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漫湾二期地下厂房施工期对围岩的变形及应力实测资料,通过图表分析、回归分析,重点剖析了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变形及应力特征,描述了“流变”、“顶拱回弹”等现象,阐明了变形、应力与时间及开挖过程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主厂房应力及变形的变化发展基本规律和结论,其结论及回归方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某坝5向应变计组、无应力计实测应力应变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该坝混凝土的温度膨胀系数、自生体积变形、单轴应变,利用变形法反推应变计组的实际应力,并对实际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坝重点监测部位应力应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主河床土石坝变形、渗流、应力观测资料,对主河床变形、渗流、土压力实测数据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时空定性分析,找出了大坝变形规律和目前的变化趋势,指出了今后注意的问题,综合分析认为,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主河床土石坝累计变形量相对较小,变形基本趋于收敛稳定,渗流稳定,结合部有侧向有效土压力呈受压状态;运行期测值反映的受压不再增加且趋势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新安江大坝二十多年的温度和应变实测资料,对大坝的温度分布和温度场、无应力变形、坝体应力、坝踵及坝基应力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坝面湿胀应力的存在,提出了基岩应变计湿胀应力的估算方法,对内部观测仪器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作用给予了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江口拱坝首次蓄水期的变形与应力实测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变形应力各类模型与理论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对大坝整体工作性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个地面深孔和3个平洞浅孔的地应力实测资料为依据,对枸皮滩枢纽地下厂房区进行三维地应力场分析。简述了对自重应力场和地质构造应力场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和应力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对该区的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地质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地下厂房围岩的地应力状态等,有了较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丽  王悦钰  白雪莲 《人民黄河》2012,34(5):20-21,24
采取主成分回归方法对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湘江流域43 a径流资料进行了分析,以实测径流量、降水量和蒸发量等7个指标进行了样本预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比多元线性回归的误差小,预测值更接近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基防渗墙塑性损伤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坝体填筑和水库蓄水作用下,防渗墙工作和受力条件复杂,可能产生塑性应变和墙体开裂。本文结合实测资料和数值分析,研究面板堆石坝深覆盖层地基防渗墙的应力变形和损伤特性。在基于实测资料分析防渗墙应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防渗墙应力变形及损伤特性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数值模型考虑坝体和地基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及墙体与覆盖层的接触效应,真实模拟坝体填筑和水库蓄水过程。在采用实测资料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测和数值结果深入分析了面板堆石坝防渗墙的受力机制及其应力变形和损伤开裂特性,讨论了防渗墙位置、材料、坝体和地基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墙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面板堆石坝防渗墙建设和结构安全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糯扎渡水电站厂房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分析糯扎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资料及地应力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概化模型。对现有地应力场反演方法进行优缺点与适用性分析,确定采用应力回归反演法。根据应力回归法原理,借助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施加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模拟构造作用的效果做了对比,确定采用施加位移边界条件模拟构造作用。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域总体地应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通过试算确定了模拟各构造作用的位移边界值的大小。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影响地应力场形成的各因素(自重与构造作用)单独作用下的基本应力场并提取得到测点处的计算应力值,继而形成回归分析样本数据,由此建立实测应力与自重应力分量及各基本构造作用应力分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得到最优回归系数。对比实测与反演所得应力,两者在数值上的差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方向上则基本接近。反演所得地应力场的规律性与依据实测数据所做的推断基本一致,可用于后续调压井及相关区域洞室开挖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垭大坝应力应变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江垭大坝5向应变计组、无应力计实测数据物理量换算,利用变形法反推应力,得出了江垭大坝混凝土无应力计线膨胀系数、自身体积变形和应变计组实际应力,并对实际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江垭大坝重点部位应力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乔国龙  夏在森 《吉林水利》2013,(6):11-13,18
无应力变形分析是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中应力应变分析的基础。文章以江垭大坝无应力变形实际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温度因子、时效因子的选择建立无应力变形的统计模型,进而对模型的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得出江垭大坝目前无应力变形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在应变计观测资料整理分析中是必不可少的参数,是分析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受力状态的重要参考量,但是目前对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产生机理尚无一个确切的定论,对其特性也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需要对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进行实测,一般情况就是采用无应力计来观测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情况,通过锦屏一级工程实例,对大坝混凝土无应力计监测成果分析来论证混凝土自身体积监测应该主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测资料的公伯峡大坝面板变形及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变形、面板挠度和钢筋应力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体沉降变形规律以及面板挠度和钢筋应力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针对混凝土面板的各种观测方法布置的测点,进行了物理成因解析及年变幅分析.分析成果表明,不同观测方法得出的观测成果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大坝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和应力规律,时效因素对坝体和面板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钰琳  喻蔚然 《水力发电》2007,33(2):55-56,97
采用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对大坳水库面板堆石坝进行变形和应力计算,得到了自施工以来坝体变形及应力规律。大坳水库现已运行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实测资料,以沉降量为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相差不大,说明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大坝实际运行状况。因此,通过计算来分析大坝状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结合碧口水电站溢洪道牛腿埋设钢筋计的实测应力资料,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外荷、温度、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和混凝土徐变等联合作用下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受力特性,并提出了由钢筋计实测应力换算成混凝土应力的计算方法。该法同目前的弹模比法和折减系数法相比有较大的改进,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监测资料分析 ,可以看出三峡二期围堰变形已基本稳定 ,最大水平变形 31 2mm ,最大沉陷 75 5mm。围堰防渗墙变形与上、下游水位差密切相关 ,还与时效变形有关。上游围堰第一道防渗墙 ,因工作条件困难 ,最大水平变形为 5 94.6mm ,但变形平滑 ,无错位现象。围堰渗流量上游围堰为 2 6~ 39L/s,下游为 6 3L/s,比设计允许值小得多。防渗墙内力多为压应力 ,个别点为拉应力但很小 ,可以认为围堰工作正常。在分析资料基础上进行了数学统计回归分析 ,以便进行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7,(8):124-128
利用茜坑水库主坝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坝体表面变形分析,建立包含水位和时间的数学模型,对观测墩位移变化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实测值对预测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茜坑水库主坝上下游方向的变形主要由水库水位变化引起,竖直方向的变形主要由时效因素引起。通过建立水库上下游方向变形随水位变化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修正,实现了有效的变形预测,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变形监测系统的自动预警。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的长期、连续的变形数据,为分析土石坝表面变形的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计算混凝土终凝时刻的能量法,计算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回归方法;从实用的角度对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湿度变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无应力计变形中可能存在的混凝土碱活性变形和附加变形,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无应力变形中的各项变形作了分解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对三门峡溢流坝段位移、应力、应变、扬压力以及基岩变形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了该坝段的结构性态规律。  相似文献   

20.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公伯峡水电站电磁式沉降管和水管式沉降仪实测的坝体沉降监测资料,对堆石体的分层压缩率和坝体沉降回归统计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深入研究了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的变形规律.通过电磁式沉降管和水管式沉降仪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种监测方法相结合监测面板堆石坝的沉降变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