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0.1%(A组)、0.3%(B组)、0.5%(C组)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评估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HSS)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C组术后72h安静及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C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72h及术后1周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优于A组(P<0.05),A、B2组术后肢体麻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其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0.3%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而且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术前应用戈舍瑞林治疗对大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大子宫肌瘤(子宫体积>孕14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G组、C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G组术前1~2个月接受戈舍瑞林皮下注射,记录患者用药前、术前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并比较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G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C组,其盆腔引流量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经患者术后6~8个月月经恢复,G组短期闭经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潮热/多汗、发热、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戈舍瑞林可降低子宫肌瘤体积、改善贫血症状,从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而术后较高的闭经率对于预防肿瘤复发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及切除术后输卵管功能与妊娠结局分析。方法 :195例有生育需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96例为开窗组,行输卵管切除术99例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输卵管功能与妊娠结局。结果:术后7d,切除组83例(83.84%)患者β-HCG恢复至正常水平,高于开窗组的66.67%(64/96),切除组术后7dβ-HCG下降率高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β-HCG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开腹者,术后均未见皮下气肿、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组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11.46%(11/96),低于对侧输卵管的95.96%(9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输卵管切除术相比,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未促进患者术后输卵管功能与妊娠结局的改善,且患者术后β-HCG恢复较慢,对于多数患者而言,输卵管切除术仍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钢板、双髓内钉、髓内钉加桡骨动力加压钢板3种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126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双钢板、B组双髓内钉、C组髓内钉加桡骨动力加压钢板各42例,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情况、骨愈合时间、前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最佳固定方式。结果:C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3 d VAS评分、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B组上述指标均低于C组;B组、C组末次随访时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B组、C组临床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双钢板固定而言,双髓内钉固定、尺桡骨髓内钉加桡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尺桡骨双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佳的安全性,能够保证患者早期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剥脱术与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乳糜尿患者,根据患者术式将其分为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组(A组,12例),观察组B组及对照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剥脱术组(B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显著低于A组,其手术治疗费用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试验转为阴性。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A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71±0.53)年,均未见乳糜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剥脱术可有效治疗乳糜尿、防止复发,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其确切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亢孕妇妊娠结局,为妊娠结局预测及妊娠合并甲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63例甲亢孕妇为患者组,按照患者组甲亢控制情况,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2个亚组,同期64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妊娠结局,总结处理对策。结果 :正常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检次数显著低于患者组,新生儿体重高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正常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未控制组,其产检次数、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妊高征、心力衰竭、胎膜早破、流产、早产、剖宫产、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正常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甲减、甲亢及新生儿死亡或死胎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正常组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显著增加母婴风险,按照产妇甲状腺功能实施早期、规范的甲亢控制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内外侧联合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为肱骨髁间骨折治疗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13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外侧联合入路组(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B组)各66例,实施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年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变化,并于术后1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26±2.75)个月,A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低于B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运动范围及Meyo评分均较术前上升,A组屈曲、屈曲/伸展范围、旋前、旋前/旋后范围较B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优良率为77.27%,高于B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相比,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更佳的安全性与更为理想的术后恢复效果,可有效保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再通术后粘连的预防策略。方法:我科2010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2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113例,均于介入再通术后给予松解液,A组在松解液内加入透明质酸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粘连发生率、妊娠情况,分析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粘连的效果。结果:有效随访223例,失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15.02±1.87)个月。A组术后1年183条阻塞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为70.49%,高于B组的53.33%(9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发生。A组术后1年输卵管粘连率低于B组,其受孕率及正常妊娠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常规松解液内加入透明质酸钠能够有效预防术后粘连、提高受孕率,且不会影响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3例,分为A组(FTS组,n=38)、B组(对照组,n=35)。A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处理措施,B组患者采用传统处理措施。分别于术前(T1)、术后1d(T2)、术后5d(T3)清晨空腹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表达水平,并于相同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手术部位及肿瘤Dukes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T1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CRP、SAA、IL-6、WBC)表达水平和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点A组患者CRP、SAA、IL-6、WBC的表达水平及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能降低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减轻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02月-2013年02月在本院建档行血糖筛查的孕妇1154例,将不同孕周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筛查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分为三组:早期干预组(A组)、中期干预组(B组)、晚期干预及未干预组(C组),分别72人、54人、17人。随机选取该期间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仅作自然观察。分别对3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7.68%。A组孕期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与C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早孕期及中孕期综合管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改善和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