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新疆地区是我国主要资源集中地之一,煤炭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23%,具有较好的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基础条件。笔者从新疆地区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工艺技术方案、项目技术经济、"三废"治理、项目建设风险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情况下,需要不断加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够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而新疆地区作为煤矿天然气等资源的集中地区,积极对此地区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采和利用,对于我国社会资金有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们在对这一课题进行一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新疆地区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的相关条件入手,在对基本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未来新疆地区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仇登可 《化肥设计》2022,60(2):31-35
煤制天然气项目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综合能耗偏高等问题,在天然气价格下调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煤制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煤制天然气多联产化学品的角度分析,结合现有的工艺技术特点,探索出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的工艺技术路线.分别对单一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进行经济性分析,发现煤制...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0,(3):23-23
<正>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激发了各地投资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热情,由于煤制天然气是新兴产业,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示范工作。为了加强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对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煤制天然气发展现状、市场供需、煤制天然气项目优势和劣势、已运行煤制气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技术选型、水资源、工业园区、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化学工业》2010,(7):55-56
<正>发改能源[2010]1205号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激发了各地投资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热情,由于煤制天然气是新兴产业,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示范工作。为了加强对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煤制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对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亮杰 《化学工程》2011,39(8):86-89
阐述了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煤制天然气项目呈现的过度和无序发展现象,分析了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国家产业政策、国内价格现状、投资目的、关键技术选择、技术经济、环境保护等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分析认为,在项目前期存在投资估算严重不足、过分提高副产品产量和售价、提高天然气的入网价格的现象.认为在条件具备...  相似文献   

8.
发展煤制天然气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可减少直接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缓解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介绍了近年来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天然气供需情况和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概况,探讨了目前发改委已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盈利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以及"十三五"规划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进展、工艺技术及装备能力现状。以某4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对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了粗略测算,得出煤价是影响项目收益的关键因素。最后对中国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煤制天然气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工艺技术成熟的总体条件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虽然国际油价变化影响我国天然气进口格局和国内供需关系,增加了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不确定性,但煤制天然气总体竞争实力依然强劲。相比于其他与油价相关性更强的煤化工产品,煤制天然气项目受油价波动的直接影响更小。在煤制天然气出厂价等于增量气价的假设下,计算不同油价对应的竞争煤价,结果显示,煤制天然气项目具有一定的低油价承受能力。我国天然气(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LNG、增量气)的价格构成与油价关系复杂,天然气的量价齐升仍是主要发展趋势。相比于进口气和其他非常规气,煤制天然气竞争优势显著。为进一步降低风险,提出了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阐述煤制天然气项目国内现状、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特点及最新进展、拟建煤制天然气项目必须满足的技术指标、项目所必需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疆伊犁地区的煤炭资源和利用现状,结合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实施,从政策、技术、规模、厂址选择、资源配套等方面,论述了在伊犁地区开展煤制天然气的可行性,并选择典型煤种和工艺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得出在伊犁地区开展煤制天然气的可行性结论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绍延 《化肥设计》2009,47(5):17-19
进行了快锅燃料由天然气改烧壳牌煤气化装置粗煤气的改造。对比了天然气和粗煤气的燃气特性;分析了天然气和粗煤气互换的可行性;对粗煤气烧嘴进行了计算和设计;论证了改造对配风系统和烟气系统的影响;核算了在相同热负荷条件下天然气和粗煤气的燃烧空气量和烟气产生量。结果表明,快锅改烧粗煤气的技术改造投入较少,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化肥行业天然气供需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家铭 《化肥设计》2009,47(6):10-15
针对国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普遍面临供气不足的困境,分析了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和化肥生产对天然气的供需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制合成天然气的应对策略,指出利用国内的低热值褐煤、禁采的高硫煤或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的煤炭资源,就地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是非石油路线生产替代石油产品以及解决我国天然气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尤向阳 《化肥设计》2005,43(5):11-12
以辽河化肥厂大型合成氨装置制气部分工艺改造工程为例,论述了“以煤顶气”对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改造工程为我国合成氨行业解决天然气原料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制合成气工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分析了天然气一煤炭共气化工艺路线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晟  何雨初  李振宇 《化工进展》2019,38(1):171-182
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储量,21世纪以来开发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新疆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和欧亚铁路开通运输服务、中哈原油管道稳定运行、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新疆在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交通、能源、贸易等领域合作中的作用不断突显。本文深入分析了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现状、中亚国家与我国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对新疆发展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产业进行了态势分析,明确提出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新疆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仍有较大优势,应继续拓宽资源来源,把重点放在向化工和材料转型,沿G30高速公路布局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利用新疆准东煤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煤化工,走出去利用中亚国家低价天然气资源发展甲醇化工,从而推动新疆石油化学工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液化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与煤制天然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伍  华贲 《化工学报》2009,60(Z1):35-38
采用LCA方法对煤制天然气方案及其替代方案(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以及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进行了评价,揭示了煤制天然气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环境效应。3种方案中,煤制天然气的CO2等环境排放最高。煤制天然气对原材料价格的承受能力低下,随着褐煤价格的上涨,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经济性将受到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经甲醇制烯烃技术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天然气经甲醇制取烯烃 ( MTO)研究的进展 ,并就建设一套 50× 1 0 4 t/a乙烯的 MTO装置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认为在天然气价格较便宜的新疆 ,有必要开展 MTO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伊犁新天2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进行了政策风险、技术选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该项目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并对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预测,认为在伊犁地区采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工艺流程及其甲烷化装置的反应原理;对比了分别采用Shell、KBR或Lugri煤气化技术方案时甲烷化装置的处理气量、循环量以及副产过热蒸汽产量。结果表明,在产品规模相同的情况下:①从投资角度分析,Shell方案甲烷化装置处理气量最大,但投资最高,KBR方案居中,Lugri方案最佳;②从运行成本角度分析,Shell方案副产蒸汽量最高,运行成本最低,其次是KBR方案,再次是Lugri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家关于低阶煤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从生产工艺、产品规模、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论述了低阶煤提质、低阶煤制油、低阶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制烯烃、低阶煤制乙二醇等低阶煤综合利用途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①采用低阶煤提质技术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煤炭利用的环境效益;②利用低阶煤制取油品、天然气、烯烃和乙二醇,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市场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