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相似文献   

2.
徐和平  曾春红 《景德镇陶瓷》2011,22(3):I0168-I0169
粉彩瓷器属于釉上彩瓷器中的一种,系康熙晚期在烧造五彩瓷器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工艺的影响,由景德镇制瓷工匠创烧的彩瓷新品种。粉彩这一名称源于在五彩色料中引入了一种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粉末,景德镇称之为"玻璃白"。这种玻璃白在彩绘中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是利用其乳  相似文献   

3.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而雍正、乾隆、嘉庆等各朝代中制瓷工艺上又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粉彩,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中国陶瓷较晚诞生的一个主要品种,也是模仿珐琅彩的一个品种。珐琅彩最初由于是外来材料,成本非常高昂,对工匠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所以不适合普及使用。景德镇的工匠就利用成本低的粉彩特性来追求珐琅彩的效果,并让它在民间普及起来。所谓粉,是指在原来五彩的颜料中加入一种叫玻璃白的物质,使彩能呈现过渡的颜色。民国之前,康熙晚期,清朝江山已成稳固气象,景德镇的窑工们创烧出了一代风华的粉彩,通  相似文献   

5.
粉彩,又称软彩,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是在古彩基础上吸取了铜胎珐琅彩的用色,增加了桃红,广翠与不透明的玻璃白等颜色,描绘物象不仅用线,而且运用彩,笃拍等手法,填色也从简单的平涂丰富到洗染,接色等技巧。因此粉彩装饰具有线条纤细柔顺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细腻生动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粉彩是景德镇陶瓷传统艺术之一,与青花,青花玲珑,颜色釉一起享有“四大名瓷”美誉。它受明朝珐琅彩的影响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康熙晚期采用了玻璃白一类的“粉”颜色装饰陶瓷,到雍正,乾隆时期,色彩和技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张瑜 《陶瓷研究》2010,(4):115-116
<正>一、粉彩的传统性粉彩的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低温烧成。粉彩瓷器充分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运用各种丰富的彩料,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瓷面光泽透亮,每一种颜色都有丰  相似文献   

8.
粉彩是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之一,与青花、颜色釉、雕塑瓷一起享有“四大名瓷”美誉。粉彩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矧需要洗开,使花瓣、人物、衣饰有浓淡明暗之感。  相似文献   

9.
正粉彩是属于从景德镇发源的四大名瓷之一的工艺陶瓷,是从康熙晚期开始烧制的釉上彩瓷器,由于使用了玻璃白所以还被叫做软彩瓷,这种通过在釉上彩绘然后经过600~900℃低温烘烤而成的彩绘方法,康熙之后在各朝各代都一直延续,而粉彩的本质也可以解释为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部分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绘技法。粉彩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很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康熙初年,从那时候起粉彩就作为陶瓷釉上彩一类的陶瓷艺术生根发芽了。  相似文献   

10.
张雷 《陶瓷研究》2006,21(4):41-41
清代景德镇彩瓷,最容易和五彩在外观上相混淆的是粉彩,因为它们看起来都十分华丽,如仔细比较就会发现,粉彩淡雅柔润,五彩更见鲜艳明丽。五彩著称于康熙年间,粉彩盛行于雍正年间,故有“康熙硬彩”和“雍正软彩”之分。  相似文献   

11.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8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粉彩是景德镇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与青花、青花玲珑、颜色釉一起享有“四大名瓷”美誉。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始创于康熙,盛极于雍正。康熙的粉彩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胭脂红,  相似文献   

13.
也说"粉彩"     
张树基 《景德镇陶瓷》2006,16(2):22-22,23
粉彩瓷,系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装饰,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吸收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品种。又称“软彩”。它始于清康熙时期,初创时的粉彩瓷比较粗糙。仅在红色的花朵上运用珐琅彩中的胭脂红,其它颜色大多沿用五彩的作法.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大清康熙年制”的粉彩花蝶盘,花朵用胭脂红。光泽较足。但淡绿及翠色仍用五彩平涂法,白花朵和技干有粉质感。  相似文献   

14.
釉上根雕名词是由陶瓷根雕名家徐雪勇先生在景德镇率先提出,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在当今瓷坛独树一帜!釉上根雕是属于釉上彩系列,由粉彩和洋彩相结合并在陶瓷上形成独特的树根浮雕肌理效果,这种效果是由作者手绘而非刀具雕刻,在绘制过程中,采用粉彩(玻璃白)堆砌,并采用作者独特的“乱砌技法”,该技法灵感来自刺绣的“乱针绣法”再加以后期渲染,其中最为关键点是要经过四次重复高温烧制,由于玻璃白的不稳定性和堆砌的超厚度以及大面积运用,使之成功风险极大,并且每幅作品画意都是由徐雪勇先生大量户外写生进行原创的艺术结晶!因此一幅好的釉上根雕作品尤其是大幅瓷画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有极高的收藏性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曲阳 《陶瓷研究》2005,20(4):6-8
佛印湖畔,莲花山下,座落着“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一间30平方米的厅堂里,琳琅满目尽是釉上彩瓷。其间或瓷瓶瓷碗。或瓷屏瓷尊;彩类或粉彩新彩,或古彩墨彩等等。  相似文献   

16.
涂静仪 《景德镇陶瓷》2011,(5):I0170-I0171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相似文献   

17.
一、粉彩的形成 粉彩又叫软彩,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粉彩装饰是沿用古彩画料,以珠明料作画底色原料,  相似文献   

18.
粉彩最早出现在江西省景德镇,景德镇的粉彩艺术瓷开创于清代康熙年间,发展壮大于雍正年间。清代康熙晚期景德镇陶瓷艺人在珐琅彩的基础之上,经过对珐琅彩的总结研发,吸其精华,进而景德镇陶瓷艺人创作出来属于我们景德镇本土的粉彩瓷,粉彩瓷还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可想粉彩在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四大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中属粉彩瓷制作工艺最为复杂,最难掌握。所以早期粉彩瓷制作较粗,早期粉彩瓷也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工艺的点染,其他工艺以及线条,水料装饰部分还是沿用古彩工艺。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粉彩绘制工艺到了雍正年间,不管是在器形、线条,水料装工艺手法,以及画面取材等等,雍正时期的粉彩艺术瓷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走向完善,期间的工艺还一直沿用至今。粉彩瓷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意义极其重要,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发展,将粉彩工艺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由于粉彩是在釉上五彩(古彩)基础上吸收了铜胎珐琅彩的用色.增加了桃红、广翠与不透明的玻璃白等颜色,改变了单线平涂色彩的工艺,并应用彩、笃、拍等手法,填色从平涂丰富到洗染、接色等技巧,所画的物象可以分出明暗、深浅、阴阳,使色彩产生丰富的层次,因此画面具有色泽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画细腻生动等特点。用粉彩装饰的仕女,形象更具美感,更加细腻动人。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在白瓷胎上着釉上低温彩饰绘画,一直是以传统的粉彩、墨彩、新彩、青花斗彩为主要形式.而在已经布置好了的部分或全部高温窑变釉彩瓷胎的空白、浅色部位再用釉上彩料绘画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彩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