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柠檬苦素(LM)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ICR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给药组和LM给药组,每组10只。Dex和LM均在滴注LPS前2 h分别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给药,之后除正常组小鼠只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小鼠气管滴注致死量的5 mg/kg LPS。LPS注射6 h后,处死小鼠,解剖小鼠取肺脏,计算小鼠肺指数、湿干比值。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 α、IL 1β和IL 6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和湿干比值明显升高,肺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明显的肺泡充血、水肿,血清MPO、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其肺组织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LM给药组小鼠肺指数和湿干比值明显降低,肺组织病理状态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及肺组织TNF 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LM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继发内毒素血症的抑制作用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是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槲皮素组、中剂量槲皮素组及高剂量槲皮素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大鼠制备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模型,造模后阳性对照组灌胃2 mL剂量为100 mg/L的地塞米松药液,低、中、高剂量槲皮素组灌胃2 mL剂量为50、100、200 mg/L的槲皮素药液,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间隔12 h,共给药5次。观察各组大鼠给药12、24、36、48及60 h时其存活率状况,同时间隔12 h检测大鼠体温一次,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脂多糖、IL-1β、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65与IκB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CD68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24 h内模型组大鼠全部死亡,模型组大鼠存活率低于正常组,中剂量及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存活率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剂量槲皮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他各给药组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降低显著,和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下降,p65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上升,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上升,p65蛋白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机体NF-κB炎症通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杨青霞  毛怡清  张燕芳  薄旭芳 《金属学报》2019,24(11):1227-1233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引起干眼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将结膜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采用氟西汀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明确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率作为后续实验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TLR2、NF-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IL-2、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9~10-5mol/L范围内氟西汀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氟西汀组TLR2、NF-κB、IL-1β、IL-2、IL-6和TNF-α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药物组TLR2和NF-κB的累积光密度(IOD)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组TLR2和NF-κB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IL-1β、IL-2、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氟西汀可能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氟西汀所致干眼症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当归多糖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大鼠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05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90只大鼠制备DPN模型,成功造模75只,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采用2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当归多糖药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弥可保+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每日给药体积均为2 mL/100 g。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d。给药3、10 d后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髓鞘碱性蛋白(MBP)、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大鼠坐骨神经内核因子-κB(NF-κB) mRNA、髓样分子因子88(MyD88) mRNA及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及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及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及CR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多糖可显著改善DPN大鼠的周围神经损伤状态,促进神经传导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LR4/MyD88/NF-κB信号路径的转导,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陈少忠  林梅瑟  程黎民  朱乐乐 《金属学报》2019,24(11):1256-126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脓毒性休克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Sal-L组、Sal-H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通过脂多糖造模,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5 mg/kg地塞米松,Sal-L组、Sal-H组造模后分别给予0.68、1.09 ng/kg红景天苷注射液,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学、肺损伤评分(LIS)、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肺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炎症指标[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a磷酸化蛋白(p-IκBa)]表达。结果:对照组双肺无异常;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肺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阳性对照组、Sal-L组、Sal-H组较模型组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LIS、W/D、LPI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肺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MPO、MDA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OD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IL-1、IL-6、TNF-α、NF-κB mRNA及p-NF-κB p65、p-IκBa蛋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通经定晕丸阻断颈椎病大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手术的方法制作颈椎病大鼠模型,用通经定晕丸(5.0和10.0 g/kg)和颈复康冲剂(0.84 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每天观察实验大鼠一般状况。4周后检测,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黏度,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颈椎椎间盘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颈椎椎间盘组织中MCP-1和CCR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通经定晕丸(5.0和10.0 g/kg)和颈复康冲剂(0.84 g/kg)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低切黏度值、中切黏度值、高切黏度值,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椎间盘组织中MCP-1、CCR2和NF-κB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轻促炎因子对椎间盘造成的损伤,降低颈椎间盘高度和退变程度,降低纤维环裂隙、髓核、细胞数量、软骨厚度,其中以通经定晕丸10.0 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通经定晕丸对颈椎病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抑制MCP-1/CCR2信号通路激活、NF-κB活化及TNF-α、IL-1β和IL-6的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颖  蔡永青  黄明春  王琴 《金属学报》2016,21(8):854-858
目的: 研究山楂酸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山楂酸高、中、低剂量组 (200、100和50 mg/kg)。山楂酸药物处理组连续灌胃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CCl4以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完成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继续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而山楂酸高、中、低剂量组继续灌胃给药3 d后,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表达,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NF-κB p6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中Nrf2和胞浆中Keap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楂酸药物处理组小鼠肝细胞肿胀明显缩小,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山楂酸药物处理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 (P<0.01),抗氧化酶SOD显著升高 (P<0.05或P<0.01),高、中剂量山楂酸药物处理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剂量山楂酸药物处理组细胞核中Nrf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胞浆中Keap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剂量山楂酸药物处理组中的致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 (P<0.05或P<0.0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剂量山楂酸药物处理组肝细胞核中NF-κB p65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楂酸对CCl4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山楂酸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以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降低致炎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甜菜碱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甜菜碱干预的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和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4周末、6周末和8周末处死取材。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LT、内毒素和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NF-κB p65免疫组化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mRNA、NF-κB mRNA和TLR4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组:血浆中ALT、内毒素水平均随病程进展逐渐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LR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核转位也显著增多(P<0.05),它们的变化趋势为6周水平最高,4周次之,8周最低。与相应的肝硬化模型组相比,肝硬化模型甜菜碱干预组:血浆中ALT、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4周和6周组肝组织中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核转位显著降低(P<0.05)。结论:甜菜碱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途径,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树志  裴东  晁杲  周静  洪宗元 《金属学报》2017,22(7):731-737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后,复元活血汤对其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实施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术后大鼠随机分为复元活血汤给药组、甲钴胺给药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复元活血汤组给予复元活血汤,按9 g·kg-1·d-1灌胃;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按6.25×10-4 g·kg-1·d-1 灌胃;模型组按复元活血汤的溶液剂量,给予等量溶剂灌胃;灌胃2~8周。假手术组大鼠20只,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后,不做任何处理缝合切口。给药3 d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给药2周后,RT-PCR法检测吻合口近、远端2 cm神经组织的IL-1β和TNF-α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Src、p-Erk1/2蛋白的表达;分别于给药2周、4周、8周后,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于给药8周后,观察坐骨神经和其支配肌肉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元活血汤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改善,神经纤维生长良好,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和截面积显著改善,复元活血汤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吻合口神经组织的IL-1β和TNF-α mRNA 的表达显著减少,p-Src、p-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元活血汤可通过减轻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吻合口炎症反应,抑制Src、Erk的磷酸化,促进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牛膝总皂苷(total saponin Achyranthes,TSA)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 AGA)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SA高、中、低剂量组(200、60、20 mg·kg-1·d-1)以及吲哚美辛组(5 mg·kg-1·d-1),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5 d,第3天除正常组外,大鼠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溶液,测定大鼠关节肿胀度,48 h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肿胀关节浸出液IL-1β、IL-18、IL-6水平,以及踝关节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IL-1β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NALP3(NACHT, 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炎性体相关蛋白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关节显著肿胀,活动减少,关节浸出液IL-1β、IL-6和IL-18水平显著增高,关节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IL-1β蛋白表达增加,滑膜组织NAL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前体和活性形式蛋白表达增高。TSA高、中剂量及吲哚美辛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TSA对AGA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ALP3炎性体装配和激活以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那其根醇提取物(EERAP)对二甲苯致小鼠炎症模型和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水)、EERAP高剂量组(640 mg/kg)、中剂量组(320 mg/kg)、低剂量组(160 mg/kg)和阿司匹林组(120 mg/kg),采用二甲苯建立小鼠炎症模型,比较小鼠耳廓肿胀度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炎症渗出液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ELISA法测定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结果: 在二甲苯致小鼠炎症模型中,EERA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减少小鼠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EERA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SOD含量(P<0.01);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EERAP在3.125~200 μg/mL范围内可降低TNF-α含量,而在2 μg/mL时也可以降低细胞NF-κB含(P<0.05),与阿司匹林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ERAP可能是通过抑制MDA、TNF-α和NF-κB的生成,升高SOD的水平,起到抗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喻琴云  詹晓峰  黄彦 《金属学报》2017,22(12):1371-1376
目的:观察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对大鼠去势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采用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按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6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雌二醇组(50 μg/kg)及刺芒柄花素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于造模后一周给予雌二醇、刺芒柄花素治疗,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24 h,取大鼠血清检测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Ca2+、Mg2+等指标变化;取大鼠左侧股骨采用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NF-α、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总P38MAPK、磷酸化P38MAPK、MMP-9、TNF-α、IL-6蛋白表达;取右侧股骨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结果: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高、中剂量组可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RACP含量,升高血清 Mg2+、Ca2+含量,使骨组织MMP-9、TNF-α、IL-6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磷酸化P38MAPK mRNA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刺芒柄花素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组织MMP-9的合成和分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及调控P38MAPK/MMP-9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肾衰宁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法制备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0.9% NaCl)、肾衰宁组(肾衰宁颗粒2 g/kg)、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片0.6 mg/kg)和肾衰宁+沙格列汀组(肾衰宁颗粒2 g/kg+沙格列汀片0.6 m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周。HE染色评价肾脏病理变化,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酐(Scr)、尿素氮(BUN)和血清胱抑素C(Cys-C),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NF-κB和PPAR-γ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结构破坏,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腔狭窄并有脂质沉积,肾间质血管增生,实验组肾小球病变改善,肾小球和毛细血管结构相对完整。实验组的FBG、HbA1c、Scr、BUN、Cys-C、TNF-α、ICAM-1、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F-κB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PAR-γ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宁颗粒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肾小球和毛细血管结构,降低血糖,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小球NF-κB表达和上调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对急性炎症的保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二甲苯诱导急性小鼠耳肿胀,检测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氟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原发性炎症,检测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2、IL-6、IL-8含量,HE染色观察炎症关节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组织ASIC1a蛋白。结果: 小鼠急性耳肿胀和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模型组动物血清TNF-α、IL-1、IL-6和IL-8含量均明显升高,TFB(100、200 mg/kg) 灌胃给药能降低小鼠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TFB(67、133 mg/kg)可以升高AA大鼠血清IL-2的含量。TFB灌胃给药可以使AA大鼠关节炎性细胞减少,改善病理变化。在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ASIC1a表达明显升高,TFB(67、133 mg/kg)组ASIC1a的表达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ASIC1a与血清TNF-α、IL-1、IL-8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TFB对急性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大会  吕颖 《金属学报》2017,22(12):1382-1387
目的:观察加味青娥丸(Modified Qing'e Pill)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其心肌组织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6组(n=12):正常组(正常喂养、未建模)、模型组、加味青娥丸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7、5.4、10.8 g/kg)、二甲双胍组(0.15 g/kg),采取“高脂喂养”+“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的方法进行建模。给药方式均为灌胃,频率均为每天1次,时长均为8周,其中:加味青娥丸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由专人分别在固定时间点(给药前、第4周、第8周)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PBG);给药周期结束后2 h,对血清中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超敏 c反应蛋白、TNF-α)进行测定;给药周期结束后2 h,对心肌组织炎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DA、SOD、GSH)进行测定。结果: 给药组相比于模型组而言,大鼠精神状态、体质量、血糖及脂质水平均有所改善。同时,给药组能够降低血清中hs-CRP、TNF-α的水平,提高心肌组织中SOD、GSH的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加味青娥丸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SD大鼠的糖脂代谢,通过抗炎、抗氧化改善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6.
严丹丹  黄芳  徐丽华 《金属学报》2017,22(12):1358-1363
目的: 研究花参子露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激发小鼠耳部造成小鼠湿疹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花参子露治疗之后,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按照评分标准对小鼠耳部进行评分,计算小鼠耳部肿胀度以及小鼠搔抓指数。结果: 花参子露治疗后,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下降,IL-4、TNF-α水平上升,耳部肿胀程度,耳部评分以及搔抓指数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小鼠耳部皮肤表皮增厚,棘皮层空泡化,真皮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现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花参子露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型以及Th2型免疫反应的平衡来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新房  闫龙格 《金属学报》2020,56(3):257-264
目的:研究萆薢总皂苷(total saponin of dioscorea,TSD)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分别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和小鼠皮下气囊炎症模型,醋酸和热板法分别致小鼠疼痛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IL-1β、IL-18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TSD能明显降低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关节浸出液中IL-1β和IL-18水平(P<0.01或P<0.05),减轻小鼠皮下气囊炎症,降低气囊炎性渗出液中PGE2和IL-1β水平(P<0.01或P<0.05),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或P<0.05)。结论:TSD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IL-1β、IL-18和PGE2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罗胜勇  贾德武  李小羿  戴向荣 《金属学报》2018,23(10):1109-1115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 thrombolysin,AP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TLR4-siRNA在体转染技术,下调大鼠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分别取野生型和TLR4下调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LR4阻断剂(TAK-242 2 mg/kg)组,APT高、中、低组(0.02、0.01、0.005 mg/kg),每组8只。线拴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G-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RhoA蛋白活性,Western blot 法测定脑组织中TLR4、RhoA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1/2)、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LR4-siRNA在体转染大鼠脑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在野生型大鼠中,与模型组比较,抗血小板溶栓素可明显降低脑组织中TLR4 蛋白表达,抑制RhoA活性,减少ROCK1/2、p-JNK蛋白表达;在TLR4下调大鼠中,与模型组比较,APT对脑组织中RhoA活性,ROCK1/2、p-JN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抗血小板溶栓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抑制TLR4/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