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农药》2021,(9)
[目的]明确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药剂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100 g/15kg(种子)、对照药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50 g/15kg(种子)和空白对照(清水)于小麦播种前拌种处理;供试药剂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1.5 kg/hm2、对照药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0.75 kg/hm2和空白对照(清水)于小麦返青期叶面喷雾处理。[结果]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后,小麦苗期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产量分别为28.78 cm、7.51 cm、3.52 g、0.44 g、1357.56 kg,与对照药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组均有显著性提高。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后对小麦茎基腐病出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田间药效分别为72.73%、76.81%、77.24%,同一时期与对照药剂的田间防效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茎基腐防效较好,同时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以及增加小麦产量的作用。该药剂无毒无污染,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小麦茎基腐病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6,(6)
[目的]筛选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sphaeria parva)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及2种复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290、0.1779、0.2084、0.4359、0.7726 mg/L,将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当质量比为9∶1时抑菌活性最好,EC50值为0.0394 mg/L,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3648。[结论]筛选的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混剂对芒果蒂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人参锈腐病新型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锈腐病是人参主要病害之一,对人参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影响,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对柱盘孢茵侵染引起的人参锈腐病进行农药防治研究,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新型农药.[方法]对农业生产中常用的13种新型低残留农药通过抑菌试验、盆栽试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抑菌率和防效都在40%左右的6种药剂:25%戊唑醇WP、25%丙环唑EC、40%菌核净WP、50%烯酰吗啉WP、30%氟菌唑WP和80%代森锰锌WP.[结论]试验对提高人参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我国人参产业整体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5)
[目的]通过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和3种混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毒力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杀菌剂单剂中啶酰菌胺、丁香菌酯、醚菌酯、恶霉灵4种药剂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的EC50值均小于0.01 mg/L,抑菌效果较好。啶酰菌胺与丁香菌酯混用质量比为5颐1时,其EC50值为0.000 12,增效系数为6.28,表明2种药剂混合后为增效作用。[结论]36%啶酰菌胺·丁香菌酯WP在20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菌核秆腐病防效最好,可作为田间防治水稻菌核秆腐病的有效药剂,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8种低毒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SC对供试3种病菌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118、0.112、0.152 mg/L.25%噁醚唑EC对南方茎溃疡病菌和拟茎点种腐病菌的毒力仅次于多菌灵,5%己唑醇EC对北方茎溃疡病菌抑菌效果也仅次于多菌灵,这3种药剂都可作为防治3种病害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郭宁  于淑晶  孙华  马红霞  边强 《农药》2023,(2):154-156
[目的]明确不同配方的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种衣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效果,测定不同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和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包衣能有效的防治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4种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人参黑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和50%嘧菌环胺WG对人参黑斑病菌毒力最强,其EC90值分别为0.05、0.65 mg/L,2%戊唑醇WS等7种药剂对人参黑斑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90值在1.59~19.94 mg/L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WP、50%嘧菌环胺WG和76%丙森霜脲氰WP在田间对人参黑斑病表现较高的防效.[结论]筛选出了对人参黑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对人参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3种杀菌剂对生姜腐霉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13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生姜茎基腐病有显著抑菌效果的杀菌剂.[结果]供试杀菌剂对生姜腐霉菌——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98%(噁)霉灵可湿性粉剂和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性粒剂对生姜腐霉菌——群结腐霉的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1.9518、2.8952mg/L.25%啶菌(噁)唑(SYP-Z048)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的抑制效果也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4.2275、4.7926、11.6324mg/L.[结论](噁)霉灵、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啶菌(噁)唑抑菌效果显著,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生产上缺乏防治人参根腐病的有效药剂,为有效防治人参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4种杀菌剂及7种药剂的34种配比对人参根腐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8%井冈·32%蜡芽菌WP、50%多菌灵WP抑菌效果较好,其EC90值分别为0.56、6.65 mg/L。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配比有5个,2亿/g木霉菌WG+97.8%多菌灵TC 2∶3配比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共毒系数为822.26。50%多菌灵WP和2亿/g木霉菌WG+97.8%多菌灵TC 2∶3配比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效均在65%以上。[结论]筛选出防治人参根腐病菌的有效药剂及配比,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人参根腐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叶菌唑对小麦病害的生物活性和防效。[方法]室内活性测定和大田试验方法,测定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的活性。[结果]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0.101、1.08、1.21 mg/L,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己唑醇和三唑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叶菌唑在30~9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5.72%~96.09%之间。[结论]为叶菌唑防治几种小麦病原菌的大田防治提供了剂量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大白菜软腐病是影响白菜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控制大白菜软腐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抗生素类药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开展试验研究.[方法]从腐烂大白菜叶片分离得到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采用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其作为防治对象,测试杀菌剂的生物活性.[结果]不同药剂对大白菜软腐病菌的生物活性差异很大,同一药剂在离体试验和活体试验中的结果也并不相同.[结论]由于药剂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在离体和活体试验中表现出差异性,需要将2种试验方法相结合,才能对药剂生物活性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荣  张传燕  刘玉  梁英梅  樊贵利  田呈明 《农药》2012,(10):767-770
[目的]通过室内药剂筛选为田间有效防治新疆红枣黑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率法测定和比较12种杀菌剂对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sp.)的室内毒力。[结果]40%氟硅唑EC、50%喹啉铜WP的EC50值均小于1 mg/L;50%醚菌酯WG、50%腐霉利WG、50%异菌脲WP的EC50值均小于25 mg/L。孢子萌发测定:40%氟硅唑EC、50%异菌脲WP等7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85%以上。[结论]氟硅唑、喹啉铜2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醚菌酯、腐霉利、异菌脲3种杀菌剂次之。  相似文献   

13.
小麦锈病活体筛选方法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满意  于淑晶  张晓  王力钟  赵卫光  李宝聚 《农药》2013,(9):677-679,683
[目的]为规范小麦锈病活体筛选方法,对接种方法、培养条件进行系统的筛选和比较,并利用3种标准药剂进行验证。[结果]小麦叶锈病最佳接菌浓度为1×108~5×108cfu/L,最佳接菌方法为喷雾法;20℃黑暗保湿培养24 h为最佳侵入条件;20℃、24 h光照培养为最佳潜育条件;3种药剂的浓度对数与防效之间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规范后的小麦锈病室内活体筛选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刘颖超  杨太新 《农药》2013,(2):142-144
[目的]筛选出防治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祁山药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这5种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49、0.0378、0.0406、0.3941、1.281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5.13%。[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炭疽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5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筛选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嘧菌酯,其EC50值分别为6.1029、52.5591、83.8257、129.8616、252.1214 mg/L,均显著小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EC50值(753.3650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制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和肟菌酯分别以有效成分312.5、312.5、625、281.25、625 mg/L施药3次后,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20%、71.69%、77.95%、74.80%和68.54%,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mg/L的防效(48.27%)。[结论]5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田间喷施3次后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有效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汉民 《现代农药》2002,1(1):45-47
<正> 冬小麦苗期病虫害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小麦高产、高质、高效的重要制约因素。小麦自从播种后就受纹枯病、茎基褐腐病、蛴螬、蝼蛄的侵害,小麦出苗后用喷洒法防治既不简便,成本又高,而且很难奏效。为了寻求小麦苗期病害虫害并防兼治的高效药剂配方,为指导农民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在1999年秋播期间进行了田间药剂配方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对烟草青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诱抗剂及混配剂,为防治烟草青枯病寻找有效的药剂及方法。[方法]对烟草植株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诱抗剂单剂和诱抗剂与链霉素的混剂48 h后,采用茎基部穿刺法对烟草接种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育。[结果]200 mg/L壳聚糖处理的烟草在接种烟草青枯菌后7 d诱导抗性效果达79.17%。50 mg/L苯并噻二唑(BTH)与100 mg/L链霉素混用后增效系数为139。[结论]壳聚糖在50 mg/L时就有较好的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效果;BTH与链霉素混用后增效作用明显,可作为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玉米茎腐病菌的高效拮抗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UV)和氯化锂(LiCl)复合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YH-1进行诱变,结果表明:经初筛、复筛选育得到1株高效拮抗菌株UL-5,其抑菌圈直径达到27.5mm,比出发菌株(20.6mm)提高了33.5%,且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因此,采用UV和LiCl复合诱变的方法可以获得玉米茎腐病菌的高效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9.
硅肥与18%吡唑醚菌酯SC混喷对玉米茎基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可溶性硅与杀菌剂互作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可溶性硅肥与18%吡唑醚菌酯SC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结果]各处理都能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百粒重、产量及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结论]混合喷施的效果大于单喷,硅肥浓度越大,防效和产量越高,混合喷施2000 mg/L可溶性硅和18%吡唑醚菌酯SC后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对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百粒重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7种杀菌剂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有效药剂,从而为防治水稻立枯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参试的7种杀菌剂在盆栽接种致病菌的条件下,对由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立枯病分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参试的7种杀菌剂对南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立枯病均具有明确的防治效果,10%苯醚甲环唑WG、10%苯醚甲环唑WG+50%福美双WP、40%福·甲WP、50%多菌灵WP四个处理防效表现较其他处理好,高于80%.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秧苗均有显著的壮秧作用,表现为根系增多、干质量增加.[结论]10%苯醚甲环唑WG、10%苯醚甲环唑WG+50%福美双WP、40%福·甲WP、50%多菌灵WP等4个药剂宜于在水稻立枯病田间防治中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