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气资源丰富,终极储量巨大。已探明的世界天然气储量为1409419亿m^3,我国的天然气储量为16697亿m^3。在世界石油资源日趋势枯竭的情况下,以天然气替代石油是新的能源战略,随之,天然气汽车也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已具备了以气代油的基本条件,用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作车用燃料在技术上已成熟,是我国发展压缩天然气汽车最有条件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安全对策:立足国内资源,加快国内油气的勘探开发;拓宽进口油气的来源,分散进口风险,实施海外油气扩张战略;建立石油和天然气期货市场;建立和完善战略储备,减少突发事件对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影响;提高油气利用率,实行节能政策; 进一步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实施“以气代油”; 调整交通运输政策,发展天然气汽车;加强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国际合作; 以法治气,以法促气。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分析美欧等发达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的措施、方式、建立与实施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供需现状与前景,认为中国建立天然气战略储备应从长计议,在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市场趋于成熟、天然气基础设施及天然气储备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和建立,提出了推进了中国天然气储备体制机制建设和建立中国天然气战略储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日益显著;油战略储备不足;进口通道过于单一;用油效率有待提高等。为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应加大国内资源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使用多种能源,建立"四位一体"石油储备体系,有效开发替代能源,大力提倡节约用油,提高用油效率,实施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加强国际能源外交,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势必要加入国际石油竞争行列;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加大,国内石油储量不足,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等因素,都要求我国迅速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对此,应成立协调机构,开展法律、政策、投资、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在“十五”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的框架。同时,要重视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工作,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确保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天然气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积极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在立足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努力开拓海外油气资源和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建立海外油气供应体系,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分配,以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世界油气勘探现状与勘探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1993年1月1日,全世界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468亿t,石油资源探明程度达79.2%,累计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1950000亿m^3,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为59.5%,资源探讨程度可作为划分勘探阶段的指标。根据各国的储采比和石油资源探明程度,把世界主要产油国分为高储采比高探明率、低储采比高探明率、高储采比低探明率和中储采比中探明率四类。文中通分析美国、印度尼西亚和胶苏联历年资源探明情况,发现各国在四  相似文献   

8.
周宏春  张建平 《勘探家》2000,5(4):66-70
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势必要加入国际石油竞争行列;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加大,国内石油储量不足,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风险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等因素,都要求我国迅速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应成立协调机构,开展法律、政策、投资、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在“十五”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的框架。同时,要重视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工作,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纵观世界百年甚至千年历史,人们可以发现所爆发的绝大多数战争的起因是能源的争夺,近代更是石油资源的争夺。石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替代的、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各国一边拼命地在本国境内外寻找、占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一边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源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0.
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石油资源短缺日趋依赖进口的形势,以及如何发展利用天然气、煤炭、油页岩、油砂、生物质能等资源替代石油能源,结合我国替代石油资源的实际情况,建议应重点关注煤炭替代和补充石油能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意义,介绍了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现状,并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战略石油法制建设、储备模式、储备规模、储备品种和储备资金来源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明显加快。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和经济责任的实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秩序稳定,因此应得到政府、企业界和全社会的重视,也希望全国燃气行业共同关注。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在天然气生产和管道输送方面的业务发展,从公共安全、管道自身安全及正常的市场供应等方面,对我国油气管道安全问题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如下建议:①国家完善油气管道保护法规框架和执法体系;②公安部门和地方政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③管道运营公司强化内部安全保卫工作;④加强油气管道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安全管理;⑤保障资源供应和市场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and continual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gap between oil demand and supply keeps widening in China, therefore China will increasingly depend on imported oil. However, the world's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global world's oil prices remain high; and over 70 percent of China's imported oil has to be shipped through the Malacca Strait.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ensure China's oil security today, and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trategic option is to increase the discovery and production of domestic oil, raise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velop petroleum substitut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crucial both in new oil reserves discovery and produc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substitutes, establishment of a strategic oil reserve system and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China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n investment strategy, fiscal policies, financing instru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stering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s, so as to establish its ow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and be better able to ensure oil security.  相似文献   

14.
黄骅坳陷天然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开发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黄骅坳陷的天然气勘探始终是与石油勘探同时进行的。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程度较低,剩余资源潜力较大;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板桥、歧口凹陷大于3 500 m的深层。同时,本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分布范围也很广,煤成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为实现大港油田天然气生产的良性循环,应坚持科技创新和油气并举的原则,加快对黄骅坳陷天然气新领域的勘探步伐,加快气田(藏)的高效开发和老区的滚动挖潜。  相似文献   

15.
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基于对全球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大油气区的概念:大油气区处于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由一系列在成因、类型和分布方面相联系或相关的油气区、油气聚集带构成,其范围可以比盆地(或凹陷)大,也可以比盆地小,其有利构造背景、优质烃源岩、有利储集层、有效区域性盖层都基本相似,储量规模较大。统一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和相似的成藏条件是形成大油气区的基础,原型盆地或凹陷(群)类型是划分大油气区的基本依据。中国地跨环太平洋主动型大陆边缘巨型油气域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型巨型油气域,目前共发现4个大油区、7个大气区和1个大油气区。根据大油气区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在勘探研究战略上,应坚持“立足长远,着眼全局”的思想、“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评价”的原则、“面中找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不因一口井的失利而影响对大油气区勘探的整体推进。大油气区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和促进研究和勘探思路的转变,实现从源控大油气田勘探、复式油气聚集带勘探向大油气区勘探的发展,以大油气区发展带动大油气区建设;同时可为油气输送的管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图3表3参21  相似文献   

16.
�������������Ȼ����̽ǰ����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坳陷深层具有大型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勘探实践也证实了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和开发效益,是21世纪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加强、加快深层勘探是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面向新世纪的重要勘探战略。川西坳陷的深层勘探部署须遵循以大型正向构造带组为主,兼顾凹陷和斜坡;以构造圈闭为主,兼顾非构造圈闭;以须家河为主,兼顾海相领域的基本思路,通过实施资源进攻型战略,加大勘探投入,加快勘探节奏,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及应对措施,可望在不久实现勘探目标:获得油气地质储量1000×108m3,其中探明储量500×108m3;发现2个大、中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钻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钻井技术从上世纪至今已经历了经验钻井、科学化钻井、自动化智能钻井3个阶段。21世纪钻井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向钻井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系统方向发展。文章综述了钻井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它对于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作用:钻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益,改善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效果。同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由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的要求,对钻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钻井技术有新的较大的发展,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并展望了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油气勘探开发的未来,指出钻井技术必将进一步在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开发边际油气田、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油气工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油气资源潜力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通过多种方法,对中国的油气资源潜力、中长期的石油需求和目前油气勘探阶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中国的油气资源探明程度很低,石油勘探尚处在发现高峰期,天然气勘探处在发现早期;仅用某个时间段的单因素趋势诸如消费指数、GDP增长关联系数等进行油气的需求预测,将得出误差较大的预测结果。预计到2020年,国内可以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0×108~200×108t,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1012~10×1012m3;中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会控制在40%以内。中国的石油可采资源量不小于260×108t。中国目前油气资源需求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一是资源潜力还很大,二是资源的发现速度仍然比较慢。加快油气的发现速度、降低能耗、调整能源结构是当务之急。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出台一系列激励油气发现和调整能源消费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石油公司则应继续加大新区油气勘探的投入,提高油气资源的探明速度和油气资源的转化程度,提高国内油气产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减缓石油进口比例过高带来的压力,维护国家的石油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陆上油气勘探的日趋成熟,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已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利用的热点。通过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IHS公司等石油机构的数据库资料分析,认为目前世界海洋油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 215亿桶(约1 802.53×108t)油当量,占全球含油气盆地总储量的35.8%;主要分布在全球近海的12个区域。海洋待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通过对全球海洋重点盆地待发现油气规模与勘探状况分析,认为具有一类勘探潜力级别和二类勘探潜力级别的盆地或区带共16个;处于中等勘探程度的10个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占全球海域油气资源总量的42%,展现出很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从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营向勘探开发分离经营的逐步转变,油气储量资产将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进行效果,这就必须要求确定储量的市场价值。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表明,在油气储量资产化的研究中,有多种计算确定油气储量资产价值的定量方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采用净现值法,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储量价值只能作为确定储量市场交易价格的参考,在公开的市场交易中,储量价格的最终确定还依赖于参加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量及讨价还价的策略,因此,文章提出采用博弈论方法来研究油气储量资产市场定价问题,首先我们建立了油气储量资产市场定价的博弈模型;然后采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油气储量市场定价博弈均衡的条件;最后分有限次博弈和无限次博弈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即有限次博弈使得某一方获得全部盈余,而无限次博弈使得有耐心和先出价的一方得到更多盈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