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运移输导体系是远源油气藏的核心内容,是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的关键纽带。以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远源油气藏为例,在明确油气时空分布基础上,研究多种输导要素类型及其组合特征,针对不同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开展2D成藏模拟实验,探讨油气长距离运移输导机理,为区内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库车前陆盆地南部斜坡带中—新生界发育断层、不整合与砂岩层等3类油气输导介质,3类输导介质组合形成了2类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不整合垂向油气输导体系和远源斜坡区不整合—中浅层正断层—砂体横向油气输导体系。近源坳陷区油源断层是关键的垂向油气运移通道,远源斜坡区白垩系/前白垩系、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和广泛分布的白垩系—古近系砂岩层为侧向油气运移通道。模拟实验表明油气实现长距离运移、聚集和成藏取决于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不整合面结构等3个因素:进入输导层的原油量决定了油气运移动力—浮力的大小;圈闭与调节正断层距离决定了油气的优先充注序列,砂体上倾方向的岩性尖灭带或低幅度构造最具成藏优势;具备高孔渗砂岩的不整合结构体具有物性和动力的双重优势,是油气横向运移核心路径。白垩系/前白垩系不整合面分布的非均质性是造成白垩系油气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古近系/白垩系不整合面的广泛分布是区内古近系油气成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冀中坳陷潜山具有多期构造运动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油气输导体系一直是该类油气藏研究的难点,成为制约潜山勘探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格架、沉积充填和油藏特征等,认为冀中坳陷潜山主要发育断层、不整合以及碳酸盐岩储集层等3种油气输导类型,其中断层和不整合共同构成了潜山油气藏的主要输导体系,并与碳酸盐岩储集层一起控制了潜山的油气运移与成藏。依据断层和不整合对油气输导作用的大小,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组合划分为断层主导型、不整合主导型及断层-不整合复合型这3种类型,结合潜山区带分布及构造特征的差异性,建立了断阶带、斜坡带和中央隆起带3种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其中断阶带和斜坡带将是今后潜山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3.
李秀鹏  于洁  许晶 《断块油气田》2012,19(5):559-563
主要由断裂、不整合和连通砂体等3种类型组成的输导体系,在乌夏断裂带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乌夏断裂带深部断裂系统活动期和油气运聚期相匹配,深部断裂系统是油气从烃源岩向上发生大规模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乌夏断裂带不整合结构中的底砾岩和半风化岩石孔渗性较好,是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和油气聚集场所。乌夏断裂带连通砂体有良好的孔渗性能,是油气横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乌夏断裂带油气经过"断裂-不整合-砂体"复合输导体系的运移,形成多种与输导体系有关的油气藏,并发育了4种成藏模式:近源侧向砂体-不整合输导早期成藏模式、近源垂向断层输导多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Z"字型输导多期成藏模式和远源混向阶梯状输导晚期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正向构造带勘探难度的增加,洼槽区逐渐成为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而成藏机理的特殊性制约了洼槽区勘探的深入。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洼槽生烃能力、油气成藏时期、成藏动阻力条件以及输导体系等分析,探讨了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模式。研究表明,饶阳凹陷富油洼槽区有效生烃范围大,热演化程度较高,存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期2期主要生烃及成藏过程;东营组沉积末期油气充注范围较小,储层物性好,成藏阻力小;而明化镇组沉积充注时期,储层物性差,成藏阻力大,但剩余压力大,油气成藏动力强。洼槽中心区的油气多沿源岩层系中的砂体、裂缝和小断层等进行短距离运移聚集形成岩性为主的油气藏;洼槽边缘区往往发育深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层,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油气沿断层运移聚集形成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富油洼槽区存在"源内-两期成藏-隐蔽输导-短距离运移"与"源外-单期成藏-断裂输导-垂向运移"2种油气成藏模式,成藏动、阻力条件控制着洼槽区有效烃源岩层系内油气成藏的物性下限,而断层为主体的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有效性控制着洼槽区源外油气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5.
受构造和沉积作用控制,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带发育了断层、砂体和不整合等多种类型输导层,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以断层为主要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在断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形成于距烃源层较近或相邻的层位;不整合作为运移通道往往可使油气长距离运移形成各种地层油气藏。埕北断阶带的油气藏多为油气经过两种或多种输导层阶梯式运移而形成的,多个不整合、油源断层以及各层系砂体的空间配置控制了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砂体、断层和不整合组成的输导体系的末端和边缘往往是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层压力、流体势,结合原油密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中浅层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不整合3类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断层–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形成了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其次,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断层–砂体–不整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型决定郑家–王庄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胜坨、单家寺地区油气具有"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特征、规模增储勘探方向不明确等问题,运用构造特征和演化史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潜山油气藏解剖,按潜山与成熟烃源岩接触关系,将西部凹陷潜山划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3种类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潜山的油气输导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凹陷源内型潜山具有裂缝型储层-断裂-不整合复式油气输导条件,输导体系最为有利,发育风化壳和内幕油气藏;源边型潜山单边以断面或不整合为主要输导通道,潜山含油气性及幅度受控于供油窗口的大小及潜山储层的发育程度;源外型潜山以通源断层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不整合为横向运移通道,主要发育风化壳型潜山油藏。研究成果对西部凹陷潜山下一步勘探方向和有利目标的优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油气运聚特征,对由高渗砂体的输导层、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组合而成的输导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罗家地区广泛发育断裂、高渗砂体、不整合面和裂缝多种类型输导体系,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以断层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在断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是由于砂体上倾方向为断层所切割封堵而形成;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往往可使油气长距离运移形成各种地层油气藏;同时裂缝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场所.罗家地区的油气藏都是油气经过两种或多种输导层阶梯式运移而形成的,多个不整合面、油源断层、各层系储集砂体以及裂缝的空间配置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方式很复杂.在断阶带上发育一系列沿边坡向洼陷中心延伸的断鼻构造、断层、不整合面及裂缝的罗家地区往往是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相似文献   

9.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主要由断层、不整合构造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构成.依据油气来源、供油方向及输导类型,可以将冀中坳陷潜山供烃方式分为源内供烃和源外供烃2大类,10种不同类型供烃方式.研究表明,断层和不整合面是该区潜山油气藏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大多数潜山油气藏主要通过不整合和断层在差异压实作用下获得油气.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特征,建立了马海―南八仙构造带输导体系类型,并系统总结其成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马海―南八仙地区主要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及不整合3种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断层单一型、断层―砂体复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复合型输导体系,这些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成藏类型、成藏期次、油气运移距离和油气空间分布规律、生储盖组合形式,并决定了马海―南八仙构造带具有"油气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油气运移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油气成藏动力学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质单元内,在相应的烃源体和流体输导体系格架下,通过对温度、压力(势)、应力等各种物理、化学场的综合定量研究,在古构造发育的背景上历史地再现油气生,排、运、聚直至成藏全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的含油气系统,也可以是多个相关含油气系统的组合,甚至可以是与某一油气藏形成有关的某些地质单元。三维烃源体与油气输导体系的建立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温度、压力(势)、应力等物理、化学场是流体运移的动力。在不同物理、化学场和不同流体输导条件下,烃类运移运动学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的核心。有了各种边界条件下烃类运移运动学模型,就可以在三维流体输导体系构造发育历史模拟的基础上实现烃类生、排、运、聚历史的模拟,从而揭示各种成藏规律,将石油地质研究提高到追踪油气运移路径、估算运聚量的新高度,为油气勘探提供全新的概念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及工作手段。文内提出了宏观油气运移的概念模型,并由此导出了重要的油气运移概念。  相似文献   

12.
常压箕状断陷油气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新生代箕状断陷,油气藏以常压为主,具有多期演化的特点,存在古近纪三垛期早期成藏和新近纪盐城期晚期成藏2个阶段,发育网状、层状和断裂带3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具有侧向、垂向、网状3种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K2t—E1f油气以侧向运聚为主;深凹带E2d—E2s油气为网状运聚;断裂带油气主要为垂向运聚,包括浅(Ny)、中(K2t—E1f)、深(Pz)3套含油气层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改造型盆地,垂向上由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叠加构成叠合盆地,并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受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影响和成盆构造应力场控制,在盆地充填中配置不同的沉积体系,组合成不同的沉积层序。因此,构造和沉积作用是控制该类盆地多期次成烃成藏的主要因素。此类盆地的发育过程至少具备两期成烃成藏条件,而沉积层序本身具备生储盖组合条件。在前陆型改造盆地油气勘探中除注意成烃条件以外,还要通过恢复盆地原型及其叠合方式、恢复盆地沉积充填的沉积体系配置等,加强成藏及后期保存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中下扬子地区、滇黔桂地区等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成藏系统特征研究出发,总结出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诸要素与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这些盆地具有以下特征:a)原型盆地的构造沉降作用控制主力烃源岩的类型与分布;b)受原型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控制形成3类有效生储盖组合;c)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残留盆地晚期生烃中心;d)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形成的继承性大型古隆起是主要油气运移指向区;e)古生界生烃区的生烃高峰期与圈闭形成期必须形成有机的配置;f)后期构造改造适中,既要有适当挤压隆升,形成必要的储集空间、圈闭和运移动力,使油气富集,又要不破坏油气藏;g)在经历后期构造改造后,盆地的晚期生烃及晚期油气运移受改造后的构造格局控制。   相似文献   

15.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成藏是包括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在内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与生烃中心、古今构造、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带、储层岩性等要素的演化均有关系。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学科。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有强大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支持,模型研究与模拟研究结果的迭代反馈降低了地质解释中的多解性,是新一代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该文介绍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的产生与技术背景、原理模拟系统。最后对成藏动力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讨论了东营凹陷西南部博兴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受特殊地质背景的影响,该区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储集体十分发育,但油源条件相对不足。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地层及复合油气藏发育为特色,油气藏的类型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有一定的展布规律。油气主要富集于受断裂和古隆起控制的正向构造带中,油气富集层位具有东北部深且相对富油、西南部浅且相对富气的特点,油气富集层系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构造背景及油气源条件对油气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发现的生物气藏分布于第四系—白垩系,埋深小于2000m,生物气藏类型比较简单。生物气生成和聚集在未成熟源岩发育段,储层物性好。生物气成藏类型可划分为3种:低温—同生成岩—浅埋型,中温—早成岩A期—中深埋型,高温—早成岩B期—深埋型。  相似文献   

18.
中央凸起是西部凹陷、东部凹陷和大民屯凹陷油气运移的指向,油气聚集主要受运移和盖层条件的控制;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存在着上倾尖灭、地层超覆及断层遮挡岩性油气藏三种典型的油气藏成藏模式。南部倾没端、东侧斜坡带及与凸起接触的断裂下盘三个区块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9.
流体包裹体分析在石油地质学中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利用成岩矿物包裹体资料进行油气运移路径、注入时间和方向的推测、计算与判断。兴隆台潜山油藏烃类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整体上呈单峰正态或不对称单峰分布,其主要形成温度为80~100℃,反映各样品具有相近的烃类包裹体形成过程。部分井的双峰温度特征暗示存在2次烃类注入期。储层烃类充注时间距今3~35Ma,可分为2个主要的充注期:距今27~35Ma和3~24Ma,以前者注入作用更强烈。潜山内部油气是由东向西注入的。成藏分为3个阶段:a)沙三段沉积晚期,形成的少量油气进入已逐步发育并定型的圈闭中,沙三末期的短暂抬升导致已聚集成藏的油气遭受一定的氧化形成黑色沥青;b)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为潜山主要油气聚集期;c)晚第三纪以来的生烃强度较弱。潜山上覆沙四段及沙三段泥岩为良好的封盖层,使油藏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0.
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自20世纪50~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以来,经历了奠基建立、壮大发展、提高创新3个发展历程。近年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是:油、气、岩轻烃测试技术方法;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运移、封盖条件测试技术方法;有机岩石学测试技术方法;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方法与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等。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和发展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和多机联机分析技术;研究和建立油气水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和聚集评价技术;建立我国南方碳酸盐岩评价实验分析技术及标准;进一步加强完善天然气资源评价及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