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广东与香港九龙电网运行16年的情况,阐述了联网的发展过程,联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技术措施,联网的管理,联网电力电量的交换及联网运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提出联网格局就是全国联网的目标模式观点,并就与联网格局有关的联网方式,同步电网的规模,联网的阶段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直流非同步联网与交流同步联网在技术上有质的不同,应选择非同步方式实现全国联网。  相似文献   

3.
微机型保护和录波装置联网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河北南网220kV系统在役的微机型保护和录波装置的联网问题,从联网的目的及必要性、联网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国内几种联网方案的比较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联网设想。  相似文献   

4.
陕西渭南银电联网实时收费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电联网系统是用电营销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银电联网收费不仅方便了客户.同时也缓解了供电部门自设收费点的压力,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介绍了渭南供电局与各商业银行联网收取电费技术方案,对目前银电联网系统的效率、稳定性、联网范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西北与华中(四川)两大电网的主要联网效益,首次研究了水火电互补调节效益在西北与四川联合电网中的获取特点,并给出了合适的联网效益数值。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两大电网联网的合理规模问题,特别是对联网效益与联网规模关系的分析,以及联网工程投入产出的综合分析,做了探索性的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了依据,对今后跨大区联网工程研究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东北与华北电网实际运行状况出发,针对东北与华北电网现阶段联网的主要意义,联网的调度管理和联网方式的适应性,联网方式的选择以及联网的自动控制条件及技术措施等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企业内部网联网的必要性和各种联网方法的安全性,分析了监控系统和MIS各自的特点,并对几类联网方法的优缺点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提出了适合水电厂联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国联网的几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联网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三峡的建成,该问题的解决就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在充分考虑我国电力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联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我国联网的网架和交直流的合理选择方案,本文还论述了诸如联网效益,联网方案评价,联网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东北与华北电网联网运行的稳定性研究(之二)东北电力集团公司(110006)王禹民就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联网的两种双回线方案和联网后的稳定措施进行了研究,鉴于单回线联网方案已经进行过较充分的研究,作者计算分析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在此不赘。就双回线的联网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的发展必然使大系统之间互联,东北、华北电网互联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了东北与华北电网互联的意义,联网采用的方式,认为直流联网在投资上虽比交流联网多一些,但直流联网在技术上具有交流联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直流“背靠背”换流站方式更适合于东北、华北的联网。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results of Russian and foreign scientist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whirling flows, swirling effect, superficial vortex generators, thermodynamics and hydrodynamics at micro- and nanoscales, burning at swirl of the flow, and technologies and apparatuses with the use of whirling currents for industry and power generation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t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Whirling Current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choice of rational forms of the equipment flow parts when using whirling and swirling flow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of the heat-power equipment and of flow regimes and burning on the basis of deep study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local parameters was set as the main research prospect. In this regard, there is noticeable progress in research methods of whirling and swirling flows. The number of computational treatments of swirling flows’ local parameters has been increased.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the up to date computing models and national productivity software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is process. All experimental works are carried out with up to dat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local thermoshydraulic parameters, which enable one to reveal physical mechanisms of processes: PIV and LIV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high-speed and infrared photography, high speed registration of parameters of high-speed processes, etc. There is a problem of improvement of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the field of fluid mechanics to set adequately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problems of aerohydrodynamics for whirling and swirling flows and numerical and pilot investigations.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that issues of improvement of the cooling system and thermal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heat-power and heat-transfer equipment units are still actual. It can be solved successfully using whirling and swirling flows as simple low power consumption exposing on the flow method and heat transfer au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大坝9.8万余座,为保障我国防洪、供水、粮食、能源和生态等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由于受筑坝当时国力国情以及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本世纪初,约有40%的水库大坝为病险工程,此外还有不少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劣化问题,严重威胁到水库大坝的安全服役。为了全面改善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且随着大量工程步入高龄阶段,水库大坝的补强修复和除险加固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重力坝工程为对象,在对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阐述的基础上,从渗流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开裂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稳定性分析与增稳措施实施效能评估、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影响评估等方面,论述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实施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应加强多种除控措施的联合使用、渗流病险除控效能的确定与不确定组合方法、裂缝抑制与承载力提升机理、重力坝系统增稳后的能量变化规律、重力坝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综合贡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建立和完善重力坝典型工程措施及实施效能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氢能的利用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电力能源消纳和储存的问题,还可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由于氢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能量密度大等,其安全高效的储运及应用技术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关键。针对氢能储运关键技术现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氢能利用发展的背景及意义,整理并解读了我国氢储运及电力应用的相关政策,梳理并对比了现有主流氢能储运技术,其中包括高压气态储运、低温液态储运、有机液态储运、金属氢化物储运的原理及经济性分析,分析氢能的电力应用,包括氢燃料电池发电及氢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对我国氢能储运技术及氢能发电技术的安全高效发展提出了4条建议,为我国氢能产业布局及降低氢能全生命周期应用成本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好变压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统计、分析2013年度广西电网在运的110kV及以上变压器设备的事故和缺陷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变压器损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短路冲击、产品设计不合理和过电压作用,而变压器的主要缺陷有冷却系统缺陷、硅胶变色、渗漏油和分接开关缺陷等。根据变压器存在的质量和运维问题提出建议,为变压器设备运维工作的开展和预防事故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is devo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capabilities and problems of creation of fuel-free power supply of isolated and autonomous Russian consumers of low (up to several hundreds kW) power based on the joint use of wind power plants and progressive systems of pneumatic accumulation and conversion of energy. The basic and functional schemes and component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prototype are developed and proposed, the evaluations of the expecte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the ways of its furthe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re planned.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装夹具与工业机器人装配过程中因电气信号匹配修正、气动回路检测导致的多次拆卸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新型工装夹具检测系统,通过机架、电气、气路各模块功能模拟平台,模拟电气信号传输、气动回路连接,进而调整工装夹具的各项安装参数,检测气动元件、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实现工装夹具的预先装配试错。本测试系统对提高工装夹具装配效率,节省项目进度时间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介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分层体系架构,概述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个层级的构成和基本功能,然后分析了特高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特性和运维监测的要求,从状态在线监测、安全风险评估、故障智能诊断分析控制处理、作业人员安全管控、主辅设备联动、智能化运行管理、备品资产精益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特高压变电站物联网典型的应用前景。变电站物联网建设,大大提升设备管理智能化水平,确保特高压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目前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按间隔配置,存在设备数量庞大和无备用装置等问题。文中研究了间隔层新型集群测控系统并开发集群测控装置。该系统打破了按间隔配置测控装置的限制,利用数台集群测控装置实现全站监控功能,各台集群测控装置之间通过测控功能的动态迁移实现相互备用。阐述了新型集群测控系统及装置的功能构成、软硬件架构和关键实现技术。型式试验和现场试用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集群测控系统及装置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监控需求,与现有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兼容并实现了测控装置的冗余备用和集中运维。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广东电力》2020,(3):17-25
变电设备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利用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性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和全面有效的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制约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为此针对变电设备相关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现状,构建涵盖数据接入情况、准确性、完备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多维度目标的变电设备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提出适用于变电设备智能运维管控需求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建立融合主客观权重的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解决目前方法评价维度偏少以及自动化和实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使电力公司设备运维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变电设备数据质量水平及存在问题,为变电设备监测预警、状态评价、故障诊断等高级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质量支撑。  相似文献   

20.
程控交换机的维护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控用户交换机是通信行业的主要设备,因设备日夜不问断的连续运行,其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很高。为防范于未然,加强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减少运行故障率,从而提高设备、系统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从设备、系统的性能来看,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可以使设备、系统的性能,不会快速损坏,从而避免发生重大设备和系统故障。本文主要阐述了程控交换机维护的特点,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概念,以及故障分析及处理。旨在提高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管理和维护设备,使设备健康、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