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aO-Al2O3-SiO2系统玻璃颗粒的烧结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了CaO-Al2O3-SiO2系统玻璃颗粒的起始烧结温度(Ts),起始析晶温度(Tc)以及烧结收缩曲线,通过对他们的分析,讨论了组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玻璃颗粒烧结的影响.确定了有利于烧结的较佳CaO,Al2O3,B2O3含量范围,从而为烧结法生产微晶玻璃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CaO对CaO-Al2O3-SiO2微晶玻璃晶化过程活化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程金树  郑伟宏  吴鹏 《玻璃》2005,32(6):18-20,27
CaO对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烧结及析晶性能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微晶玻璃的结构及性能.本文运用DTA、烧结收缩率分别测定了CaO-A1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烧结活化能及析晶活化能,研究了这两者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装饰板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本文利用冲蚀磨损实验研究了影响CaO-Al2O3-SiO2系统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板材磨蚀行为。讨论了微晶玻璃组成、结构、磨粒粒径、冲蚀角、冲蚀时间对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冲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晶玻璃中晶相含量的增加,磨料对其表面的冲蚀磨损量明显下降。微晶玻璃的冲蚀量随冲蚀角的增大、冲蚀时间的增长、磨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方程,通过等值趋势分析,探讨了组成及工艺条件对含ZnO、Na2O的CaO-Al2O3-SiO2系统烧结微晶玻璃的强度的交互作用,为该系统烧结微晶玻璃的组成设计及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峰  娄广辉  钮峰  程金树 《玻璃与搪瓷》2005,33(1):18-21,63
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作为微晶玻璃中的一个新品种,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微晶玻璃的生产中,微晶玻璃板在由玻璃颗粒烧结、晶化以后会出现板面变形的现象.大多数的板面变形与微晶玻璃装饰板内的结构应力有关.本文讨论了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中形变与内应力产生的原因,这将对微晶玻璃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Y2O3掺杂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aO-Al2O3-SiO2(CAS)系统微晶玻璃中引入稀土氧化物Y2O3,结合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Y2O3的引入对微晶玻璃烧结过程、微观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Y2O3的引入,微晶玻璃烧结温度降低,烧结时间变短。当Y2O3质量分数为3.25%时,CAS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的制备工艺和最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蒋洋  成惠峰  徐健  赵金平  朱中兵 《陶瓷》2009,(12):31-35
措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研究在基础玻璃中加入不同的晶核剂,对整体析晶法制备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aF2能有效促进CaO-Al2O3-SiO2系统玻璃的整体析晶.形成以β-硅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晶核剂质量浓度不同对玻璃析晶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戚淑梅 《玻璃》2011,38(9):3-5
采用熔融法制备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采用XRD、三点抗弯试验等分析了玻璃的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微晶玻璃是铸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9.
将某一固定组成的CaO-Al2O3-SiO2系玻璃烧结到一定温度后,采用不同的冷却工艺得到若干试样。通过X衍射分析、抗折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的测定,研究了冷却温度制度对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强度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微晶玻璃的起始冷却温度逐渐升高,试样的抗折强度逐渐提高,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复合晶核剂TiO2/ZrO2对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  张永爱  袁坚 《佛山陶瓷》2004,14(11):11-13
本文制备了Mg0-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XRD、DTA等方法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复合晶核剂对材料热膨胀性能及热处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ZrO2复合晶核剂中,少量ZrO2(<0.5wt%)能够降低微晶玻璃材料的热处理温度和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1.
肖文香 《广东化工》2009,36(7):11-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锯了SiO2含量较高的TiO2/SiO2复合氧化物,并采用SEM,XRD、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复合物是由TiO2和SiO2纳米颗粒所组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聚集体,钛氧基强通过Ti-O-Si键固定于SiO2基体中,TiO2主要以无定型态存在。实验发现,在紫外光作用下,TiO2/SiO2复合物与H2O2协同作用,对有机染料曙红B溶液具有较高的催化降解效率。复合物对曙红B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TiO2光催化消除H2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iO2上进行了气相H2S光催化氧化消除的研究.氧对H2S的光催化氧化消除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对含量为560mg/m^3的H2S,,当加入的氧气与原料气中H2S的分子比为42:1,空速为28000h^-1时,去除率达到97%.在HiS光催化氧化消除过程中,单质硫的产生可使TiO2失活,经光照再生单质硫转化为SO4^2-后,TiO2活性恢复,而且SO4^2-的生成对催化剂的中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GeCl4为原料合成了3-三氯锗丙酸,再以正硅酸乙酯,钛酸丁酯,3-三氯锗丙酸为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GeO2玻璃,利用DTA,TG,XRD研究TiO-SiO2-GeO2溶胶向玻璃的转化,利用XPS研究了TiO2-SiO2-GeO2玻璃体系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14.
鲁军辉  李俊明 《化工学报》2022,73(9):3870-3879
不凝性气体制约换热设备安全和系统效率,为研究不凝性气体-蒸气于水平管外自然对流凝结换热机理和特性,实验测量了不凝性气体He、N2、CO2质量分数分别为1.16%~18.18%、7.56%~60.86%、11.39%~70.95%,壁面过冷度为5~25 K,总压力为5~101 kPa的H2O-He、H2O-N2、H2O-CO2自然对流条件下水平管外凝结换热特性,对比分析了H2O-He、H2O-N2、H2O-CO2的不凝性气体质量含量、壁面过冷度以及压力因素的影响。压力和壁面过冷度一定,相同质量分数时,实验凝结传热系数与Nusselt理论解的比值(Q/QNu)由大到小依次为:H2O-CO2、H2O-N2、H2O-He;相同摩尔分数时,Q/QNu由大到小依次为:H2O-He、H2O-N2、H2O-CO2。相同总压力和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时,H2O-He的Q/QNu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下降最为缓慢。相同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和壁面过冷度时,H2O-He的Q/QNu值最小,其受压力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H2O2对AZ31镁合金稀土转化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Z 31锾合金稀土转化膜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稀土转化液中H2O2对稀土转化膜的形貌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了稀土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转化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H2O2的体积浓度为25 mL/L时,稀土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完整均匀、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鲁军辉  李俊明 《化工学报》1951,73(9):3870-3879
不凝性气体制约换热设备安全和系统效率,为研究不凝性气体-蒸气于水平管外自然对流凝结换热机理和特性,实验测量了不凝性气体He、N2、CO2质量分数分别为1.16%~18.18%、7.56%~60.86%、11.39%~70.95%,壁面过冷度为5~25 K,总压力为5~101 kPa的H2O-He、H2O-N2、H2O-CO2自然对流条件下水平管外凝结换热特性,对比分析了H2O-He、H2O-N2、H2O-CO2的不凝性气体质量含量、壁面过冷度以及压力因素的影响。压力和壁面过冷度一定,相同质量分数时,实验凝结传热系数与Nusselt理论解的比值(Q/QNu)由大到小依次为:H2O-CO2、H2O-N2、H2O-He;相同摩尔分数时,Q/QNu由大到小依次为:H2O-He、H2O-N2、H2O-CO2。相同总压力和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时,H2O-He的Q/QNu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下降最为缓慢。相同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和壁面过冷度时,H2O-He的Q/QNu值最小,其受压力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进  肖国民  杨为华 《化工时刊》2004,18(10):22-24
介绍了2-氯嘧啶的合成工艺路线,研究了多种因素对每步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丙二酸二乙酯和盐酸胍反应以4h为佳,合成的4,6-二羟基-2-氨基嘧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反应得4,6-二氯-2-氨基嘧啶,脱氯反应的较佳配比为n(Na):n(Zn):n(4,6-二氯-2-氨基嘧啶)=2.6:3:1,合成2-氯嘧啶的较佳原料配比为n(2-氨基嘧啶):n(ZnCl2):n(NaNO2)=1:3:1.7,反应总收率为43.7%。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米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CeO2-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研究镀液中ZrO2纳米微粒对复合电铸层中CeO2与ZrO2纳米微粒的质量分数的影响,测试和分析ZrO2对Ni-CeO2-ZrO2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结晶取向和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合理选择ZrO2纳米微粒添加量,可以提高两种微粒在电铸层中的质量分数,能够促进CeO2纳米微粒与ZrO2纳米微粒共沉积.添加ZrO2纳米微粒后,可以获得晶粒较小、组织均匀的Ni-CeO2-ZrO2电铸层表面形貌,其结晶取向有所改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TiO2在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特别是高铝矾土中的分布和存在方式,并通过分析Al2O3-SiO2系耐火原料的煅烧过程和Al2O3-SiO2系制品的使用过程中TiO2、Al2O3和SiO2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介绍了TiO2对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解法制备二氧化硅掺杂的二氧化钛体系;用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仪、IR对其进行表征;观察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并与纯二氧化钛体系性能对此;结果表明掺杂改变了钛硅结合,最小粒度有最好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