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学燕  徐春华  苏万鑫 《建筑技术》2006,37(10):775-776
在多年冻土区层数较低的房屋可采用通风管基础形式,保证建筑物下冻土地基的稳定。多年冻土上部活动层每年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冻结、融化,引发冻胀、融沉危害。由于地基土本身热物理性质的不均匀性,以及地基土在几何空间上温度的不均匀性,使得建筑物在地基土融化时常常产生不均匀沉降及裂缝,由此造成多年冻土区建筑物的一系列特殊的工程地质灾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此问题,多年冻土区建筑物可采用通风管基础形式,保证建筑物下冻土地基的热稳定性。本文针对通风管基础中保温层的保温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说明在冻土区建筑物中采用通风管基础这种通风散热措施与保温层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保温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软土地基深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软土地基深基础施工结构的设计及布置形式,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施工结构对土体环境及机械施工条件的影响,为其他软土地基深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年冻土区斜坡地带锥柱基础初始回冻过程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西藏±400 kV直流联网工程沿线穿越多年冻土区565 km,其塔基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大量的冻土工程地质问题。锥柱型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强并可消减切向冻胀力的特点,因而成为该条线路多年冻土区杆塔基础的主要形式。本文以青藏±400 kV直流联网工程为背景,对多年冻土地区斜坡地带锥柱型基础在回冻过程中的稳定性开展研究。主要通过相似比为1∶10的室内模型试验,监测地基土回冻过程中基础所受的冻胀应力,以及基础位移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和研究现状对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提出建议。试验结果显示:在冻结过程中随着地基土温度的降低冻胀力逐渐增大,基础顶部的水平冻胀力最大达到130 kPa,基础底部的法向冻胀力最大可达80 kPa。冻结过程中基础有冻拔现象,最大为5.5 mm。试验中基础顶部的水平位移最大达到3.8 mm。  相似文献   

4.
在施工过程中,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软弱地基施工往往需要经过人工处理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本文作者介绍了软弱地基的工程特征及主要处理方法,换填法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
张锐 《山西建筑》2010,36(16):68-69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人工挖孔桩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的施工方法,提供了人工挖孔过程中处理孤石、石笋、石芽、溶洞、桩端空洞等问题的关键施工措施,达到了理想的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工程基础施工中运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较为普遍,其大承载力优势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确实是一种在软弱地基上经济适用的基础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就地下水、流砂、淤泥层等不同情况及处理办法发表浅见,以和同行切磋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一些防止基础抗拔破坏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富水性地基土中暗挖法施工地铁工程,采用人工冻结地层开挖及结构施工,阐述了冻结法加固地基土机理及施工工艺,通过测温和沉降监测,分析冻结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土层温度、荷载与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结合设计工作中的沉井工程实例,阐述了在软土地基条件下沉井基础的设计及施工要点,探讨了其在软土地区中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热棒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祥 《山西建筑》2005,31(8):195-196
结合热棒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中的应用,介绍了热棒的工作原理、作用,分析了热棒在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实践证明,应用热棒解决了基础冻胀、融沉等热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保障了多年冻土地区地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冻融作用下基桩竖向振动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三维轴对称条件下饱和双层土中基桩竖向振动,通过建立饱和双层土中桩竖向振动问题的简化层间连续模型,求得了桩顶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及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基桩竖向振动的复动刚度的影响。提出在多年冻土地区或季节性冻土地区进行动力基础设计时,应以最不利情况为设计对象。对多年冻土,应以上部出现的最大融深来考虑,对季节性冻土,则应以未冻土来考虑。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动力基础施工中,应尽量保持地基的冻结状态,并指出冻融作用会对基桩的检测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给基础施工以及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不良地质来说,必须做好地基处理,保证建筑物后续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分析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并对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面临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提升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措施,望采纳。  相似文献   

13.
某高层住宅在基础施工阶段,地基持力层在设计标高处遇到大面积地基土软弱薄层,阐述了关于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在地基处理方面的应用,同时分析比比较了换填垫层法、CFG桩的优缺点及在该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地基施工过程中,采用井点群井降水与明沟排水结合的方法可满足施工降水要求,避免降水井进入基底以下的钻井,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切割机配合人工清槽的方式,减少了人工投入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荷载试验验证了中风化泥质砂岩层承载力满足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承载力要求,可采用箱形基础加天然地基持力层的结构形式,不仅避免了桩基或其他基础形式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风险,而且降低了基础施工造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邬关琴 《山西建筑》2011,37(32):55-5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针对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进行了探讨,分别阐述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指出人工挖孔桩施工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为今后同类地基处理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对于混凝土结构,最关键也是起核心作用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其在施工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及预防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合哈尔滨某一工程基础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冬季施工,讨论了地基夯扩桩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冬季施工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路桥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作为路桥工程的基础部分,软土地基在整个工程中起到承重的作用,因此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也给市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对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揭示了现阶段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不仅能使软土地基承载力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使基础工程中的造价降低,尽可能地将生产效益最大化。依据具体工程实践,深入分析了CFG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核心步骤,并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不仅涉及到拟建(构)筑物的地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而且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基槽、桩基及基础验收的准确性判定有影响。以厦门某武警大楼工程为例,就勘察过程及基槽、基础验收工作出现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结合场地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