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3D打印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相关标准还不健全,我国对3D打印标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南极熊3D打印网(以下简称"南极熊")作为中国3D打印的互动平台,2014年成立了中国首个3D打印的评测中心,希望可以帮助确定行业标准。相比于中国,美国最大的标准组织——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已经公布了3D打印在材料领域的标准,欧盟则为了对整个3D打印产业做一个整体规划,对接德国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家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其中规定"积极开展建筑业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研究。结合BIM技术应用,探索3D打印技术运用于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开展示范应用。"这意味着3D打印建筑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和认可。3D打印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作为3D打印建筑的最大亮点就是建筑垃圾再利用,包括工业垃圾、尾矿等。  相似文献   

3.
解密3D打印     
《工业设计》2013,(2):15-19
在前面我们报道了"全国首家 3D 打印体验馆落户DRC 基地",那么究竟什么是 3D 打印? 3D 打印能做什么?设计和 3D 打印有什么关系?本刊记者再次探访 3D打印应用推广的先行者——位于 DRC 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并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下这几个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又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是指通过可以打印出三维真实物体的打印机来实现立体打印,是正在迅猛发展的一项集光、机、电、计算机、数控及新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被称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美国《时代》周刊已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关于3D打印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只不过3D打印过高的成本,打印每克成本10-100元使其目前只局限于工业领域,例如航天航空和汽车制造。让3D打印成本低廉化、技术普及化、产品量产化是3D打印目前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工业设计》2013,(11):19-19
这款3D打印耳机的设计,是由工业设计师jC Karich利用3D打印技术精心打造设计的一款低音响亮科技HIFI耳机,它包括有两个耳部,扬起器部分、头带和2扩展频段都采用3D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3D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D打印技术亦称为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数据,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目前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打印工艺和打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在3D打印材料中占据主要地位。介绍了当前3D打印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热塑性高分子和光敏树脂)和与之相适应的打印工艺(FDM、SLS、SLA、Polyjet等),并对它们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这些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这两年,随着3D打印行业的迅猛发展,3D打印技术在艺术设计、航空航天、军工、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而近来,更是借着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东风,开发出更多让人匪夷所思的3D打印新技术。而这些新成果,也将再次改变整个3D打印产业的历史,重塑3D打印技术的"新生命"!NASA开发出等离子3D纳米打印技术日前,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打印工艺,该工艺主要是利用喷嘴通过氦等离子体的开关来喷射纳米管。当等离子体关闭时,纳米管的密度小,  相似文献   

8.
3D打印产业     
《新材料产业》2014,(4):25-26
<正>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提案,从技术、市场等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前瞻布局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的产业化。目前,我国3D打印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在金属构件打印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但产业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民革中央提出,与美国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相比,我国对这项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不够。为加快推进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民革中央提出以下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机构、民革中央: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正3D打印,作为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自其诞生以来,便被人们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3D打印主要由设备、软件、材料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又是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3D打印中最赚钱的部分之一。美国巨头3D System测算,未来,材料部分将成为3D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虽然,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但是,现在业界主要研究的是设备与软件,对材料的重视稍显不足,这就使得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贲玥  张乐  魏帅  孙炳恒  李正  周天元  张其土  杨浩  陈浩 《材料导报》2016,30(21):109-118
作为新一代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多功能化陶瓷零件,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介绍了3D打印陶瓷方面的成型技术和材料,回顾了3D打印陶瓷的发展及国内外产业状况,并对可应用于3D陶瓷的打印技术和打印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传统制造方法如挤出成型、模压成型等,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成型结构复杂且精细的产品,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功能、性能需求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快速制造.凭借这一优势,3D打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3D打印产品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众多3D打印材料中,聚合物材料(如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等)的占比大、应用广,大到房屋内饰、小到微/纳米电子设备都可以通过3D打印聚合物材料来实现.然而,相比于传统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材料,3D打印聚合物材料强度低、打印层之间界面结合差,所以目前3D打印聚合物材料主要用于模型和非结构材料.为提高3D打印聚合物材料的强度,纳米材料(如纤维素纳米晶)常被用作增强体与聚合物材料混合打印,以此制备高强、多功能的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纤维素纳米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强度高,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纳米增强材料.因此,近年来纤维素纳米晶在3D打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除研究纳米材料对3D打印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外,研究者们还从纳米材料改性和新型纳米材料的研发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在提高3D打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功能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借助光固化3D打印和聚合物熔融沉积成型两项基本原理相近、成型机理不同的3D打印技术,研究者们从打印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功能出发,分别研究不同打印技术实现材料"结构-性能-功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3D打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在简述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常用于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着重分析两项不同3D打印技术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情况,总结3D打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和应用范围,以期为3D打印纳米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其快速发展催生了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3D打印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根据3D打印技术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分类概述,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医疗领域的3D打印大致可分为2类:非生物3D打印与生物3D打印。相对于生物3D打印而言,非生物3D打印的原理相对来说没有生物3D打印那么复杂,所需的3D打印材料也相对易得,以金属、高分子材料、光敏树脂等主流的3D打印材料为主,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齿科则是非生物3D打印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最有希望可以规模化应用的3D打印医疗领域,根据敏  相似文献   

14.
<正>1 3D打印主要成形技术分析1.13D打印技术的特点3D打印技术,可以追溯到1976年喷墨打印机的发明。1984年,Charles Hull将光学技术应用于快速原型制造领域,开启了3D打印的帷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3D打印技术已经在全球受到关注,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如今,3D打印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如制造业、医疗、学术、航空航天和军事等  相似文献   

15.
翟边 《上海包装》2013,(2):24-25
"3D打印"这一词语在今年刚出现的时候,它只被很多人当做奇闻异事而已。但随着打印楼房、汽车甚至肾脏的新闻出现,它开始被各路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据有关资料介绍,3D打印技术最早被称作快速成型技术。它制作物体的原理与打印机相似。最大不同就是"墨汁"不一样。平面打印机使用墨粉就够了。但3D打印机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树脂、尼龙甚至金属。任何材料只要能够变  相似文献   

16.
生物3D打印作为3D打印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健康医疗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材料则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更是关乎其深入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其中,高分子材料在生物3D打印,尤其是载细胞打印中,可谓异军突起,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类打印材料。鉴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生物3D打印技术及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生物3D打印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类叙述。同时,综述了生物3D打印对材料的特性要求,并重点针对生物3D打印高分子材料,详细介绍了典型合成高分子及天然高分子在生物3D打印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高分子材料在生物3D打印中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关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材料的瓶颈制约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打印材料,只有非常局限的几种,但是研究可打印生物医用材料意义重大,经济效益显著。简述了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上的应用。重点综述了用于3D打印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涉及金属、陶瓷、高聚物、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墨水等,并且阐述了3D打印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围绕3D打印技术在火工品装药和炸药装药两个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述评,内容涉及3D打印技术在火工品和炸药中的研究进展、3D打印技术在炸药装药领域中的应用分析等方面。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具有便于实现复杂结构装药、无需传统模具、小批量试制成本低、载质量小、本质安全性高等特点。所以,3D打印技术在火工品装药和炸药装药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是这两个领域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俄罗斯在3D打印技术上取得了较多成果。2016年叶卡捷琳堡国际工业展上,俄罗斯Rosatom公司向外展示了俄罗斯首个国产金属3D打印系统,国防公司UIMC还展示了全3D打印的无人机。如今,全俄航空材料研究(VIAM)似乎要将3D打印无人机引擎变成现实。VIAM与俄罗斯国防工业高级研究所(FPI)合作,共同研制3D打印的无人机引擎。这种小型引擎所有零部件都将是3D打印制造,整体重量仅900g,推进力可达75kg。据VIAM  相似文献   

20.
桂岩  赵爽  杨自春 《材料导报》2024,(8):124-134
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面向性能的设计以及非常规结构的制造,其在隔热领域的应用可以使材料具有更加精细、可控、定制化的结构与功能。当前,3D打印隔热材料技术仍处于快速迭代期,打印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技术瓶颈尚待突破。本文对3D打印隔热材料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在隔热材料制造方面较有前景的3D打印工艺,对比了各工艺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材料类型,着重讨论了3D打印陶瓷、发泡混凝土、泡沫塑料和气凝胶材料在隔热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目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