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与棉花(蔬菜)套种的沟灌模式。该模式下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为:沟宽0.5 ̄1.0m,沟长70m,单宽流量3.4L/(s·m),灌水定额466.5m^3/hm^2,灌水历时16min。  相似文献   

2.
汾河灌区引洪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灌区140余万亩耕地多年平均洪水量3.1亿m ̄3,.亩均仅220m ̄3.平水年作物需水量约4.6亿m ̄3.缺水近1.5亿m ̄3。随着工业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要求农业年让水1.1亿m ̄3,更使灌区缺水而制约农业的发展。在立足于节水的基础上,分析了作物各生育期供需矛盾,寻求利用近2.4亿m ̄3的洪水资源,采用冬春井水灌溉,调节水量0.7m ̄3.引洪和降雨入渗达到采补平衡。根据近几年局部引洪试验资料,明确了二、三坝集中引洪、一坝酌情引洪的运用方式;引洪渠系挟沙能力可达50kg/m ̄3;洪灌前地下水埋深应控制在3.0~3.5m以下;一次引洪定额为90~120m ̄3/亩;洪水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分别比土壤高1.5,1.0,1.8倍。洪灌一次亩增产粮食50~100kg。  相似文献   

3.
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水稻控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示范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节水高产效果。结果表明,1961.1hm^2的控灌水稻的产量比常灌水稻增产519kg/hm^2,增产幅度为5.3%;灌水次数平均减少16次,灌溉定额平均减少7057.5m^3/hm^2,节水38.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65.3%;稻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0.21%,整精米率提高了1.59%,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了1.12%和0.29%。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在分析晋南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程度的基础上,研究拟订了该区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即生育期内浇返青、孕穗、灌浆三次关键水,灌溉定额1800m^3/hm^2,灌水定额600m^3/hm^2左右,就可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结合晋南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产量的影响分析及我国北方各地对冬小麦最佳灌水时间的研究成果,对晋南冬小麦的最佳灌水时间进行了分析论证。具体实施节水灌溉制度时,根据晋南  相似文献   

5.
1987年在U型防渗渠道的基础上,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已发展管灌工程930处,铺设管道1150km,灌溉面积19.5万亩,占全县井灌面积的59%。管网布设是每个出水口控制面积不大于10亩,亩均管长不小于5m,每亩划畦4~6块以上,亩次用水量应小于50m ̄3、单管长800~1000m、单井出水量在20~30t/h时,管径采用φ90,30~50t/h时,管径采用φ110,单根管长以800~1000m为宜。在运行中要注意防护水锤和铁件的生锈。管灌与U型防渗渠灌溉相比,每km输水工程减少占地小约2.5亩;输水时间缩短20min;灌水周期缩1/2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25%~30%。全县井灌区可全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
金永堂 《防渗技术》1998,4(2):25-26,36
洮北总干渠防渗段总长17.473km,过水流量28.69m^3/s ̄23.28m^3/s,渠道底宽22m ̄24m,边坡1:2。地方单位原设计投资总额5822.9万元。超过工程单位能承担的经济能力。经笔者详细审查修改设计,采用改性LDPE防渗膜,厚0.2mm,渠道采用二层膜,用六角形预制混凝土块护砌;渠底用一层膜,以5cm细砂和25cm厚砂砾石保护。工程总投资降到950万元(为原设计的1/6)。在设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汾河水库泄洪隧洞长1140m,跨度为9.6 ̄14.5m。通过地层为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的古老变质岩。施工过程中隧洞塌方15次,塌方总量2260m^3。造成塌方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结构、地下水、施工工艺。水利水电工程隧洞规定洞室上履岩石等于地下洞室最大尺寸的2 ̄3倍,而该隧洞1/3上覆岩石厚度仅为0.5 ̄1倍洞跨,未造成塌方,个别特殊的断层地带由于采取了科学的系统化施工而未形成塌方。而一些本来能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东江水库自然调蓄常遇洪水的能力很强,但在初设中未予研究。通过采用条件组合频率图解方法,计算了东江水库多年调节自然蓄洪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满足下游农田的防洪要求,不需专用防洪库容,与初设成果比较,减少防洪库容1.5亿m^3;满足下游铁路的防洪要求,采取后期成果,只需专用防洪库容1.2亿m^3,较初设成果减少防洪库容3.8亿m^3;5 ̄10年一遇的下泄流量,较初设成果减少1000 ̄2500m^3/s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污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秉信 《山西水利科技》1996,(A12):92-95,103
太原市污水灌溉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污灌效益非常显著,但存在问题也不少。至1995年污灌面这39.45万亩,占到太原市部灌溉面积83.4万亩的47.3%。全市年污废水排放量为2.0556亿m^3,而实际年处理达标的仅为0.3200亿m^3,年当量为0.9585亿m^3,绝大部分污灌水是直接提引超标污水。从污灌水质上看,水中各咱污染物铁、镉、六价铬、汞、挥发性酚、全盐量等均有超标现象,污灌区的封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汾河灌区是山西省第一大灌区,灌溉受益面积150万亩,灌区多年农业平均渠首供水量3.1亿m3,平均每亩供水量206m3,约合灌水次数1.6次,明显属于低水平灌溉,水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开源节流,进行节水型农业灌溉已成为灌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1988—1991年建立了孟封、大象、宁团三个管灌节水试验区,投入资金251.73万元,安装固定管道193.47km,控制面积31380亩。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对管灌工程从经济上进行评价:亩均净效益24.66元,亩均节水35.5m3,亩次节能8.09kWh,效益费用比3.12,经济内部回收率0.33,投资回收年限5.69年。汾河灌区管灌节水工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适用于灌区的一种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灌溉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稻控水增产技术是根据水稻对水分的要求,分生育阶段对田间水分进行控制,该项技术经过盆栽试验,小区试验及大田中间试验,控水灌溉与同期浅灌中蓄的常规灌水方法对比,早、晚稻年减少灌水21次,省水55.3%,增产粮食7.9%,1994 ̄1995年,该项技术在衡阳,零陵、郴州三地市推广31.53万hm^2次,在推广过程中,广大农户乐意应用这项技术。据统计大面积推广,平均每公顷节水225m^3,增产粮食990  相似文献   

12.
谈谈地埋管道灌溉工程设计施工的有关问题1单井控制面积的确定1.1设计灌水定额的确定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灌溉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按下式计算:m=1000y.h(β1-β2)式中、m)──灌水定额,(m3/hm2);ys──计划湿润层土壤于容重。(k...  相似文献   

13.
郭家寨水库冲滩造槽排沙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家寨水库投入运行34年,泥沙淤积严重,淤积总量达52.9万m ̄3,占总库容99万m ̄3的53.4%,坝前淤积面仅比溢洪道底坎低0.1m,排沙泄洪洞前泥沙淤积厚度8.5m,库区淤积滩面纵比降2.1‰,据历次实测的库容曲线对比;泥沙淤积死库容占98.8%,淤损兴利库容33.1%,减少22.2%的防洪库容,水库基本丧失了兴利库容的调节能力,减少灌溉面积2300余亩。1978年前采用“蓄洪排清”运用方式,1979~1993年改用“空库渡汛”方式均不能减缓水库泥沙淤积速度。现选用水力挖塘机组辅助式的高渠拉沙方法,效果较佳。10天排沙4.93万m ̄3,死库容复活9.3%,淤滩造地50余亩,出库泥沙利用60%以上,单机日排沙1020m ̄3,排沙耗水率1.76,排1m ̄3沙耗资0.25元,比基流冲刷排沙相比,日排沙量高2倍,排沙耗水只占1/11,耗资为1/4。  相似文献   

14.
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农田管灌设计研究密云西田各庄示范区管灌面积8047亩,占全部节水工程的77%。因此,管灌设计问题的研究,对于节省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本示范区内共设计39个低压管道灌溉网。灌水定额为45m3/亩;管道水利用系数取0.9;湿润层深度60...  相似文献   

15.
汶河流域目前已建的大中小型水库共706座,总库容14.9亿m^3。通过对水库工程实际拦蓄洪量、不同典型设计暴雨情况下水库工程拦蓄洪量、不同时期暴雨洪水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水库工程对汶河的中常洪水有一定影响,对大洪水影响不明显。对10~50年一遇洪水,水库地设计年最大5日洪量的影响量为1.0亿m^3,对设计年最大12日洪量的影响量为1.5亿m^3;对50年一遇及其以上洪水,水库工程对设计年最  相似文献   

16.
灌区节水灌溉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汾河灌区是全省最大的灌区,通过试验、实践证明,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即河井双灌,可使渠道引水量由350 ̄400m^3/亩,下降到200m^3/亩左右,粮食亩产由200kg左右提高到500kg左右,并且旱涝碱可得到综合治理,同时,摸索聘条节水灌溉经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7℃制冷工程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目前世界上仅少数几个电站应用。冷却措施主要有两种:以水冷骨料为主的加冰、加水拌和混凝土1;以风冷骨料为主的加冰、加水拌和混凝土。三峡△↓98.7m拌和系统的7℃工程,除两台进口片冰机外,其余设备均为国产。1996年5 ̄8月共生产5 ̄8月共生产4℃ ̄8℃混凝土83824.5m^3。利用二次风冷技术,可在11℃工程中取消加冰冷却措施,从而简化拌和系统。  相似文献   

18.
江垭大坝坝址河谷呈“U”型,边坡坡度1:0.3-1:0.5,基础岩石为灰岩,岩性不纯,易溶、难溶层交替出现,开挖边坡的轮廓面采用预裂爆破,主爆区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紧邻水平建基面预留保护层爆破或设置柔性层一次爆除,边坡开挖历时6个月,坝基总开挖方量46万m^3,开挖爆破的最大月强度10.8万m^3;挖驼月最大强度15.4万m^3。  相似文献   

19.
易贡巨型滑坡堵江灾害抢险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年4月9日晚8:00,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的易贡湖旁发生体积约2.8 ̄3.0亿m^3巨型滑坡,形成堰塞坝堵塞一条年平均流量达378m^3/s的河流,是国内外罕见的地质灾害。分析了滑坡成因,采用危害,采用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并重的抢险救灾预案的必要性;介绍了抢险的实施情况。科学的态度、果敢的决策、因地制宜的措施、强有力的施工手段是易贡滑坡堵江灾害事件减灾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秦世鹏  莫宏杰 《红水河》1999,18(1):33-35
通过对贵港航运枢纽二期截流时段、流量、方式以及水力计算成果的综合分析,确定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截流。设计截流流量为1510m3/s,实际截流流量为2740m3/s,龙口最大表面流速5.41m/s,最大落差1.7m;抛投材料最大粒径1.32m,总抛投量为9.77万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