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建立烟叶醇化感官质量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烟叶醇化过程中的感官变化,突破烟叶养护工作传统以经验指导烟叶库存周转和配方使用。选取4个仓库中18个不同样品烟叶在间隔6个月,共36个月自然醇化后的醇化感官评分作为初始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出烟叶醇化度等级,再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经检验表明此模型应用于预测烟叶醇化感官质量性能较好,均方误差最大值(MSE)为1.00E-06,预测可知第42个月烟叶醇化度等级仅凉山会理C3F不合格。  相似文献   

2.
云南宣威初烤烟叶外观质量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烟叶外观品质因素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采集了云南宣威中部烟叶样品127份,进行了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并测定了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云南宣威烟叶颜色、油分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较强,而成熟度、身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次之.随烟叶颜色加深,烟碱含量增加,烟叶淀粉含量降低;随烟叶油分增加,总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提高.烟叶成熟度、颜色、身份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弱,烟叶油分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烟叶颜色对烟气浓度的直接贡献最大;烟叶油分对烟叶香型得分、烟气成团性、烟气干燥感、甜度、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和评吸总分的直接贡献最大;烟叶成熟度对烟气柔和性和刺激性的直接贡献最大.在云南宣威,身份"适中一"至"适中"、油分"有"至"有+"的烟叶内在质量最好,油分多少是影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SOFM网络的烤烟感官质量聚类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烤烟感官质量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化学成分作为烤烟品质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烤烟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性影响决定了烤烟的感官质量。本文从烤烟质量综合评价的需要出发,首先运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化学成分或指标作为考察因子,然后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烤烟感官质量进行聚类,最后借助于雷达图对烤烟感官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聚类模式分析。结果表明:319个烤烟样本可以被分为9类,分别对应9个化学成分组成模式和感官质量表现模式之间的关系,在烤烟配方设计中可以利用这种模式对应关系对烟叶进行分类和选择,从而提高配方设计的效率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建立啤酒感官评价模型并预测.该模型先将啤酒中23个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用此模型对50种啤酒的感官得分进行预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16.08%.经过对感官评价的分析,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0%认为可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预测啤酒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啤酒感官评价进行了预测。把啤酒中11种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除去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提取后的理化及风味指标做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啤酒感官评价预测的模型。使用此模型对50种啤酒的感官得分进行预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2.68%。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这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啤酒感官评价得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两种打叶复烤模式的对比试验,取两种模式烤后烟叶进行叶片结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检测、分析和评吸. 结果表明:"真空回潮"后打叶复烤,烤后烟叶大中片率(>12. 7 mm叶片率)和长梗率有所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有所提高;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杂气、提高余味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7.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方法  测定国内外6个产地共107份上部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分析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产烟区8032份上部烟叶样品的3项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  ①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总糖、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氮、烟碱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显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为总氮、总糖、烟碱。③国内多数主产烟区上部烟叶总氮含量均高于国外上部烟叶,总糖、烟碱含量接近于或者高于国外上部烟叶。  结论  要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应着重控制总氮含量,协同控制烟碱含量和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烟叶成熟过程中叶质重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成熟过程中,叶质重呈现动态变化,动态变化曲线的拐点可以作为烟叶生理成熟的临界点;烟叶化学成分受成熟度的影响较大,单纯依据化学成分不能对烟叶适宜成熟的采收时间进行判断.提高烟叶的田间成熟度,能够提高烟叶评吸的感官质量.通过评吸,以下部叶打顶后23 d,中部叶打顶后41 d,上部叶打顶后45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湖南旱地和稻田陈化烟叶品质差异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烟区大部分是烟-稻轮作,为研究旱地烟叶和稻田烟叶品质的差异,笔者采用近红外无损检测法测定了湖南旱地和稻田陈化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吸.对所测数据的t-检验结果表明,还原糖、总糖、烟碱、氯含量和氮碱比差异显著.评吸结果显示稻田烟叶的总体得分较高.稻田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烟碱、还原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和评吸质量中的劲头、浓度、香气量引起.旱地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间的典型相关主要由化学成分中的烟碱、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评吸质量中的劲头、香气量、刺激性、燃烧性引起的.说明稻田烟叶和旱地陈化烟叶品质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库存烟叶香型预测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方法,对川渝中烟2009-2011年库存烟叶样品的香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建模。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含量上存在差异,清香型烟叶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香型,氯含量远低于浓香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消除各化学指标共线问题,并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库存烟叶香型预测模型,其准确率高达90%;灵敏度检验表明,清香型烟叶模型灵敏度为最优,中间香型灵敏度较低。证明利用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对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烟叶香型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