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矿自动化》2019,(11):75-80
针对目前钢丝绳探伤仪无法准确检测钢丝绳是否发生损伤的问题,基于漏磁检测法设计了一种基于霍尔元件的矿用钢丝绳探伤仪。采用永磁体磁化钢丝绳,当钢丝绳受损时损伤处会有漏磁产生,利用霍尔元件采集钢丝绳损伤处的漏磁信号,通过分析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波形判断钢丝绳是否存在损伤。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探伤仪检测的准确度,优化了霍尔元件的轴向、周向和径向布置方式:利用Ansoft Maxwell对钢丝绳的磁化情况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确定霍尔元件的轴向布置方式,霍尔元件的轴向位置选择布置在探伤仪的中心位置;为了消除钢丝绳的股间效应,对霍尔元件的周向布置进行了计算与设计,当2个检测点的周向距离为29mm时可基本消除股间效应的影响;采用改变提离距离的方法研究了霍尔元件的径向布置,钢丝绳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抖动,为防止钢丝绳与霍尔元件产生接触导致设备损坏,需根据钢丝绳的抖动情况选择合适的提离距离布置霍尔元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探伤仪可以根据钢丝绳损伤处信号突变情况准确检测钢丝绳是否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研究未考虑工程应用背景下钢丝绳摆动对励磁装置的影响,导致钢丝绳漏磁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矿用钢丝绳励磁装置。通过建立钢丝绳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气隙、提离值对钢丝绳漏磁场的影响,发现增大气隙或提离值均会降低钢丝绳漏磁场磁感应强度,影响钢丝绳漏磁检测结果。但实际应用中矿用钢丝绳摆动幅度大且易污染,因此钢丝绳励磁装置的气隙和提离值不宜过小。在考虑工程适用的条件下,设置气隙为6 mm、提离值为5 mm,进一步仿真分析永磁体厚度与长度、磁极间距、衔铁厚度对钢丝绳漏磁场的影响,发现永磁体厚度与长度对钢丝绳漏磁场影响最大,磁极间距对钢丝绳漏磁场影响较小,衔铁厚度对钢丝绳漏磁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基于仿真结果并考虑经济性和便携性,设置钢丝绳励磁装置参数:永磁体厚度为10 mm、永磁体长度为30 mm、磁极间距为180 mm、衔铁厚度为10 mm。动态仿真结果表明,钢丝绳漏磁场磁感应强度峰峰值达0.9 mT,说明该励磁装置能够保证损伤处产生较高的漏磁。实验结果表明,漏磁信号在钢丝绳不同断丝处均出现了明显波动,说明该励磁装置具有良好的励磁效果,可准确检测出钢丝绳断丝损伤。  相似文献   

3.
矿用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表面断丝翘起现象,可能导致运行中的钢丝绳把探伤仪孔壁划伤或带走的情况,甚至会对钢丝绳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该问题,基于超声波测距及强磁检测原理,设计了一种矿用钢丝绳损伤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测距装置检测钢丝绳表面断丝翘起幅度,若检测值超过限定距离则发出报警,若检测值未超过限定距离,则由强磁检测装置进一步探测钢丝绳损伤情况。测试结果表明,针对设置的20,30,35 mm钢丝绳表面断丝翘起幅度,该系统的检测误差基本上不超过±2mm,从而验证了该系统可有效、准确地检测钢丝绳表面断丝情况及断丝翘起幅度,避免了表面断丝翘起幅度过大对强磁检测装置等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4.
钢丝绳磁检测中漏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钢丝绳断丝产生的漏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磁检测系统中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钢丝绳断丝产生的漏磁感应强度。结果表明:钢丝绳断丝产生的漏磁感应强度是沿着远离钢丝绳表面的方向减小的,利用有限元分析可为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钢丝绳内部及外部断丝处的漏磁特性,研制了断丝信号识别传感器,并探索了随机瞬态信号的捕捉方法,并利用STD工业控制计算机实现了在线实时监测钢丝绳的损伤状态,且可以数字形式显示或打印钢丝绳出现断丝处的位置以及断丝的根数。据此可估算钢丝绳的余留强度,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丝绳断丝损伤检测以外部断丝损伤检测为主,对内部断丝损伤检测的研究较少且内外部断丝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钢丝绳内外部断丝损伤识别方法。通过钢丝绳损伤径向漏磁检测器采集钢丝绳断丝损伤产生的漏磁信号;采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对漏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通过设置自适应阈值提取降噪信号的时域特征,同时提取原始漏磁信号的频域特征;采用基于类间距离和互信息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即先对所有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剔除标准差较大及类间距离较小的特征,然后计算特征之间的互信息,排除包含损伤信息较为相似的特征,最后计算特征中区分度最差的2种损伤类型,并从剔除的特征中收回这2种类型类间距离最大的特征;将保留的特征融合作为最优特征子集并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识别钢丝绳内外部断丝损伤且识别准确率达97.8%。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钢丝绳断丝损伤定量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钢丝绳断丝损伤定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由漏磁检测与处理电路获取钢丝绳损伤信号,由光码盘控制单片机对损伤信号进行等空间采样,经单片机处理后的损伤信号再上传至工控机,由工控机调用Matlab软件进行BP神经网络的训练,得到权重矩阵和阈值矩阵,然后由单片机程序进行BP神经网络的前向计算,从而实现钢丝绳断丝损伤的判定。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钢丝绳断丝损伤的识别率达到了86.9%,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钢丝绳弱磁检测原理,阐述了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在线无损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检测出矿井提升机钢丝绳的内、外断丝及损伤状况,检测效率高,且有效节约了用绳成本,大大降低了检测能耗。  相似文献   

9.
本文说明了钢丝绳损伤的类型和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一种采用MCS51单片机的双CPU的便携式钢丝绳无损探伤仪,该仪器采用主磁通法检测断面损失,采用漏通法检测局部损伤,可以检测出小于钢丝绳总横截面积0.1%的断面损失,对断丝等局部损伤的漏检率步于5%。  相似文献   

10.
漏磁检测传感器提离值的一种快速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漏磁无损检测中,传感器的提离值是影响检测信号大小的一项重要因素.文章在使用ANSYS软件仿真得到漏磁场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磁偶极子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对霍尔传感器提离值的快速估计方法,并研究了磁化条件及缺陷大小对估计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离值的估计误差能达到5%,仿真时间仅2秒,为漏磁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User-input-validation (UIV) is the first barricade that protects web applications from application-level attacks. Most UIV test tools cannot detect semantics-related vulnerabilities in validators, such as filling a five-digit number to a field that accepts a year.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generate test inputs for UIV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ient-side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we use input-field information to generate valid inputs, and then perturb valid inputs to generate invalid test inputs. W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to evaluate our approach.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in comparison to existing vulnerability scanners, our approach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xisting vulnerability scanners in finding semantics-related vulnerabilities of UIV for web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林炜 《信息网络安全》2012,(7):58-60,73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步骤,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章分析了脚本测试和探索性测试两种测试方法,分别从定义、特点和使用场合进行研究,找出两种测试方法的不同点,然后通过实际的软件开发经验提出自己对测试方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了基于TCL的协议冒烟测试系统,对DHCP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生成EFSM图,采用UIO方法生成一致性测试序列,并在该系统上针对提供DHCP服务的各网络设备进行了DHCP协议的冒烟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率,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类测试方法有三种:基于规约说明的类测试方法、基于类流图的类测试方法、基于状态转换的类测试方法.本文描述了一个针对C 语言的基于状态的类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实现,介绍了该工具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算法.对测试驱动器的自动生成的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描述了该工具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以一个测试过程为例,重点讨论了软件测试工具在实际测试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使用ACT进行WEB应用程序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站的瞬间访问量变化很大,有时甚至是在不同数量级之间变化,因此对网站进行压力测试尤为重要,否则很难发现网站在可靠性和性能上潜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并以微软最新的针对ASP和ASP.NET的压力测试工具ACT为例,通过创建针对计算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实例介绍其对WEB应用程序进行压力测试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Reachability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esting concurrent programs. It generates and exercises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automatically and on-the-fly without saving any test history. Existing reachability testing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xhaustive and t-way testing. Exhaustive testing is impractical in many cases while t-way testing may decrease the capability of fault detection in some cas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variable strength reachability testing strategy, which adopts the dynamic framework of reachability testing and uses a variable strength combinatorial strategy. Different parameter groups are provided with different covering strength. Variable strength testing covers no t-way combinations but the necessary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s having mutual interactions in a concurrent program. It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way testing because uniform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ameters do not often exist in concurrent systems. We propose a merging algorithmthat implements the variable strength combinatorial testing strategy and conduct our experiment on several concurrent progra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variable strength reachability testing reaches a good tradeoff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t can keep the same capability of fault detection as exhaustive reachability testing while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and decreasing the execution time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9.
周晓辉  宋泽海 《微机发展》2006,16(4):176-178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软件质量,降低开发风险,软件测试变得非常重要。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J2EE的总体结构;结合J2EE的层次结构和使用的技术,把J2EE应用测试过程分为4个阶段,这4个测试阶段的作用各不一样。着重讨论了这4个测试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相应的测试方法,为了实现这些测试方法给出了与之相应的测试工具,并提供了一个用Cactus测试实体EJB的实例。结果显示在J2EE开发过程中,这种测试过程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软件的质量。文中阐述了软件各个开发阶段需要进行的测试,并以B/S结构ERP管理软件为代表,着重介绍了系统实现阶段软件测试的方法,同时简要描述了软件维护阶段测试的过程和方法,最后总结了软件测试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