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工业建筑》2014,(1):169-172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城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重新发挥工业遗产自身价值的优良途径。欧洲工业遗产巡游线路(ERIH)是欧盟建立的一个跨国协作组织,主要通过网站交流信息,在遗产保护和旅游方面提供协作平台。ERIH网站将欧洲各国的工业遗产地分为锚地、区域线路、主题线路等三个层级,并按照国家、地区、主题、景点重要性等标准进行分类展示。借鉴其经验,提出发展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策略,搭建工业遗产旅游协作平台,系统化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9)
工业遗产旅游是自1970年以来工业化国家在反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业遗产旅游的现象,一般来说苏南工业遗产旅游的内涵不只是"工业遗产"和"观光旅游"的叠加,而是保护和利用在废弃的工业场所或工业区仍在一定的运作价值的与工业相关的建筑,设备和设施,生产工艺和技术地城市特色文化综合性旅游活动。苏南工业遗产旅游的文化特征:突出的文化主题、区域文化鲜明、怀旧情结、重要的教育功能等。以遗产旅游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基本的具有较强的垄断地域特征的苏南工业遗产资源,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名人故居模式。但目前苏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大部分产品开发单一,缺乏市场活力,为把旧常态的工业遗产转变为形成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新模式的新常态,应积极与创意产业,文化教育和文物旅游相融合,走出一条实现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对工业遗产的概念作出界定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保护发展历程,并通过国内外工业遗产利用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工业遗产利用的新思路,以德兴市金、银、铜矿区为例,对该地区矿业遗产旅游发展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引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发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回顾国内外工业考古、工业遗产、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组织、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全貌,同时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背景、方式和研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刘抚英 《华中建筑》2013,(12):138-143
该文基于案例引介旨在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在区域尺度层面的实施策略,介绍分析了欧洲工业遗产之路的系统构成,包括重要锚点、区域线路和欧洲主题线路等;解读了欧洲工业遗产之路的协会与成员、组织管理与活动、优先发展目标等运行机制。进而,针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业遗产线路营构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姗姗  常江 《中国园林》2012,28(8):116-119
矿业遗产保护不是孤立存在的,跨地域及跨部门之间的协作对于矿业遗产保护和适宜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欧美国家文化遗产线路的分析,认为建立矿业遗产线路是区域矿业遗产保护的一种尝试。矿业遗产线路建立的目标不仅仅是发展区域性工业旅游产业,其本质是搭建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和自下而上社区实施的多层级网络,打破地域及部门障碍,建立以区域经济复兴为共同目标的信息共享及项目合作平台,将矿业遗产保护和遗产地再开发作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在全国掀起了高潮。本文简要论述了辽源市工业遗产现状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策略等进行分析,最终论述了城市复兴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就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梳理了近十年上海在工业遗产学术研究领域的侧重,在政府保护政策层面得到的发展,以及在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方面做出的各种探索。通过数据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力图探讨上海在近十年工业遗产保护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积累经验,总结不足,以利于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岚  赵潇欣 《城市建筑》2023,(3):164-167
神垕镇作为钧瓷的原产地,因钧瓷而兴。钧瓷始于唐,盛于宋。钧瓷作为传统工业遗产,其相关的生产技术、生产环境、生产社会等,密切影响着神垕镇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文章通过对神垕钧瓷工业遗产的背景分析,厘清钧瓷工业遗产构成中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从3个方面探讨神垕镇钧瓷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钧瓷工业遗产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0.
遗产廊道通过遗产的线性串联达到遗产区域化保护的目的,实现自然、经济、文化共同发展。道路交通型遗产廊道是遗产廊道的一种类型,即线性遗产景观沿交通路线分布。莫干山路作为杭州的百年道路,其沿线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与旅游资源,以此条交通干道为依托,将工业遗产资源与自然景观、游憩环境整体贯穿融合,构建一条特色鲜明、规划有序、保护得当的工业遗产廊道,实现遗产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历史名城的沈阳有着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这些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破坏。抢救工业建筑遗产,已是刻不容缓。通过对沈阳工业建筑遗产概况和特征的介绍,提出保护与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希望加大人们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力度,为沈阳乃至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工业遗产还是崭新的课题,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了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不可持续。究其原因,整体观的缺失是问题的本质所在。在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定位中需要整体观,只有具备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考方法,城市工业遗产才能成为城市中再生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建筑、经济等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存在。由于社会的产业调整,城市规划的特殊需要,技术发展导致的淘汰速度快等因素造成老工业建筑凋零。在社会倡导低碳的口号下,基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探讨老工业建筑的再生设计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十分迫切,因此,从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方法出发,对探究工业遗产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制定中国工业遗产评价认定标准,指导未来将逐渐开展的全国工业遗产系统普查与认定,是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中亟需探索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英国是世界工业遗产大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较为成熟,通过对英国工业遗产的评价认定标准进行详细研究,为中国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代工业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城市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尊重和保护的工业建筑遗产。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在地产开发项目中如何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文化和经济价值来促进旧城活力的再生,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以无锡"西水东"这个住宅开发项目为蓝本,通过对"西水东"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成果分析与总结,探讨住宅项目中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可能性与再利用的策略,明确其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善、城市记忆的积淀、城市生机魅力的保持以及对城市文化复兴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楼瑛浩  朱晓青  王竹 《工业建筑》2012,42(10):25-29
地区性工业遗产是特定时代产业文脉的表达,同时也是特定技术线索和工艺流程的文化展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开发,既包括对原有工业文明、工业精神等场所虚质的传承,同时也包含实质空间遗存的利用。以"线索"为楔入点,结合杭州炼油厂改造地块进行探索,一方面从虚质角度出发,探讨文脉、行为、反馈线索对空间的营造意义;另一方面从实质角度,探讨载体、模块的实体再利用保护方针。并总结相关社会指导策略,为今后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具体借鉴。  相似文献   

17.
英国谢菲尔德市作为较早经历城市衰退和城市更新的城市,通过充分发掘工业遗产的无形与有形价值,把它当作提升城市文化的基本理念,进而推动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从该城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的手段和特色入手,促进可适性的旧空间再利用的融合方式,塑造文化生态型的工业文化景观的形象,实现可持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方向,推行多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政策行动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此模式为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理念再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海世博园区、北京首钢及焦化厂对旧工业遗产用地及厂房新近改造更新为例,探讨在面对工业遗址保护与发展命题的时候,所应采取的态度和设计理念:抛开单纯的复制,回归理性和科学、真诚和创新,这是城市工业遗产展示给大众的精神内核所在。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其再利用和保护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有多种形式,而规划建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近年来最常见的做法。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工业遗产的集中保护、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通过对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的剖析,探讨工业遗产再利用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再利用及规划设计等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