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合金浴中Si含量对低Al含量的热浸镀Zn-Al层组织的影响,将Q235钢浸入不同Si含量的Zn-15%Al合金浴中浸镀不同时间,制备了热浸镀Zn-15%Al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观察镀层形貌结构、分析镀层成分,研究了Si含量对镀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Zn-15%Al合金镀层分为Fe-Al界面反应所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和由富Al枝晶和枝晶富Zn相组成的自由层;少量的Si就能强烈地抑制Fe-Al反应,使化合物层减薄,并使自由层晶粒细化;随Si含量的增加,化合物层由Fe2Al5相和FeAl3相向Fe-Al-Si三元化合物4相转变;化合物层厚度随Si含量的增加总体呈减薄趋势,但略有波动;合金浴中含Si时,化合物层主要受扩散控制,其厚度呈抛物线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
硫化氢盐水中55%Al-Zn镀层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55%Al-Zn镀层钢板,镀层中间相的化学成分为52.02%Al、3.89%Zn、2.42%Si、41.66%Fe,熔炼了中间相合金,测试了中间相合金在不同浓度硫化氢盐水中的腐蚀速率,探讨了其腐蚀行为。测试了中间相合金在硫化氢盐水中的自然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结果表明,中间相合金在该介质中的耐腐蚀性是55%Al-Zn合金层的2-13倍,比基体钢高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周上祺  陈青  任勤 《材料保护》2001,34(2):10-12
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提出了镀层结构模型,分析了镀层生成的结晶机理,比较了低磷与高磷Ni-P合金的晶体结构区别;前者为致密的镍基相中弥散分布粒状Ni3P相的晶体结构,后者为几何形状不规则的非晶态结构。对非晶态组织在300℃和400℃进行热处理,合金镀层发生晶化转变,且生成的Ni3P微晶显示出调幅结构。  相似文献   

4.
硅含量对热浸镀Zn-40%Al合金层凝固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锋  苏旭平  涂浩  高翠平  王建华 《材料保护》2012,45(5):9-11,31,85
为了改善Zn-40%Al合金热浸镀层的性能,在Zn-40%Al合金中加入了Si,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对Zn-40%Al合金镀层凝固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含量在0.5%~1.5%时,随着硅的增加,镀层凝固组织中的铝硅共晶组织不断增多,富铝相晶粒不断被细化,富铝枝晶相排列越来越规则,镀层的耐蚀性不断增强;当硅达到2.0%时,镀层会出现漏镀缺陷;硅的加入能在镀层表面形成具有优良腐蚀性的Al3.21Si0.47,有利于镀层耐蚀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孙晓东  赵芳霞  张振忠 《材料保护》2012,45(7):34-37,75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沉积Ni-W-P合金层的耐蚀性,将其在不同的温度下热处理1h,利用XRD谱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层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Tafel曲线、EIS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其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W-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逐渐转变为晶态结构,400℃时晶化析出了Ni及Ni3P相,其晶粒尺寸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镀层的耐蚀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降低,400℃时镀层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Zn-Ni合金纳米多层膜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Zn-Ni合金纳米多层膜的耐蚀性能,制备了纯锌、锌镍合金及镍含量不同的锌镍合金纳米多层膜3种镀层.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法对锌镍合金多层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采用EDAX、锌镍合金相图、扫描电镜,对多层膜的成分、相结构和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多层膜是由含镍量为14%左右的低镍层和含镍量为77%左右的高镍层叠加而成,其低镍层的相结构主要为γ相,高镍层的相结构为γ+α2种相组织的混合相;多层膜表面较为致密,无明显的缺陷组织,其调制波长为366 nm左右,其耐蚀性能优于纯锌镀层和锌镍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7.
热镀锌和锌铝合金镀层的微观组织及盐雾腐蚀行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间歇式中性盐雾加速试验方法研究了Q235钢热镀锌及55Al-Zn合金镀层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镀层的微观组织和腐蚀产物的成分。镀层的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热镀锌层由表及里是η相(纯锌),ζ相(FeZn13),δ1相(FeZn7)和α固溶体组成;热镀锌铝合金镀层由两层组成,外层由富锌和富铝两相固溶体组成,内层由单一的η相(Fe2Al5)组成。盐雾试验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热镀锌铝合金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热镀锌层。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非晶Ni-P电镀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Ni-P合金电镀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显微硬度仪等,研究了P含量12.3%(质量分数)的Ni-P合金电镀层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镍磷镀层呈非晶态结构,270℃恒温10 min镀层开始晶化,析出亚稳相Ni12P5和Ni5P2,360℃亚稳相向Ni3P和Ni稳定相转变,且晶粒长大,420℃时只有Ni3P和Ni相;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大于非晶态镀层,300℃部分晶化析出的纳米晶弥散分布于非晶相中,镀层的硬度达到极大值,Ni3P硬质相的析出大大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张远明 《材料保护》2004,37(1):4-5,8
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是功能镀层能否实际使用的首要指标,由于Ni-Fe-W-P合金镀层是一种新型的代铬镀层,故以铬镀层的结合强度为对比,通过静态和动态加载来研究Ni-Fe-W-P合金镀层的结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Ni-Fe-W-P合金刷镀层在冲击、疲劳或几种复合载荷下都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该刷镀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的主要机理是:镀层与基体存在扩散层并形成韧性合金,过渡层缩小了工作镀层与过渡层、过渡层与基体的晶格错配度,同时机械铆接效应也起一定的作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可获得高结合强度的合金镀层.试验还表明,Ni-Fe-W-P合金镀层的结合强度优于铬镀层,因此,该镀层用作代铬镀层可以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镀钽TiN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的XP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艳  蔡伟  李洪涛  郑玉峰  赵连城 《功能材料》2004,35(5):558-559,562
采用多弧离子镀的方法在Ti 50.6%(原子分数)N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沉积了钽镀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剖面分析发现TiNi合金表面钽镀层厚度均匀,并且在镀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一薄层过渡层。将镀钽TiNi合金曝露于空气中后,通过XPS的全谱和高分辨谱图对其表面的成分和价态分析发现,镀钽层表面由于钽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了一层很薄的钽的氧化膜,最表面为高价钽的氧化物(Ta2O5),次表面为低价钽氧化物的混合物TaO2、TaO和TaOx(x<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