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城市本质上是指一种世界城市地位,即那种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的城市地位,而这种地位是由世界城市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大城市的功能所决定的。这种重大世界影响既有经济的,也有文化和政治的,随着世界城市评价体系的日趋完善,在世界城市分类体系中,日益重视城市的文化和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公众参与的法制角度看世界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伦敦、纽约和东京为首的世界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方面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然而世界城市不仅属于世界,更属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广大公众,在建设世界城市所依存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公众参与是至关重要且贯穿始终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3.
世界城市的崛起 世界城市是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的重镇,早在1915年,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已使用"世界城市"来指称世界商务发生的重要城市与地点(Short,1996;转引自周素卿,2003).彼得·霍尔(Hall,1966)认为,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约翰 弗里德曼( Friedmann and Wolff,1982;Friedmann,1986)和萨丝琦娅·萨森(Sassen,1991)等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全球城市"的概念和理论进展,各种探讨已使"世界城市"成为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便成为2010年北京工作的一个亮点。何谓世界城市,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城市的空间布局2010年北京市委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城市。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包括纽约、伦敦和东京。世界城市通常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而都市圈的整体优势又必然增强核心城市在国际中的整体地位。在空间形态上,北京与上述世界城市相似,呈现明显的圈层特征,分为中心城、都会区和都市圈(表1)。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名词解释》认为"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世界城市的具体特征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  相似文献   

7.
世界城市崛起的规律及上海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是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崛起。所谓世界城市,在我国通常称国际化大都市,它是协调和控制全球经济活动的中枢,也是国际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城市的发展战略。为此,探讨世界城市的崛起条件,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一、经济长波与世界城市的崛起 从世界城市形成的时间顺序分析,最早出现于西欧,而后扩散到北美,50年代以来又扩散到亚太地区(包括美国西海岸和东亚地区)。在上述三个时期中,分别形成伦敦、纽约和东京这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城市。显  相似文献   

8.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条件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世界城市位于全球城市体系金字塔顶端,占据着全球经济文化活动的制高点,具有全球性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  相似文献   

9.
孙成仁 《规划师》2006,22(10):23-23
现代主义建筑试图驯服和凌驾于城市肌体之上的经济政治力量,并确立建筑的秩序.在建筑世界中,城市是最大的建筑物,这意味着城市的形体-空间现实将缩小为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4):145-146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探讨重大国际问题过程中,"金砖国家"出于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在不同场合加强了合作,形成了合作机制。文章分别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视角分析了"金砖国际"的合作意义。从国际政治视角看,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有助于推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推动国际格局朝多极化发展。从国际经济视角看,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均衡、持续发展;推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互通有无,服务于各自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都市在国际上更常用的称谓是“世界城市”(WorldCity)[1]或“全球城市”(GlobalCity)[2],也有称“国际城市”的。尽管学术界对以上这些术语下有不同的定义,但它们都属于城市职能范畴的概念并没有什么争议,即指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具有主导作用或巨大影响力的少数城市,它们处在全世界城市功能等级体系的顶端。 上海在二次大战以前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有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辉煌历史。从那以后, 上海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远远地落后了。直到1990年,以开发浦东新区为契机,上海开始了重新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制定…  相似文献   

12.
世界城市和国际城市的基本概念 世界城市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世界城市(World City)是指全球经济系统的中枢及在世界经济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类似的概念还有全球城市(Global City),国内一般统称为"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化、信息化及其区域经济发展正在重构整个世界,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对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城市体系接轨世界城市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球城市"概念下结合国家尺度的一种新的界定。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明确了"国家中心城市"是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催生城市形态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在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全球性特大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撑,其所在的大区域也都是世界级的大都市经济圈和政治、文化、创新中心.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前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分别汇聚并组织了美国东北城镇群、英国东南部、日本东海带的所有空间资源和产业经济要素,成为主导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并支撑其核心城市成为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5.
未来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如何把桂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明珠”城市这是亟待认真研究的。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产业。从旅游业的特性出发,考虑把桂林建成国际旅游明珠,仍然沿用传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旅游业抓旅游是很不够的,必须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增强城市实力的全局高度进行综合考虑。一、城市经济要摆脱不发达状态建设国际旅游明珠城市,其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要适应国际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凡经济实力较强的国际著名城市,都有比例协调的第一、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产业。都有坚实的和…  相似文献   

16.
1950年代以后,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融合,在经济联系和互动的进程中形成了世界城市及世界城市网络,该领域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对相关研究综述之后认为,世界城市研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同时认为,传统世界城市研究具有"表征替代内涵"的嫌疑,包括:①仅关注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城市,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城市的快速兴起;②忽视了1990年代信息产业的兴起对全球经济的重大作用,包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控制力的巨大作用,网络社会及浮现的信息化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重构中的作用等;③仅讨论自上而下的全球化力量对世界经济格局及世界城市体系发展的推动,却忽略了自下而上的本地化发展力量。最后认为,在以价值链组织生产的当今,制造业、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区域的功能联系日益紧密。具体到中国,社会经济整体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其城市经济发展与西方国家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区域发展的背景亦决定了中国的世界城市建设必须赋予工业化的特性,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沈建法  倪鹏飞 《规划师》2011,27(8):31-32
对于国际化城市的称谓,我国采用得较多的是“国际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大城市”等提法,而国外广泛使用的是“世界城市”,并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国内外都有使用“国际金融中心”这—提法,特指一种专门的国际化城市.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 Friedmann)认为“世界城市”是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起协调和控制中心作用的城市,它是全球化的产物,并成为全球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城市在国家及全球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在国际竞争力背景下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城市的发展成为区域与国家发展的主要引擎.城市之间的竞争,从国内走向国际,并且日益激烈.因此,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为城市国际化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更是一项长远工程,21世纪以来,发展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共识。当前,我国把生态文明提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明一体共存发展的高度,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则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元素,建筑在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三个表征和从四个维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化趋势,并且讨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和中国大陆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正在发生相互关联的显著变化.但是,与工业革命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颠覆性变化不同,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呈现出多极化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区域层面上的欧美和亚洲的此消彼长还是经济板块层面上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此消彼长.这种多极化的变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关注领域.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国国际城市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正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的世界潮流。现除香港外,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堪称国际城市,但是中国具有形成国际城市的有利条件。考察诸多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指标,本文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在新世纪有若干城市或都市连绵区进入国际城市行列不会十分久远。估计形成的次序将是香港—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上海(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最后或还有大连—沈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