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步进电机实现机构可逆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引信隔爆机构动作单方向、一次性,动作可靠性无法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在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中采用步进电机来驱动隔爆转子,并通过机械触点和开关盘来实现机构的部分可逆检测,试验表明该设计环境适应性好,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高,适用于低发射过载、外形尺寸较大的导弹引信.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引信传爆序列的可靠性,设计两种传爆序列结构.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UTODYN对两种方案传爆序列的可靠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案Ⅱ提高了爆轰的可靠性,缩短爆轰转向时间,对装药间隙值要求相对较低.同时通过高温、低温和常温环境试验对比分析两种传爆序列结构的传爆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样本条件下,方案Ⅰ的传爆率为87%,而方案Ⅱ可靠率为100%,方案Ⅱ相比方案Ⅰ传爆率提高了13%.该研究为产品工程化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延期机构的设计采用特殊材料的保险簧片,在无隔爆装置的条件下,保证了平时安全性和作用可靠性,同时通过了12m安全落高试验,本文针对该机构的安全可靠性从设计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该延期机构的设计采用特殊材料的保险簧片,在无隔爆装置的条件下,保证了平时安全性和作用可靠性,同时通过了12m安全落高试验,本文针对该机构的安全可靠性从设计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机电引信内部传爆序列隔爆可靠性研究的不足,提出应用兰利法的机电引信逐渐解除隔离试验方法。该方法将感度试验兰利法与逐渐解除隔离试验相结合,通过正态分布参数对爆轰传递概率与隔离件运动位移关系进行拟合,计算任意刺激值对应的引信作用概率。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兰利法的逐渐解除隔离试验方法理论计算值与仿真数据、试验结果相近,该方法可在小样本条件下对引信传爆序列隔爆性能做出评估,可用于指导机电引信隔爆机构与传爆序列设计。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爆炸逻辑网络四通道传爆序列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并对小尺寸传爆序列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爆炸逻辑网络组网设计中能量多通道传播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数值模拟及试验表明,爆炸逻辑网络四通道传燥序列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其作用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炸药对定向式动能杆飞散速度的影响规律,以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为工具,分别对PENT,Deta sheet-C,C4炸药,TNT,B炸药和8701共6种不同炸药对定向式动能杆的飞散速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炸药的密度、爆速和爆压对动能杆飞散速度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到Detasheet-C装药下动能杆的飞散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为此类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旋弹引信双环境力冗余保险的要求,设计了应用爬行力作为第二环境力解除保险的爬行保险机构。通过将爬行机构、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和滑块隔爆机构三者巧妙的结合,使引信具备了时间窗保险特性和故障保险特性;并对机构进行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经试验验证,该设计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优化后的环形切割器与后级随进战斗部更好地配合,通过ANSYS进行环形切割器建模,利用LS-DYNA分别进行了空气、聚氨酯、泡沫铝、酚醛树脂以及钢板+泡沫铝和钢板+聚氨酯六种隔爆方式的数值模拟,比较其隔爆能力。数值模拟结论表明,聚氨酯是一种很好的隔爆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前级产生的冲击波对后级战斗部的影响。该结论有助于带环形切割器串联战斗部的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采用燃气导流片技术,可以使火箭绕其纵轴旋转。文中建立了喷管内燃气导流片流场数值分析的数学和物理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导流片产生导转力矩的原因及其结构参数对火箭导转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速旋转试验和外弹道飞行测试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火箭最大转速的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燃气导流片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破/穿爆型串联战斗部隔爆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设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某串联战斗部不同结构的隔爆装置的隔爆性能对比研究,分析了两级串联战斗部在大药量前级爆炸作用下后级装药防护对隔爆装置的要求,以及隔爆装置结构对后级装药壳体头部压力的影响等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中采用的防护锥结合泄压孔和缓冲材料的隔爆结构相比传统的隔爆设计,更有利于对后级装药的防护。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药量前级串联战斗部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隔板起爆器冲击起爆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正才  廖昕  李晓刚  赵亮  徐薇 《含能材料》2011,19(2):221-225
为了提高火工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将数值模拟技术引入隔板起爆器的设计中.利用LS-DYNA软件对某隔板起爆器隔板传爆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可靠传爆不会穿透隔板的隔板厚度介于2.0 mm与5.0 mm之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隔板厚度为1.5~2.4 mm时,隔板能够完成正常功能,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石油射孔枪传爆序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井下电缆传输射孔施工中,由于射孔枪内进水,会出现"炸枪"事故.为避免事故发生,设计了一种新型传爆序列,主要完成了泄压孔、隔爆距离的确定,以及雷管参数设计.可靠性试验、模拟井下试验与井下工业试验表明:该传爆序列在正常情况下能可靠传递爆轰,起爆射孔枪串;在射孔枪内进水时又能可靠隔断爆轰波的传递,保护射孔枪.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水下聚能爆破破碎珊瑚礁的过程,通过分析聚能罩底部压力和不同位置单元速度的变化,对水下聚能爆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多组现场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描述了水下聚能爆破破碎珊瑚礁所形成爆坑的特点,包括爆坑的形状、深度和直径。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分析了造成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研究水下聚能爆破是可行的,海水深度对水下聚能爆破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触发引信隔爆机构的动作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动作可靠性数字仿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动作可靠度的计算方法,以实例的形式阐明了系统动作可靠性仿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子母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未爆弹的问题,在力求解决瞎火子弹药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子弹药引信自失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引信恢复安全状态的途径,基于转子继续转动的安全状态可恢复隔爆机构。以火箭发射的子弹药引信为研究平台,结合子弹药引信机电式自主恢复隔爆机构的相关理论,对引信机构进行改进,通过对该试验样本进行静、动态测试,并针对试验中引信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该引信机构能够可靠地实现自主恢复隔爆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军现有弹药洞库的结构特点,以某典型弹药洞库为原型,对其内部进行了防殉爆隔爆防护设计,并运用数值计算分析了隔爆防护的隔爆效能。研究表明,所采用复合隔爆装置可以使弹药堆垛上所遭受的峰值压力、振动速度和最大加速度都得到极大降低;在弹药洞库内部实施防殉爆隔爆设计,可以极大地衰减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减小冲击波对弹药垛的毁伤作用,降低弹药洞库内贮存弹药的殉爆概率,防止库存弹药发生整体殉爆,最大限度地减小发生爆炸时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典型的流—固耦合算法,对大长径比(L/D≥30)杆条在空气中飞行的情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不同尺寸杆条的速度衰减系数和等效应力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为离散杆式战斗部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复杂场景下火工品微安保机构需具有可恢复与抗过载特性,为此,研究设计了基于激光加工的金属材质电热驱动微安保机构,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镍基微电热执行器动作特性,通过调整双热臂U型电热执行器热臂和冷臂的长度、宽度以及各臂之间的间隙,探究它们对输出位移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优化的超快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分别为频率100 kHz、能量113μJ、切割速度100 mm·s-1,实现了镍基电热微安保机构的超快脉冲激光精确制造;最后,搭建了安保机构性能验证平台,验证了该机构在不同电流激励下的驱动位移与隔爆性能。结果表明,在8 A激励电流下,加工的镍基微安保机构驱动位移可达1084μm,所组装的火工品微安保机构在传爆序列中能够有效隔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深水炸弹引信在深水中能够安全可靠的接触保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重引信保险机构,该机构具有投弹保险、限位保险和辅助保险的多重功能,发射保险利用投弹重力环境剪断剪切销解除投弹保险;限位保险利用水压力来实现水压机构的错位移动解除保险;辅助保险确保了引信在未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的安全处理.通过试验验证了多重保险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机构对于深弹引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