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针对高速电主轴实际运行中主轴内部发热量大、温度升高等导致主轴热变形而影响电主轴加工精度问题,以某型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探究冷却系统冷却能力。阐述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螺旋和循环冷却系统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冷却系统对比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螺旋冷却系统稳态下整体冷却效果和冷却速率都优于循环冷却系统。研究结果为电主轴设计、优化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薄壳件鼠标壳为例,设计了3种类型冷却系统分别进行Mold Flow模流分析,根据冷却分析结果比较3种布局的冷却系统冷却效率,同时根据翘曲分析结果比较3种布局的冷却系统对薄壳鼠标件翘曲变形量的影响,根据分析得出冷却系统布局方案Ⅲ(隔板式)冷却效率最高,同时此方案可以大幅度降低冷却不均对薄壳鼠标件产生的翘曲变形量影响。  相似文献   

3.
《轧钢》2013,(6):14-14
西门子冶金技术部将为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钢)20热轧带钢轧机进行冷却系统改造。新的冷却系统将安装新型强力冷却集管,而原层流冷却集管将被部分更换成增强型层流冷却集管,冷却模型则将升级到最新版本。此次改造将加快冷却速率,令武钢有能力生产更多钢种,尤其是汽车板和管线钢。同时,加强带钢冷却也能够减少昂贵的合金添加剂的用量。冷却系统的改造将于2015年2月完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注射模冷却系统干涉检查出错率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在UG平台上开发了注射模冷却系统干涉检查模块,在定义冷却回路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包含冷却系统零件的三维模型构造面边图实现冷却系统的特征识别,进行每条初始冷却回路子图的构造,判别图中节点属性分别获取冷却回路合理出入口数目进行冷却回路连通性检测,满足连通性要求的子图作为冷却系统干涉检查所用回路子图,在多个子图间循环选择子图节点代表的特征进行距离求解,与安全距离比较进行冷却系统干涉检查,并以一模两腔模具为例,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汽车用典型M形热成形零件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冷却参数对热成形模具的冷却效果,以连续冲压20个周期为研究对象,讨论无冷却系统、冷却水为层流流动和紊流流动状态下模具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热成形模具冷却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注射模冷却系统CAE分析过程繁琐,计算耗时,限制了冷却系统优化过程中的分析次数和优化质量,为提高冷却系统的分析效率,提出基于2次CAE分析结果的冷却系统在线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冷却系统和制品结构特征,将冷却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通过热源模型和CAE分析结果量化,分别得到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的表征模型,以此为输入参数建立冷却效率为评价指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基于MoldFlow和Siemens NX平台开发了原型系统,并采用盒形制品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注射模设计阶段快速评估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基于CAD/CAE集成的冷却系统分析评估方法。在CAD平台中自动提取冷却水路的中心线信息,生成适用于CAE平台分析的有效水路中心线;在CAE平台中进行冷却系统模型的自动重构、网格划分和冷却分析,并提取分析结果的关键数据,根据合理的评分标准,实现自动生成冷却效果评估报告的目标。利用VB.NET开发语言,在UG和Moldflow平台上实现了程序的开发,并通过实例对该评估系统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厂铸造车间D-100/10-a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使用过程遇到的诸多问题,针对不良的工况环境和较差的水质,在保留原有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纯水冷却系统,重点介绍了新的冷却工艺的各个环节,以及冷却效果和经济效益,制定并实施了相应改进措施,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
注射模冷却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用“特征+参数化”的方法进行注射模冷却系统的设计。根据冷却系统各部分热量分配以及模具、塑件、冷却介质中的热量传递得出的计算公式,确定了冷却系统的参数.水管回路的布置以特征进行组合设计,冷却系统中标准件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程序参数化技术进行设计,对设计出来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分析.能设计任何形状的水管回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经过冷却分析能保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注射模冷却管网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静波 《模具工业》1993,(12):31-33
<正> 注射模冷却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冷却过程占整个成型周期的2/3,迅速的冷却可提高生产效率,均匀、平衡的冷却可减少或避免塑件的质量缺陷,如翘曲、残余热应力、沉降斑等,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层流冷却过程中钢板均匀性控制是影响中厚板轧后冷却系统的重要因素。供水系统合理性设计是层流冷却系统实现钢板各向冷却均匀性的保障。对于层流冷却设备供水装置而言,不仅仅要提供足够的冷却水量确保层流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而且要确保集管冷却水源的稳定性。针对集管供水装置建立了高位水箱到分流水箱水力学模型,通过迭代方法计算能够保障供水系统稳定性的最优输水管道的管径和高位水箱临界水位高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直驱双摆头冷却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并分别从冷却水套设计、冷却回路设计及冷却介质选用3个方面阐述了力矩电机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温度对塑件的影响及冷却系统的设计要点,利用CAE方法模拟验证了平板状塑件的水路设计,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冷却效果好的冷却水路设计方案,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节省了大量的计算公式和烦琐的试模与修模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频电炉能正常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循环水系统的正常使用,而循环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取决于其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循环水冷却系统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水冷及风冷。正常情况下,水冷的冷却能力相对较强,在水冷系统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对解决夏季高温天气效果较好。但由于冷却系统中蒸馏水需要定期添加及更换,维修保养量相对较大。风冷系统采用风扇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占地面积较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车间需要用水冷却的设备很多。为了满足不同工件的淬火要求,需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这就使热处理车间的循环冷却系统复杂化。不当的冷却系统不但满足不了生产工艺需求,还会造成浪费和对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车灯外壳为例,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随形冷却水道,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影响冷却水道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塑件冷却水道的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不同结构水道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均匀性,确定塑件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变与回弹的热冲压成形冷却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弹是影响高强度板热冲压成形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22MnB5硼镁合金板热冲压成形实验,考察了冷却速率对回弹和相变的影响,提出了热冲压成形模具冷却系统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研究表明,只有当冷却速度达到或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奥氏体才能直接转变为均匀马氏体;在模具结构、冷却系统、冷却介质等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冷却系统的水流速度,实现对最佳冷却速度的控制,消除热冲压成形中变形和回弹等缺陷,提高高强度板热冲压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论述了热砂的危害,热砂的起因,对型砂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热砂的标准,阐述了热砂冷却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冷却设备及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本文还分析了热砂冷却的原理及趋向,并建议研制我国自己的砂冷却系统和开展对流态化冷却模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陆岩 《轧钢》2014,(1):35-35
正NDRITZ(安德里兹)集团得到唐山钢铁公司的订单,要求为其提供产能为41.5万t/a的热镀锌设备和产能为77万t/a的连续退火生产线,订单的总费用约5亿欧元。这两条新生产线将用于生产汽车用高强钢,新设备将于2014年4季度投入使用。新生产线用炉采用高效低NOx烧嘴。为了获得最大冷却速度,新设备的冷却系统安装ANDRITZ金属公司的专利产品——差分快速喷射冷却(DRJC)系统。DRJC设立了恒定不变的最高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砂冷却技术发展的历史。这种技术始于五十年代,以后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生产单机为主;第二阶段是生产砂冷却系统和与无箱造型线配合使用的冷却滚筒。我国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相当于国际上的第一阶段。文中重点介绍了瑞士 GF 公司的 SCP砂冷却系统和日本新东公司的 RCT 砂冷却系统。建议在分析以上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并发展我国的砂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