镜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巡检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R技术,将标准操作规范图像或视频与巡检对象进行无缝贴合,使巡检人员在复杂精密设备中迅速找到指定对象,以有效完成智能巡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信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资费政策的推行,运营商开始面临部分基站小区高负荷的严重考验,本文章结合4G+新型技术256QAM的理论研究,针对性的给出应用建议,并总结了256QAM技术的应用效果,论证了4G+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并能显著缓解基站小区的高负荷压力。  相似文献   

12.
张建雄  吴晓丽  杨震  李洁 《电信科学》2018,34(10):124-129
关注物联网在工业数据采集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方案,包括工业数据采集现状及问题分析、工业数据采集典型应用场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特征、与电信运营商云网融合技术研究等,提出电信运营商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工业数据采集技术架构和应用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设备或智能产品的远程监控与智能维护应用场景,实现设备远程监测、预防性维护和性能优化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铁塔公司基站动环监控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当前电信业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铁塔公司将承担着三家电信运营商全部新建基站及存量基站配套设施的运营维护,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是基站基础设施运维的基础手段,如何建成适合铁塔公司运营又符合运营商需要的基站动环监控系统,是高效运营基站配套设施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铁塔公司基站运营的需求特点出发,对铁塔公司基站动环监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动环监控系统建设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叶宁 《无线互联科技》2021,(4):16-17,60
无论是机场还是车站,安全检查工作面向的都是全体的乘客,而采用传统的检测方式,无法满足现代乘机人、乘车人的流动需求。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实现智能安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检测质量。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行李安检系统,希望可促进我国安检工作的质量,提高通行效率,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站天线的工程参数影响着基站的覆盖范围,是网络优化的关键参数。对基站进行定期巡查是维护基站工程参数正常的必要举措,但从代维公司反馈的作业计划中发现有存在谎报巡查站点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Android系统,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在基站天线工程参数测量系统中,设计和实现了当前GPS定位信息展示,行走方位角度指示,巡查位置坐标实时记录,以及利用地图进行巡查路线回放等功能。在方便巡查人员出行的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路线回放来判断代维巡查人员是否到站,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谎报巡查站点的行为。该功能经测试效果良好,为基站天线维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5G商用无人机业务感知优化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网5G工业无人机巡线是5G垂直行业的新型应用项目,这种新型业务对网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超低时延、超高速率及超远覆盖。利用5G中低空覆盖技术、高速移动技术、基站切换技术、边缘计算协同技术,最终高质量满足了巡检业务需求,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问题发现效率。为5G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电信》2012,(9):36+6
在移动数据、宽带等业务的拉动下,全球电信运营行业在2011年以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有望在201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提升。智能终端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给运营商带来了迅猛增长的移动网络流量,AT&T、O2等运营商都出现过因流量激增所导致的网络拥塞,对话音等传统通信服务亦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应对数据流量  相似文献   

18.
容器是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内核上,拥有相对隔离、独立资源的运行环境。容器技术的发展符合云计算的本质要求,电信运营商作为云计算领域的深度玩家,必须重视容器技术的发展。简要介绍了容器技术背景,分析了容器技术在电信运营商的潜在应用场景,总结了电信运营商在容器技术方面的初步探索案例,探讨了容器技术在电信运营商转型升级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伍绍林 《移动通信》2014,(18):23-26
随着电信运营商重组及全业务运营的到来,电信运营商的光缆接入网络将由单一的满足基站接入向承载、接入综合业务的功能进行转变。结合移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光缆网络接入方式--按区域划分接入的建设方式,并详细探讨了该方式的建设、业务接入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方鹏 《电信快报》2005,(2):51-53
在传统电信网络中,电信业务及其应用主要通过智能网等集中式智能网络技术实现,通常部署在各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内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型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电信运营商必须将其业务部署与承载网络分开,以向更多业务提供商开放其通信网络,让第三方能够以可管理、可计费、安全的方式参与到电信业务的开发过程中。正是这种需求的刺激,推动了Parlay/OSA规范的制定和发展。文章从体系架构角度,分析Parlay/开放业务访问(OSA)和Web服务(Service)两种技术,比较两者在目标功能实现及其与外部应用交互方式上的异同点,并基于此提出了两种技术融合路线,最后介绍3种典型的ParlayWebService商业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