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视野中的体育建筑文化主要体现为和谐文化、发展文化和审美文化,生态文化的理念赋予体育建筑更多的设计思路,并使体育建筑的发展和创新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和动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建筑生态文化观念的引入,是当前建筑界面临的挑战,而城市建筑生态文化是由建筑所产生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基本要素组成。本文结合“厦门星洲广场”的建筑造型和外部空间设计构思论述城市建筑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民居建筑选址、院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四个方面,解析了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环境、生态规划、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构建经验,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对当今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颂 《住宅产业》2012,(6):51-52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的理论。本文通过对刘青霞故居的实证考察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知识、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等方面,分析其建筑装饰艺术中体现的生态文化,为挖掘和保护民居中的生态文化及现代居住建筑艺术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题的今天,建筑走向生态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由此提出了形式追随生态的新理念;从建筑美学、文化和生态角度,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并结合实例,总结生态技术于建筑形式所呈现的彰显、一体化、本土化、多变性和消隐等多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民居建筑中积淀了顺应荒漠环境的生态策略,是传统建筑文化瑰宝,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传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从选址、村落格局、院落组织、庭院布局、建筑秩序、围护体系和装饰图案等方面,挖掘维吾尔民居建筑在节水、节地、节能和优化室内外物理环境等方面的策略,提炼传统维吾尔建筑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7.
分析河西走廊早期生态环境与人文因素的互动关系,为溯源河西地域建筑形态和发展,做有据可依的地域建筑生态文化初步研究,河西走廊地域建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对于地域建筑的生成、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是确定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生态文化指向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建筑形式的变迁,是建筑技术变迁和建筑文化变迁的重要表征。同时,聚落又是"文化——生态"系统的一种物化形式,该系统是人利用自然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不同聚落的文化特性是由不同的"文化——生态"特性所决定的。丽江古城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为世人瞩目,笔者对丽江坝子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表观的发展,生态节能和文化传达日益成为当代建筑表皮建构的两个趋向。本文探讨将两者在分层表皮的建构中加以有机整合的优点、方法和原则。力图为创造生态环保同时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表皮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6,(4)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建筑出现了许多工业化所带来的形式单一,缺乏人情味等问题。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建筑是充斥着矛盾性与复杂性的,但后现代主义存在自身过于注重形式,简单重拾复古的建筑元素来构建所谓的文化精神与人情味,使建筑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人文主义和生态自然观来反思后现代主义,建筑构建文化历史和人情味不仅需要重塑古典建筑内涵,还需要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发挥到极致,重拾建筑的功能性,融入建筑的生态自然观,将建筑考虑为一种集合功能,历史文化,以及生态地域的综合体,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提高到一种新的层次上来。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域建筑文化是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的基本特点。本文在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背景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乡土建筑、中外寒地建筑文化比较等方面加强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段腊叶 《山西建筑》2012,38(2):9-10
探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一些创新途径,从而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仁伟 《山西建筑》2007,33(26):87-88
分析了中国古建筑文化、近现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产生及发展情况,研究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基本轮廓和其面临的问题,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应大力发展本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常健  叶茂 《华中建筑》2014,(11):146-150
该文以分形的视角重新审视以传统城市、古典园林、古建筑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其与分形同源于自然的建筑创作思想,其"不谓分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分形性的建筑创作实态。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分形多层次自相似迭代组织思想、分形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统一的几何形态的深厚渊源,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魅力本质。同时更为当前延续历史建筑文化的精髓,探索未来分形于建筑文化领域的发展的趋势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涛 《城市建筑》2014,(29):18-18
不同时期的建筑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设计体现出了时代的艺术文化形式。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的关系及作用,是当前研究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这两者的基本内涵,并研究了不同时期艺术文化在其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炯 《新建筑》2004,(5):73-75
在分析现代和后现代建筑文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的分化和整合造成了建筑创作两种不同的大视野。阐明了从现代到当代,文化语境从分化到整合对现当代建筑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指出在21世纪,发展中国建筑创作首先应该具备上述双重视野。  相似文献   

17.
简家秀  刘瑞  吴家炜 《山西建筑》2007,33(23):40-41
基于时尚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建筑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从时尚文化发展对建筑审美的影响做了分析,认为当代时尚文化与建筑艺术文化的发展为共荣局面。  相似文献   

18.
海外建筑师与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特殊意义。理性地思考和审慎地面对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规范有序地将其纳入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体系是推动建筑文化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海佳  尹南 《南方建筑》2006,(12):152-154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特殊意义.理性地思考和审慎地面对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规范有序地将其纳入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体系是推动建筑文化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校建筑化教育问题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建筑化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建筑的化属性及建筑化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建筑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新世纪的高校建筑化教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