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Laspeyres指数法对银川市2005-2010年间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与城市碳排放间的关系进行了分解研究,结论表明,银川市6a间CO2排放量增加了112.42%,一次能源消费、煤炭生产、水泥生产是导致银川市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是导致CO2排放量剧增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一次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较小,是银川市CO2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问题.分别建立能源与产业、碳排放关联模型,探讨了银川市产业结构发展中能源消费变化,表明:银川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城市一次能源消费空间的基本格局;缓慢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难以有效控制银川市碳排放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北京市区域用能情况,利用面板模型在行业层面对房山区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行业能耗强度呈正相关,即电力消费比重的提升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能耗强度;而产业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北京市能耗强度,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VEC计量经济模型发现4个变量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炭消费的提升、科研经费的投入、第三产业占比的增加对能耗强度的降低存在负面影响,最后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湖南省1999—2008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在对湖南省经济总量、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构成以及单位GDP能耗等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湘东地区4个村镇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将能源换算成等效电的统计方法,分析了4个村镇年均用能及能耗情况.调查及分析显示:当前村镇使用的能源种类主要为液化气、薪柴、电、木炭和蜂窝煤,不同的村镇,其能耗所占比例不一样,主要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相关;村镇能耗结构与住宅类型存在相关性,土坯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薪柴,占能耗总量的72.3%,砖混住宅的主要能耗为蜂窝煤和液化气,分别占能耗总量的57.0%和20.7%,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主要能耗为液化气和蜂窝煤,分别占能耗总量的48.3%和31.5%;村镇住宅能源结构由低品位能源向高品位能源转变.当前农村用能结构不合理,建议制定可行的农村建筑节能战略,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农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深入分析我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对降低能源消费,制定节能降耗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地区能源消费现状和地区差异特征,其次探讨了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水平由西向东呈现递增的阶梯现象;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消费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推动作用最大;产业结构对各地区能源消费的作用不同:产业结构优化对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的降低作用明显,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消费的降低作用有限。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建筑节能是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节约,即绿色建筑;狭义的建筑节能是考虑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即节能建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由输入型节能为主向输入型与输出型节能双重方向发展。一、充分认识建筑节能的发展潜力1.我国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建筑业占全国总能耗的23%以上,到2010年,增加三分之一。从  相似文献   

8.
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系统,分析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动态调整关系。主要结论: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作用大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作用;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能源消费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又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将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对节约能源起了很好的作用,增强了大家的节能意识。但是,实践证明,只控制单位GDP能耗,而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难以约束地方的超高速追求和重化工业的扩张冲动,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敞开口消耗能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具有中国能源价格特征的一般均衡(CGE)模型。首先将工业行业依据能源消耗密度分类为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两大类;然后模拟设计了在两种不同技术水平条件下的两种能源价格市场化方案;最后测算4种情境下能源价格波动可能对中国高、低能耗工业行业出口的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中国能源价格波动对高能耗工业行业出口的影响幅度大于对低能耗工业行业的影响;高技术进步水平下,中国能源价格市场化对高、低能耗工业行业出口的影响比现有技术水平下的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27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对制造业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中国制造业能耗变动机制的不同将制造业分成高中低3个能耗强度组。进而发现技术水平、电力消费比例的提高对各能耗强度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增加外商投资能促进中低能耗强度组的能耗强度下降;低能耗行业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制造业能耗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逐渐认识到依靠大量能源消费的生产方式、不惜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无节制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市作为工业、建筑、交通的载体,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主要源头,需要改变传统城市发展的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发展低碳城市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的经济发展动力.首先采用IPCC能源转换模型对南京市碳排量进行测算,选取南京的人口数量、GDP、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ESD)、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系数(ESCD)和能源强度作为对比数列,以南京CO2排放总量作为参考数列,运用灰色系统关联模型进行关联度计算并排序.结果显示,南京市碳排放量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ESD、人口数量、城市化率、ECSD、能源强度、人均GDP、GDP,这与南京工业生产因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对城市碳排放量贡献占总排量一半以上的分析结果相吻合.最后详细分析各指标对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市经济发展、能源节约与产业调整问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选取1978--2009年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能源消耗总量与产业发展水平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能源消耗量与GDP和三次产业产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和一定方向的因果关系,据此,可以从降低能源消耗角度,为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工业能源经济效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了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的整体特征及相互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工业经济能源消费向高能效地区集中,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与其人均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于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福建等处在"效率前沿面"的省市,大多数中西部省市和自治区的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节能提效空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各类能源的有效开采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突破了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逐步向能源消费多元化模式转换。目前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分析煤炭消费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协整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近年来产业发展对煤炭消费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不同出口贸易行业能源需求结构的分析,指出我国强能耗行业的出口贸易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其能源消耗总量仍高于低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而长期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能源造成的资源流失,将会使能源约束成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制约因素。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高耗能出口贸易行业挤占了其他出口贸易行业的资金,以及高能耗出口贸易经营趋于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能源效率降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新规划热供给区域的热电联供系统导入效果的评价方法.根据东京的能源消费强度来推测新规划热供给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利用不同建筑用途的建筑面积和能源消费强度,计算新规划热供给区域的能源需要量.设定了单体空调系统、锅炉系统、电主热从及热主电从的热电联供系统等4种能源供给系统,通过计算各系统的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初期投资、运行费用和单纯回收年数来评价经济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等5个中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值为基础数据,运用脱钩模型计算,从节能、减排等比较分析这5个省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联动情况。研究发现:在节能方面,辽宁、湖北比其他3省好,多数阶段处于弱脱钩、强脱钩状态;在减排方面,5省基本都较差,处于扩张连续状态。各省碳排放量大小与各省自身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能源生产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排放量,产业结构与优势产业类型对地区碳排放量有较大影响,运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能够明显的减轻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空间计量方法对西南5省(市、区)2000—2012年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南5省(市、区)2000—2012年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多数省区碳排放强度空间属于LH型,表明多数省份碳排放强度较弱,但碳排放强度较强的部分省份依然存在。碳排放强度较强多数是因为能源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分别从这3个方面对减弱该地区碳排放强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