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直升机的作战性能,文中提出利用火箭弹作为一种反击武器。在建立火箭弹对直升机的毁伤模型,编制计算软件后,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得到,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火箭弹对直升机可以达到理想的毁伤概率,从而为建立反直升机火箭武器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对破片型反直升机火箭弹特性和直升机目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反直升机火箭弹的破片参数,建立了火箭弹对直升机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对直升机的毁伤概率,为反直升机火箭弹总体结构设计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箭形枪弹(flechette cartridge) 简称箭形弹。弹头为小箭结构的枪弹。按小箭的数量分为:单发箭形弹和集束箭形弹。单发箭形弹装有弹托,以便于将弹头装进弹壳和发射出去,弹头一射出枪口,弹托自动与弹头分离;集束箭形弹是由多个小箭集成一束装在弹壳内,射击后可形成一定的射弹散布,以提高命中概率。按小箭飞行稳定的方式分为:尾翼稳定式、质量稳定式和混合稳定式。尾翼稳定式箭形弹,小箭上带有尾翼,小箭一般是用钢制的,后部加  相似文献   

4.
吴喜录  陈庆生 《弹道学报》1997,9(3):40-43,,47,
为提高反直升机雷弹的毁伤概率,必须研究雷弹飞行弹道与直升机飞行轨迹的交会问题,根据直升机的飞行航线,高度和速度以及雷弹的初速,确定雷弹发射的方位角,俯仰角以及时间提前量。  相似文献   

5.
火箭弹弹道修正研究中需要提前确定 CEP 设计指标。为求解适合攻击点目标的 CEP 设计指标,基于作战效能理论和射击毁伤理论,给出火箭弹命中概率与可靠性的计算公式,推导出与 CEP 相关的火箭弹作战效能求解方法。基于效费分析建立效费比计算模型,得出了在效能一定时,不同毁伤幅员对应的最佳CEP。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修正弹成本,得出修正弹不适合攻击毁伤幅员小、毁伤概率要求高的目标。研究为弹道修正火箭弹的 CEP 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其他武器的最佳 CEP 求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评定反蛙人火箭炮作战效能,根据反蛙人火箭炮武器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反蛙人杀伤弹的毁伤机理,提出对目标提前点射击和对目标当前点射击的方式,将蛙人目标等效为长方体和圆柱体,建立了不同射击方式下的杀伤目标概率模型,为评定反蛙人火箭炮射击效率提供了方法。通过想定模拟,利用蒙特卡洛法实现了各射击方式下反蛙人火箭炮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目标深度、引信延时、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射击效果,仿真结果对于如何运用反蛙人火箭炮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未敏弹运动特点、探测器工作原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以及对末敏弹作战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来计算末敏弹对面目标的毁伤概率,同时初步分析了毁伤概率的计算在末敏弹总体设计和战术使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反武装直升机导弹引信引爆时机与毁伤概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武装直升机易损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反武装直升机导弹非触发引信在不同时机引爆时,对武装直升机的毁伤概率,研究的结果,对引信设计和分析导弹战斗有效性及武装直升机的战场生存性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对反舰导弹毁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毁伤效应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反导效能.对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反导效能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研究了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效应,计算了在一定遭遇条件下对某导弹的毁伤概率,对研究配备相应弹药舰炮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装置直升机易损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反武装直升机导弹非触发引信在不同时机引爆时,对武装直升机的毁伤概率,研究的结果,对引信设计和分析导弹战斗有效性及武装直升机的战场生存性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在反舰作战中与常规反舰导弹的协同运用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仿真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效果,并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优化使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舰艇对导弹的发现和抗击能力,提高常规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增强其反舰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触发引信反辐射导弹毁伤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反辐射导弹作战运用提供依据,对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概率进行研究。以只装备触发引信的反辐射导弹毁伤概率为例,分析反辐射导弹侵彻过程、冲击波毁伤模型及破片毁伤模型,探讨反辐射导弹对目标毁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毁伤距离比破片对目标的毁伤距离要小;随着炸点距目标最短距离的增加,触发引信反辐射导弹毁伤概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李元  温玉全 《兵工学报》2021,42(z1):1-10
准确的毁伤效能评估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评估战斗部的威力,对战斗部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定向战斗部能够提高弹载装药的能量利用率,但是其毁伤效能评估并不完善.针对定向战斗部毁伤评估存在的关键难题建立柱坐标系下引信-战斗部配合模型,考虑弹体的滚转角因素,基于激光周向探测引信提出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计算方法,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提取威力场打击迹线数据,最终形成适用于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评估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不同定向战斗部结构对某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圆柱和棱柱两种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概率都随着弹目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棱柱型战斗部减小幅度远小于圆柱战斗部;棱柱型战斗部在30 m弹目距离时对该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仍然能达到0.538.  相似文献   

14.
吴玲  王丕琨  卢发兴 《兵工学报》2023,(4):1217-1224
利用悬浮式深弹拦截来袭鱼雷时,要在鱼雷可能来袭的航路上布设多枚深弹组成拦截线,以提升对鱼雷的毁伤概率。传统布设方法基于对鱼雷探测误差和深弹毁伤半径,确定目标可能通过区间并均匀配置深弹,没有合理地基于深弹射击误差和预定毁伤概率,确定深弹布设数量和瞄准点。基于预定概率区域射击方法以毁伤概率为预定指标,同时考虑观测误差和射击误差的最优拦截模型;通过构建中间函数求取理论最优毁伤概率,再根据最优毁伤概率,将预定毁伤概率作为输入,迭代求解布设深弹数量。通过分析拦截策略确定深弹布设瞄准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基于预定毁伤概率快速得到最优射弹数和瞄准点,验证毁伤概率与预定毁伤概率的误差小于1%,实现了水下拦截线的精确布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分别仿真了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效果;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作战效果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使用能够提高整体作战效果,并减轻载机负荷。  相似文献   

16.
在制定作战环境想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弹道仿真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别确定了单发导弹和高炮对AH64武装直升机的毁伤概率。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对AH64武装直升机的最佳开火时机。  相似文献   

17.
文中建立了可编程电子引信时间弹对空中目标毁伤概率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计算出可编程电子引信时间弹对ARM导弹的毁伤概率,分析了影响毁伤概率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可编程电子时间引信弹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计算结果表明:正面攻击时的毁伤概率大于侧面攻击时的毁伤概率,而毁伤概率与航程存在一最优组合。因此,弹目相对速度比攻击方位对条件毁伤概率影响更大,当射程在1~2km时,可对ARM导弹达到0.4以上的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8.
子母弹对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毁伤计算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子母式战斗部攻击航母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毁伤效果的定量分析问题,运用M-C模拟方法,实现了多弹攻击下航母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毁伤效果的模拟计算与毁伤评估.通过对航母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进行易损性分析,建立了子母式战斗部攻击航母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毁伤效果的简化计算模型,包括:目标模型、子弹散布模型、舰载机作战保障系统毁伤效果的M-C模拟计算模型及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等4部分.仿真结果表明,子母式战斗部能够对航母舰载机保障系统造成一定毁伤.该文所提供的模型与方法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武装直升机对地面目标和空中目标攻击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武装直升机对空射击和对地作战的假设,并依此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仿真软件,对武装直升机空战和对地面目标攻击的毁伤概率进行了计算,认为武装直升机对付目标不同,对航炮的射速和射击精度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武装直升机作战的任务要求进行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反舰导弹作战使用过程中,采用毁伤概率和作战成本作为效能评估指标会带来信息损失,不能全面反映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问题,从舰艇反舰作战的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反舰作战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作战时间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效率"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为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