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衣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对维持肉制品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肠衣需求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市场供不应求,为人造肠衣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中人造肠衣包括塑料肠衣、纤维素肠衣和胶原肠衣。在加工过程中每种肠衣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存在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造胶原肠衣在可食性、收缩性、黏着性等性能方面与天然肠衣相似,在资源稳定性和食品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天然肠衣。胶原肠衣兼有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者的优点,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在综述了肠衣类型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胶原肠衣的制备方法,并对胶原肠衣尤其是水产胶原肠衣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胶原肠衣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翔  黄建 《肉类工业》2000,(6):46-46
从对胶原蛋白肠衣的性能和特点了解,把其和天然肠衣相对比,说明胶原蛋白肠衣在中式香肠及肉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于光明 《食品科学》1987,8(7):44-45
近年来,由于香肠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天然肠衣遂告紧张,而且天然肠衣的成本也比较高,于是人们便寻求代用品--人造肠衣。人造肠衣分为三大类:纤维素肠衣、胶质肠衣和塑料肠衣。其中胶质肠衣又分为可食性肠衣和不可食性肠衣两种。在美国,目前灌肠所使用的肠衣中,天然肠衣只占0.5%,而人造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天然肠衣,为天然肠衣提供可靠快速的检测手段。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天然肠衣进行测定,通过比较天然肠衣和样品肠衣的红外谱图的相似性和特定谱峰相似性,对样品肠衣的真伪进行鉴别。天然肠衣在3296、2961、2927、2852、1663、1558、1457、1403、1339、1240、1083、675cm-1处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峰。根据谱图对比分析和特征谱峰相似性能快速确定样品肠衣的真伪,红外光谱法可以作为天然肠衣真伪鉴别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肠衣是肉制品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生产中使用的肠衣分为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类。天然肠衣有羊、猪、牛、马等肠衣。人造肠衣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香肠生产加工和发展历程中肠衣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为它不仅影响着香肠的完整性、大小和形状,还影响着香肠的食用性和风味.在当今的香肠生产加工中,除了传统的天然肠衣,还使用了不同类型的人造肠衣.该文研究概括天然肠衣和胶原蛋白、纤维素、塑料等人造肠衣的原料、功能特性及应用特点,并重点研究总结新型共挤肠衣的加工应用特性,以期为...  相似文献   

7.
天然盐渍肠衣的保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江 《肉类研究》2006,20(11):45-46
对天然盐渍肠衣的保存进行研究,采取加入一种食用安全的添加剂的方法以防止肠衣盐嗜及肠衣霉变现象,延长肠衣的保存期.通过对肠衣感官、皮质强度、色泽等指标进行分析,说明该添加剂具有明显的杀灭嗜盐菌及酶菌的作用.能使肠衣保存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出口的天然肠衣多次被曝出兽药残留超标的安全问题,甚至被欧盟进行通报,因此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肠衣基质复杂,目前国内外针对天然肠衣的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国内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检测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反应方法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展望天然肠衣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为检测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灌肠生产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已远远不能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国外人造肠衣的发展十分迅速.人造肠衣的特点是口径、规模、标准一致,能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生产效率高,省工省时保质期长等.因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7,(1):42-47
我国是天然肠衣的生产大国和主要出口国,但其发展受到制约。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分别从天然肠衣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3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主要从兽药残留、细菌污染及动物疫病等方面对影响我国天然肠衣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天然肠衣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制革厂下脚料胶原制造肠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前言目前我国各地的天然肠衣几乎全部出口创汇。北京地区只有一家天然肠衣厂,产品通过土畜产公司全部出口,国内食品行业使用的肠衣都是代用品,主要是塑料薄膜,它既不能食用,又不符合卫生性能指标,而且给制肠工艺造成困难,因为塑料肠衣不耐水煮、油炸、熏烤等;而胶原肠衣恰恰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并且胶原肠衣的主要成分-明胶又是美味食品。另外人制胶原肠衣的直径不象天然肠衣那样受到限制,可以制造不同直径的肠衣适用于火腿、小肚等品种。现在国内还没有人从事此项研究,国外如美国、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肉类尼龙肠衣的生产始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它改变了火腿单一使用天然肠衣或需要大量进口尼龙肠衣的状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生产的尼龙肠衣已经成为火腿肠的主流包装。  相似文献   

13.
以鲜猪肉、牛皮为主要原料,利用共挤技术对香肠生产加工进行了研究,并对肠馅、胶原纤维团的制备和共挤香肠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同步成型胶原纤维肠衣优于PVDC 肠衣、天然动物肠衣和人造可食性肠衣,共挤香肠加工技术将香肠加工中最费人工的环节实现自动化,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污染,延长了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1二次灭菌的定义一些透气性材料(如:天然肠衣、蛋白肠衣、纤维素肠衣、玻璃纸肠衣等),灌装的产品(如:烤肠、火腿类制品)或裸装产品(如:烤肉类制品)蒸煮成熟后,为了便于存放和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第二次包装,  相似文献   

15.
以贮藏至不同时期的天然肠衣香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正常香肠、发黏香肠,以及腌渍天然肠衣的菌群组成。研究发现:贮藏至不同时期的香肠及肠衣之间,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有较大差异,正常香肠和肠衣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较高,发黏香肠微生物多样性较低,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为其优势菌群,在种的水平上分类,则是Lactobacillus_paraplantarum、Leuconostoc_mesenteroides_subsp_mesenteroides_J18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人造肠衣的研究和开发张平远随着灌肠生意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已远远不能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人造肠衣的发展十分迅速。人造肠衣的特点是口径、规格、标准一致,能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生产效率高、省工省时、保质期长等,因此在自行上人造肠衣已大量生产并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相关国内外法规, 结合我国国情, 对天然肠衣可能携带的生物危害进行分析, 并探索消除该危害的方法。分析认为天然肠衣可能携带的生物危害为病毒和致病菌两个方面, 当前国内肠衣企业广泛采用的氯化钠盐渍法, 须在20 ℃(或以上)盐渍30天才能较为有效的灭活肠衣中的病原体; 磷酸盐-氯化钠盐渍法虽比氯化钠盐渍法灭活病原体的效率更高, 但实际使用中需考虑成本和国内外对添加剂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西式肠类制品是德国产量最高、品种最多的肉制品。它是采用肠衣(包括天然肠衣和人工肠衣)为包装材料,将内容物(主要是猪、牛肉类)经过切割、绞碎或斩拌,然后装入或充填入肠衣内,形式呈长棍形的肉制  相似文献   

19.
肠衣在肉类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灌肠类制品赖以成型的物质,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制品的稳定。自古以来,制作肉类制品都使用天然动物肠衣,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造肠衣已被应用到肉制品加工当中,其中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和应用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0.
天然肠衣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要求,将超高压引入肠衣的加工,可改变其力学特性。本研究选择天然猪肠衣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考察加压水平(100~600MPa)、加压介质温度(20~45℃)和保压时间(5~30min)对肠衣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压介质温度20℃时,300~600MPa的压力可显著提高肠衣的剪切强度与抗拉强度(p < 0.05);而加压介质温度45℃时,300MPa 的压力可导致肠衣剪切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显著降低(p < 0.05);300MPa 作用下,5~30min 范围内的保压时间对肠衣剪切强度、抗拉强度均无显著性影响(p > 0.05)。因此,超高压导致肠衣剪切强度与抗拉强度的降低,可改善其食用的质构品质;而超高压提高肠衣强度的作用则可增强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