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井下消防洒水设计 1.1 井下消火栓总流量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第13.6.9条第1款要求"井下消火栓用水量应为5~10 L/s,其消火栓用水量大小应根据矿井生产能力与井下火灾危险程度确定."  相似文献   

2.
对《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规范》(GB50383-2006)中关于井下消火栓消防水量的确定、井下固定灭火装置用水量的确定及设置、井下消防、洒水管网设置等有关问题的条文与《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存在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在煤矿设计中执行的《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两部现行规范,结合工程设计时执行规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设计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对两规范的理解,以及对井下消火栓、固定灭火装置、风流净化水幕、防尘洒水系统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河煤矿水文类型和高河矿矿井水处理改造项目要求,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矿井水处理就地复用的基础上,采用"矿井水涡旋混凝低脉动处理技术"及"高密度迷宫斜板处理矿井水技术",确定了井下处理的工艺流程,并进行运行实践,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和《矿井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MT/T5023-2003)的排放标准,该技术可以为类似条件下矿井水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第10—10条规定:“生产、生活和消防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调节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确定。”第10—11条规定:“当全日用水量在1000M~3以上时,水塔的调节容量应占全日用水量的5~10%”。由于大型矿井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在设计中常遇到,根据以上的规定计算出来的清水池和水塔容积将会很大。从理论上来探讨有无可能既满足规范的要求而又使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减小的途径将是有益的。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6.
王信  杨军 《山西煤炭》2020,(1):45-48,68
曹家滩煤矿为新建矿井,针对曹家滩煤矿水质日均波动大,悬浮物不稳定,而且矿化度、有机物较低等特点,矿井水处理站采用絮凝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和自动化超滤设备三段分级工艺将井下水分别处理为洗煤厂用水、地面生产消防用水、中水与井下消防洒水.矿井水经过分段、多级处理分别满足了不同回用阶段、不同生产工艺的水质需求,出水水质分别达到了《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 50359-2005)、《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06)水质标准,实现矿井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矿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门克庆煤矿矿井水污染物等问题,采用以"磁分离+高效沉淀+无阀过滤+消毒"为主体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600m~3/h。出水经处理后可以稳定达到《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指定标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深井井筒中消防与洒水管道非满流输水试验小结》一文的商榷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邬象牟读了1993年第9期《深井井筒中消防与洒水管道非满流输水试验小结》一文后(简称原文),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与作者商榷。一、井下消防洒水管道的性质问题我认为井下消防与洒水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生产和地面用水量大增,经过对供水设备的改造,取得良好的效果。 该矿处理能力640m^3/h的矿井水处理站选用机械加速混凝沉淀处理工艺。矿井水经排水泵提升进入3000m^3生产调节水池,通过联合泵站内的矿井水一级泵打入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后的底流由潜污泵送入选煤厂,上清液经高效过滤器处理后作为井下消防洒水及地面工业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常规污水处理工程,应急处理工程需满足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快速达标排放的要求。以宁夏省某煤矿应急处置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磁混凝设备在煤矿矿井水应急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矿井水应急处置工程提供参考。该应急抢险工程采用磁混凝一体化应急设备,处理现状满负荷运行的煤矿污水处理厂的溢流污水,工程设计规模为10 000 m3/d,建设费用(包括设备费用、运输、安装、配套设施建设等)为1123万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达标不超过7天。运行结果表明,矿井水处理后出水CODcr≤10 mg/L,BOD5≤8 mg/L,氨氮在01~02 mg/L,总氮≤4 mg/L,总磷≤002 mg/L,SS在20~50 mg/L,pH值在7~8,远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COD、氨氮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