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不同剂型戊唑醇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筛选出环保剂型,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测定95%戊唑醇TC、50%戊唑醇SC、250 g/L戊唑醇EW、80%戊唑醇WP、85%戊唑醇WG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并根据我国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分级标准进行毒性分级。结果表明,95%戊唑醇TC、50%戊唑醇SC、250 g/L戊唑醇EW、80%戊唑醇WP、85%戊唑醇WG对大型溞的EC_(50)值(48 h)分别为8.396、1.374、3.587、5.989、2.067 mg/L,戊唑醇4种剂型产品对大型溞皆为中等毒。  相似文献   
2.
氟咯草酮属吡咯烷酮类除草剂。芽前施用,可有效防除冬麦田繁缕、婆婆纳,棉花田反枝苋、马齿苋和龙葵,马铃薯田的猪殃映.龙葵以及向日葵田的许多杂草。本文综述了氟吡菌酰胺的发现、理化性质、合成路线、分析方法、杀草机理、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对氟咯草酮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复配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除草剂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温室试验结果显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混配对稗草、千金子具有明显的加和作用,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比例混配的加和作用明显。田间试验表明,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悬乳油(1∶1)以有效成分用量180~225g. a. i./hm~2进行田间喷雾,药后30 d对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总鲜重防效可达到90. 2%~96. 1%。[结论]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以1∶1的比例混配能够有效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且对水稻安全,杀草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麦草畏、草甘膦钾盐联合作用效果和30%麦草畏·草甘膦钾盐AS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比加工成30%麦草畏·草甘膦钾盐AS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麦草畏、草甘膦钾盐以1∶9复配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较好,30%麦草畏·草甘膦钾盐AS的推荐使用剂量为1350~1800g a.i./hm2,药后30 d对非耕地一年生杂草的总体防效可达到95.1%~97.6%。[结论]麦草畏、草甘膦钾盐复配互补性强,对反枝苋、马齿苋、狗尾草、马唐等一年生杂草增效作用明显,30%麦草畏·草甘膦钾盐AS能够有效防除非耕地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庄占兴  路福绥  刘月  陈甜甜 《农药》2008,47(7):469-475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农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膜发生作用,改善农药加工和使用性能.表面活性剂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界面上发生吸附,改变界面状态,从而实现或改善界面物理化学特性,增强产品的功能.在农药加工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农药微粒表面形成不同的分散体系,起到乳化、润湿、增溶、消泡、起泡、稳定等作用;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药液在植物叶面或防治对象表面上的分布、附着、渗透等,提高农药剂量的有效转移,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随着胶体化学、界面化学理论的引入,农药制剂加工的理论和农药应用技术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表面活性剂的开发研究也会随着农药加工和使用的要求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庄占兴  童建华  宋光余 《农药》2002,41(3):35-36
草莓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具有容易栽培、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因而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日光温室促成和半促成栽培面积的扩大,不仅丰富了果品的淡季供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给果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随着种植面积尤其是促成、半促成栽培面积的扩大,为草莓病虫害的繁衍和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致使一些病虫害发生严重,若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对草莓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供有关技术推广部门及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抗灭多威棉蚜种群对其它常用药剂的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占兴  韩书霞 《农药》1997,36(10):16-17
以敏感棉蚜为试虫,用灭多人选育20代,其抗性倍数达142.37,成为灭多威抗性种群,通过交互扩性测定发现,该种群对其它大部分品种处在氏抗和中抗水平,但对硫磷、久效磷、硫丹的敏感性仍较高,抗性倍数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不同配比复配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毒力,评价其联合作用,并选择最佳配比加工成制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以质量比3︰1、2︰1、1︰1、1︰2、1︰3复配,增效作用显著,其中以质量比1︰2复配,增效作用最佳,共毒系数为181.42。按此比例加工3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00~300 g/hm~2时地面喷雾,开花期、收获时对植株黑痣病和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72.09%~75.58%和77.08%~80.80%。因此,3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效果良好,且对马铃薯安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美国白蛾频繁发生、猖獗为害,对农、林、茶、果、蔬菜、绿化等领域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影响高效优质农、林、茶、果、蔬菜生产和城市绿化的效果,仅对这一现状,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积极开展一系列飞机用高效、低毒、环保的超低用量喷雾剂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农药悬浮剂是一种复杂的多分散体系,在加工、贮存、使用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界面现象和吸附问题,需要利用界面化学和吸附理论去分析。随着胶体化学、界面化学、吸附理论的引入,农药悬浮剂加工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完善。例如通过流变理论和浊度化理论对悬浮剂电离和絮凝作用进行理论预测,可指导人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悬浮剂的配方研究。通过对微粒双电层及流变性能的研究,对悬浮剂中助剂品种及用量的选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界面化学和吸附理论来指导,想在农药悬浮剂加工方面取得进步、有所提高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