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我国现行规范JGJ92-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为基础,同时参考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318-08关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控制的有关设计规定,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的一种简便算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拉力作为构件截面外力,从而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转化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已收集到的84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建议公式的合理性,可供我国相关规范今后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12根高强钢筋作箍筋的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和加载方式对斜裂缝宽度的影响,建立了计算配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的斜裂缝宽度的实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C40时,配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梁的斜裂缝宽度可以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中裂缝宽度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分级作了讨论,建议将抗裂度验算作为裂缝控制的第二级标准考虑并做了论证。文中由规范修订组给出的裂缝控制抗力函数式推导了抗力统计参数的一般计算公式。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可靠指标β按《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β=1.0~2.0进行了校准。并讨论了裂缝控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开裂与未开裂两种状态用应变相容条件计算截面应力与应变,以研究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统一计算理论,在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与预应力钢筋的松驰作用,并与现行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比较,以论证本文理论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粮食立筒仓在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常常需要较大幅度地增大钢筋用量,如果仓壁高度加大和仓壁直径大幅度增加,会出现加大钢筋用量仍无法满足规范对裂缝宽度的要求的现象.根据某钢筋混凝土筒仓工程实例改为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筒仓进行试算,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筒仓的设计、施工作了介绍,经过计算理论上可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ACI 318关于裂缝控制的有关设计规定的背景材料及其发展历程,并与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裂缝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期望对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4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简支梁在竖向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分析了试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短期最大裂缝宽度以及跨中挠度等相关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受弯破坏形态和挠曲模式与预应力混凝土梁基本相同;试验梁跨中控制截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极限承载力按照规范正截面抗弯理论计算可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在现行规范的基础上修正了裂缝宽度及挠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强混凝土梁的设计以及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控制裂缝实用设计方法。本文方法简便实用,求解快捷,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在静力荷载作用下,进行了9根纵向受拉非预应力筋采用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试验梁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梁的破坏特征、受力过程、受弯承载力、挠度等.研究结果表明: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后张法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配置普通钢筋后张法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相同;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试验梁的受弯承载力可以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相关公式计算.当600 MPa级高强钢筋取520 MPa的强度设计值时,采用现行规范计算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试验梁受弯承载力的安全储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水工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补充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试设计结果,通过与其它规范公式和试验资料的对比计算,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送审稿)中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的混凝土有效受拉截面面积的取值及其在低配筋率范围内的适用性作了进一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从预加应力,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相应阶段的应力状态出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先张法构件预加应力产生的法向应力计算公式(3.4.5-1)的来源详尽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用0.618法结合穷举法对钢筋砼框架梁进行了优化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关于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具有一定的特点,已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对此做了分析和讨论,本文进行了综合和述评,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结构优化问题的特点,运用Kuhu-Tucker最优性条件,给出了满足现行GR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全约束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钢筋砼约束梁剪扭受力机理分析及对二组约束梁与一组简支梁的试验结果分析对比,得出了约束梁的剪扭相关强度比同条件简支梁低和现行《规范》中剪扭强度计算公式偏不安全等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桁架理论建立了受扭构件受力模型,引用砼双向受力状态下强度理论和破坏准则推导出压扭和拉扭构件承载力公式,和现行规范(GBJ10一89)符合较好,验证了《规范》的合理性,并用试验结果检验了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承载力的简易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环形截面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简易计算公式,公式概念明确,计算简洁,与GBJ10—89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1根普通高强混凝土梁和3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纤维部分增强高强混凝土梁跨中挠度及裂缝宽度随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钢纤维掺入层厚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跨中挠度及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强混凝土梁中部分掺加钢纤维能够有效地控制梁的刚度及限制裂缝的发展,疲劳抗裂性能及变形性能随着钢纤维混凝土层厚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中,框架柱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基本上是一个经验公式.为了从理论上寻求解答,根据三个平衡方程、混凝土在复合应力状态下的简化强度准则及剪切面上的剪切摩擦方程,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其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的符合程度较规范公式好.公式在形式上与规范公式相近,可以间接地对现行规范公式作出一定的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