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收率、高稳定性的过碳酸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过碳酸钠的生产工艺,提出了生产过碳酸钠的新工艺,用单因素法筛选出最佳复合稳定剂,使产品过碳酸钠的收串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梁慧锋 《广东化工》2010,37(2):56-57
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洗涤、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作为一种市场前景光明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受到洗涤剂行业的关注。过碳酸钠的生产过程中稳定剂的成分和稳定剂的添加量是提高其产品稳定性和活性氧含量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在优化条件下用三乙醇胺、EDTA、NaOH混合物做稳定剂合成过碳酸钠时,其稳定性高,活性氧含量大于13%,产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3.
高稳定过碳酸钠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加入稳定剂,对产品进行包裹,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的过碳酸钠,得到了进料中稳定剂和产品包裹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低堆密度过碳酸钠的湿法合成与稳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售过碳酸钠的堆密度通常大于850 kg/m3,容易在洗衣粉中产生分层现象,难以形成均一的混合体系。本文通过调整配方与合成工艺,湿法合成出低堆密度高稳定性的颗粒型过碳酸钠,考察了稳定剂的加入量及工艺条件等因素对产品密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硫酸镁等外稳定剂的稳定机理。合成产品的堆密度为550~750 kg/m3,湿稳定性不低于60%,热稳定性不低于90%。颗粒平均粒度0.5~1.0 mm。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过碳酸钠产品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方法,同时对保持产品稳定性所采用的稳定剂作了较系统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科技简讯     
《无机盐工业》2005,37(4):58-58
高收率高稳定性的过碳酸钠的制备  研究了过碳酸钠的生产工艺,提出了生产过碳酸钠的新工艺。其过程包括:将质量分数为 30%的双氧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在不断搅拌下分批加入无水碳酸钠,反应 5h,静置15min,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 2 ~3次,再真空抽滤,所得产品进行真空干燥即得产品过碳酸钠。新工艺与传统的饱和湿法生产工艺相比,生产的产品更稳定,有效氧含量和收率更高;新工艺流程简单,流程短,工艺条件易掌握。采用的复合稳定剂是硫酸镁、硅酸钠、三乙醇胺,其添加量为 1% (稳定剂的添加量是指占原料中纯双氧水质量的质量分数)。新工艺仍有改进的空…  相似文献   

7.
复合稳定剂稳定过碳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过碳酸钠的制备方法,筛选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硅酸钠,三乙醇胺,乙二胺四乙酸钠等内稳定剂分别作了研究,选择了最佳内稳定配比,再结合外稳定剂复合稳定,产品稳定性好,有效氧含量高,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工业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8.
过碳酸钠的合成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改进过碳酸钠的合成工艺,加入新的稳定剂,合成出具有较高稳定性的过碳酸钠,并以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稳定剂的最佳配方。该复合稳定剂的加入对于过碳酸钠的漂白性能不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含有氯化钠、稳定剂、结晶改良剂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直接反应生成粒状过碳酸钠。该方法工艺简单、技术可行、无需造粒工序。可以制得流动性好、活性氧含量高、高堆积密度的过碳酸钠产品,采用盐析法可提高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过碳酸钠的生产方法以及添加稳定剂、采用包覆法等提高过碳酸钠稳定性的技术,提出了我国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过碳酸钠的生产技术与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提出过碳酸钠生产工艺和性能的改进方法。过碳酸钠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但只有湿法才是最成熟的工业生产方法。过碳酸钠湿法工艺的关键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适当提高反应与结晶温度、添加高效的内外稳定剂、选择适宜的原料配比以及合理控制盐析剂用量与反应结晶时间,以增加收率,提高质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王卫兵  赵跃强  孙鸿 《应用化工》2010,39(8):1215-1217
以碳酸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过碳酸钠,考察了双氧水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5℃,双氧水浓度为30%,反应时间0.5 h,反应物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摩尔比为1∶1.5~1∶1.6,稳定剂为硅酸钠,用量为0.5%,过碳酸钠的收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钠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过碳酸钠。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后处理工艺等因素对过碳酸钠产品收率和稳定性的影响。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5 ℃、反应时间为30 min、复合稳定剂(聚丙烯酸钠-硅酸钠-硫酸镁)加入量为碳酸钠质量的1%、碳酸钠与双氧水物质的量比为1∶(1.5~1.6)。在此条件下,制得过碳酸钠产品活性氧含量较高。结晶后,利用双氧水溶液对晶粒进行洗涤,于50 ℃下干燥3 h,过碳酸钠产品收率可达到88%,活性氧质量分数可达到14.75%。过碳酸钠产品存储35 d后,活性氧质量分数仍可达到13.90%,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存在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二氧化氯(ClO2)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简称稳定液)中存在的形态根据所用稳定剂的不同而有区别。通过对几种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纸色谱分析、酪氨酸显色反应及抗酸缓冲能力的测定,证实在以过碳酸钠为稳定剂的稳定液中,ClO2以亚氯酸根离子(ClO2^-)形式存在,并处在一个由NaHCO3-Ha2CO3组成的缓冲体系中;在以过硼酸钠为稳定剂的稳定液中,ClO2可能是以活性配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处在由H3BO3-Na2B4O7组成的缓冲体系中。这一结论对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生产、贮存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述过碳酸钠的制备方法。用盐析剂法制备粒状过碳酸钠 ,所得颗粒型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质量分数为 13.5 %~ 14 .5 % ,超过国家一级品标准 (13.0 % ) ;单独储存、高温储存及与多数洗衣粉混合储存都具有好的稳定性 ,损失率低 ;粒径适宜 ,平均粒径为 5 5 0~ 75 0 μm ;溶解速率、表观密度均达到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过碳酸钠制备及性能改进,特别是贮存稳定性提高的研究开发新进展。贮存稳定性的表征方法有二,一是产品本身内在稳定性测定,借助微量热计测定规定条件下的放热量(TAM值);二是测定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包括与洗涤剂组分特别是沸石共存下)贮存一定时间后的活性氧剩余率。产品性能改进还包括水中溶解性、颗粒强度等的提高。改进途径主要还是产品颗粒表面包覆,主要研究了包覆工艺和包覆剂,还研究了其他添加剂的作用。介绍了国内研发的干法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吴卫  石绍军  张洁 《中国氯碱》2007,(11):10-12
以水合肼副产碱渣为原料,选择湿法低温合成结晶法制备过碳酸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在10℃下,物料配比、稳定剂种类、稳定剂加量、盐加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在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为85%,产品质量达到原化工部部颁标准,为尿素法水合肼生产的副产碱渣找到了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