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闲话清明菜     
在北京时,周作人先生很怀念故乡的清明菜,他在《故乡的野菜》中回忆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  相似文献   

2.
陈皓 《饮食科学》2009,(5):22-22
太子参始载于《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饮片新参》说:“…补脾肺之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太子参药性平和,尤其适合身体衰弱的老年人和孩子进补。  相似文献   

3.
李军 《饮食科学》2008,(9):22-22
肉豆蔻载于《开宝本草》,陈藏器谓:“肉豆蔻生胡国,……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肉豆蔻是传统中餐的常用调味品,有辛辣、浓烈的香气,可作为菜肴、肉制品及酱腌菜的调味料。在国外菜品制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咖喱粉的主要原料。肉豆蔻能祛除食材中的异味,令人开胃口、增食欲,并促进消化。  相似文献   

4.
古人对香椿早有记述,且称谓颇多.《书经》名“屯”,《山海经》曰“重”,《唐本草》称“椿”,《本草纲目》叫“栲”.又因叶脱处留痕如虎之眼目,《本草拾遗》呼为“虎目”,亦名“虎眼”.另据李时珍云:“椿树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考”之称.  相似文献   

5.
谷芽营养保健茶姜泽之谷芽的营养保健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名著《本草纲目》称“可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本草纲目会纂》称“可消烦和中,益精健脾,止泄止泻,促进消化”。《日华本草》称“补中,壮筋骨,益肠胃”。《千金食法》称“平胃气,长肌肉”等...  相似文献   

6.
陈文成 《美食》2004,(4):25-25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果实为纺锤或长圆筒形,表面有瘤状突起:属葫芦科。为蔓性一年生植物。嫩时为绿色或白绿色。瓤为白色;成熟时为黄赤色,果肉、瓤为鲜红色。故《群芳谱》称其为“红姑娘”,《泉州本草》称之为“红羊”。又因其苦味与其它味不相溶.故又有“君子瓜”之称。  相似文献   

7.
当归小档案     
李军 《饮食科学》2007,(11):27-27
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中品,是妇科之圣药,欧洲医学界称其为“中国的妇科人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还从当归具有调经的药效出发,说明当归命名的由来,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相似文献   

8.
老鹳草     
中国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两者习称“短嘴老鹳草”。多为野生,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老鹳草始载于明代《滇南本草》,后被清代赵学敏收录到《本草纲目拾遗》中,老鹳草之名也是因其果实宿存花柱似鹳鸟之长喙而得。老鹳草含鞣质、黄酮、挥发油等成分。鞣质化合物,如老鹳草素、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酯等;黄酮类化合物为老鹳草中另一类主要成分,其中有槲皮素、山萘酚及…  相似文献   

9.
麦冬小档案     
李军 《饮食科学》2008,(7):22-22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上品。《图经本草》云:“……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如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麦冬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故名麦冬。  相似文献   

10.
药用宝石漫话(二)绿青(孔雀石)毛鹏飞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之药。绿青系铜的碱式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之药名,产于铜矿的氧化带内。一、考证绿青又名石绿(《唐本草))、大绿(《本草纲目》),以李时珍描述最详:“石绿,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  相似文献   

11.
金樱子生理功能及其保健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是蔷薇该科一种野生蔓性灌木植物,又名白玉带、下山虎、螳螂子树等,喜生于海拔200~1600m的向阳山野、田边、溪畔的灌木丛中,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其果实、花、叶和根均入药,民间利用已有上千年,始载于《蜀本草》,历代本草如《开宝本草》、《梦溪笔谈》、《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均有记载,是我国较常用的中药。果实味酸涩性平无毒,入肾、膀胱、大肠经,作强壮剂、镇静剂和收敛剂,久服令人轻身耐寒,可补血益精、固精涩肠、缩尿止泻…  相似文献   

12.
朱永瑜 《烹调知识》2011,(11):65-65
洋葱,又称胡葱。西晋·张华所撰写的《博物志》里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葡萄、胡葱、苜蓿。”五代时期韩保升在《蜀本草》一书中记有“胡葱,茎叶粗硬,根若金灯”之语;《饮膳正要》的作者又称它为“回回葱”等,充分说明洋葱确是外来品。也证明我国食用洋葱的岁月之久。  相似文献   

13.
黄花,又名金针菜、植株称萱草、忘忧草。它不仅是一种可观赏的花卉,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传统医学认为黄花具有益智安神、祛湿利水、解热除烦、宽胸利气、止血消炎之功效。据《本草图经》载“黄花菜安五脏、利心志、明目疗愁。”《食疗本草》载:“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故名忘忧。”  相似文献   

14.
面筋,美食,古人早已深知.并有具体记载,据明代黄正——《事物绀珠》1592年记载,面筋系南朝粱武帝创制。文字记载始见于宋代寇《本草衍义》:“生嚼白面成筋,可粘禽虫。”《本草纲目》记载较详细:”以麸面水揉洗面成者.古人深知,今为素食要物,煮食甚良。今人多以油炒,则性热矣”;《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称麸干.又称面根、麦肉百搭菜等,为小麦中所特有的一种胶状体混合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慈菇别名甚多,如白地栗、剪刀草、燕尾草、水萍、搓牙、茨菇、茨菰、水慈菰、茈菇等。《本草纲目》注解:“慈菇,一根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尔雅翼》说慈菇“岁有闺则十三实”。 慈菇是我国所特有一种普通蔬菜。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人工栽培。《唐本草》、《日华本草》、《图经本草》、《药性论》、《救荒本草》和《梦梁录》、《齐民要术》等书均有记载。慈菇甘甜酥软,带有一种淡淡的苦香和麻涩味,象煮熟的土豆。可煮、可炒、可烩、可油炸、可煎食,荤素皆宜。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仪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他在宫中…  相似文献   

16.
穿山甲属哺乳纲鳞甲目鲮鲤科动物,栖息于丘陵或树木潮湿地带,掘洞穴居,夜出觅食。古人认为穿山甲是两栖动物,故将其划归为水族鳞部,所以,古代的穿山甲多称作鲮鲤,或称龙鲤、石鲮鱼。 穿山甲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古时生息繁多,史家常为记载。如姚可成《食物本草》卷一O载云:“鲮鲤,一名穿山甲。生湖广、岭南及金、商、均、房诸州,深山大谷中皆有之。”古人很早就发现穿山甲的肉质甘美,同时捕捉容易,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将穿山甲摆到了餐桌上。先秦古籍《山海经》,其《南山经》曾记载南方山林之间“有鱼焉,其状如牛,陵…  相似文献   

17.
书讯     
邢秀娟 《烹调知识》2007,(12):43-43
冬虫夏草也称虫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神草”。在8000多种中药材中,唯虫草才有阴阳双补、阴阳和调的作用,能够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清朝三十七年,张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称虫草能治百虚百损,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被称为中药三大补品。《本草从新》中亦有记载,虫草具有补肺保肺强肺之功效,是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红枣又称大枣,在我国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本草求真》中指出:“大枣味甘,性温,为补脾胃要药,能润心肺,补五脏,丰肌肉,悦颜色,生津液,治虚损……其甘能补中,温能益气。”《本草备要》中称其“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在临床上,大枣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等症及解药毒。一般认为,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及生物碱、黄酮类物质,还含有钙、铁、硒、锰等微量元素和十几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周平方 《烹调知识》2010,(12):48-49
饮食用于治疗疾病或疾病的康复治疗,统称为“食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的基本内容可见于有关食疗本草及中医历代医籍中。由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的作用有相通之处,《本草求真》:“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食物不仅给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而且可以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畅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或用于病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养阴益肾说黑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晒干,除去荚果壳,收集种子用。又名乌豆、冬豆子。 中医认为,黑豆性味甘、平,人牌经、肾经,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解毒之功。《食疗本草》言其“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本草汇言》言其“润肾燥,止盗汗”。《本草拾遗》言其“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日华子本草》言其“调中下气,通经脉”。《四川中药志》言其“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此外,黑豆衣有养血祛风之效,可用治血虚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药膳配伍: 1.药制黑豆 组方:黑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