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研究已得出重力热管的数量、插入深度和角度、充液率、工质液等会影响煤堆内部温度场的分布,但对重力热管在煤堆中的最佳布置方式的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重力热管传热理论模型,将热源等效为球体,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重力热管布置方式对煤堆高温点的影响,并得出重力热管的最佳布置方式。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重力热管插入深度对煤堆内部高温热源点温度的影响大于重力热管插入倾角的影响;在相同角度下,重力热管布置深度越大越好,即距离热源越近越好;在相同深度下,重力热管布置角度为60,90,45,30°时,降温幅度依次递减;当重力热管插入深度为60cm、插入倾角为60°时,最高降温幅度达到61.2℃,煤堆降温效果最好。基于储煤堆移热实验台的实验结果表明:重力热管最佳布置方式与仿真结果一致,降温速率整体趋势与模拟结果相似;随着倾角增加,热管降温速率先减小后增加,热管插入倾角为60°时,降温速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蒸汽机车,在我国仍大量的应用。停车时,必须将锅炉内的水温降低到30℃以下时,才的把它放掉。降温的速度下的太快,不然引起锅炉过快收缩,影响寿命。但降温也不能太慢,以提高效率。常用办法是先将锅炉内水自循环10分钟,使它均匀。然后按图1那样,加入适当冷水,要求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规定值。(常用为30℃)当水温下降到60℃时,再自循环10分钟,再第二次加水冷却,当出水温度到达30℃时,第三次自循环10分钟,结束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物发酵过程是复杂的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流量,pH等多个参数,由于温度对象是具有大时滞,时变不确定的特性,简单的单回路控制经常导致温度大幅震荡,不仅浪费能源,更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发酵罐的温度为研究对象,以冷热水作用的时间占空比来控制发酵罐的温度。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地控制发酵罐的温度误差在±0.3℃范围内,还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4.
生物发酵过程是复杂的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流量、pH等多个参数,由于温度对象具有大时滞、时变不确定的特性,简单的单回路控制经常导致温度大幅震荡,不仅浪费能源,更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发酵罐的温度为研究对象,以冷热水作用的时间占空比来控制发酵罐的温度。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控制发酵罐的温度误差在±0.3℃范围内,还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降温措施对连栋玻璃温室内温度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温室密闭的前提下,采用湿帘风机、外遮阳 顶开窗、外遮阳 顶喷淋、外遮阳 湿帘风机降温时,分别比室外温度低2.5℃、0.7℃、2℃、6℃;与未采取任何降温措施前的温室内温度相比,湿帘风机降幅为16℃,外遮阳 顶喷淋为15.8℃,外遮阳 湿帘风机为15℃,顶开窗为15℃,外遮阳 顶开窗为12.5℃,顶喷淋为2℃。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水提取甜叶菊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甜叶菊苷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甜叶菊苷提取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水提取甜叶菊工艺最佳条件为:选取料液比为1:26,提取温度为72℃,提取时间为118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1.02%。  相似文献   

7.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了稻螟蛉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表明:在14,19,24,28,32℃恒温处理下,全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56.750,41.179,32.696,22.986,16.334d。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39℃。有效积温为395.31d℃;测定了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其越冬蛹的过冷却点为-27.65℃、结冰点为-22.56℃,证实了稻螟蛉可以蛹态在沈阳地区越冬。  相似文献   

8.
采用MEMS工艺在硅衬底上制备了铂电阻薄膜温度传感器,在500℃、600℃、700℃和800℃四个温度点下对铂电阻样品进行了热处理,对样品在退火前后的电阻值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对800℃的退火样品的阻温特性进行了多次测量,其在零摄氏度的电阻温度系数可达3150×10-6/K。另外还对退火后的铂电阻样品阻温特性进行了多次升温降温测试,其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基本重合,表明退火处理可以明显的改善铂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废次烟叶中茄尼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废次烟叶为原料对茄尼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茄尼醇的得率为考察目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五因素、五水平2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原料粒度,粒液比,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五因素对茄尼醇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料液比对茄尼醇得率有极显著影响,原料粒度和提取时间对茄尼醇得率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茄尼醇得率无显著影响。得到茄尼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原料粒度60目,料液比1:20,pH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 h,茄尼醇提取率和含量分别达3.69%和26.5%。该工艺提取茄尼醇效果好,提取率和含量均高于传统提取法,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采用0.35μm BCD工艺设计具有热滞回功能的过热保护电路的具体方法,并利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5V的工作电压下,其过热温度点为155℃,负向温度为100℃,在27℃时的功耗约为0.3mW。与传统过热保护电路相比,该电路具有功耗低、版图面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NICK 《电脑爱好者》2000,(15):63-64
炎炎夏天,CPU忘我地工作,可再好的CPU也不能“烈火中永生”,降温自然成了必由之路。 按照“国际标准”,正常情况下CPU的内部温度要小于80℃,而外部温度最起码要小于50℃。CPU降温主要有两种办法,即“软降温”和“硬降温”,“软降温”就是指用软件降温。 下面将重点讲讲“软降温”。 软件降温的原理就是利用降温软件时刻监视着CPU外来指令,如果没有调用CPU的指令,那它就向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和地温低而产生的沼气池产气率低与使用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渗流理论的三维导热控制模型,该模型将沼气池和周围土壤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分析和调控沼气池周围土壤温度达到发酵液恒温的效果。设计了太阳能沼气池自动控制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加热料液,并自动控制液料发酵温度在±2℃范围内波动。采用Proteus和Matlab进行系统仿真,验证了控制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发酵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可以达到降低乙醇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可以节省重复实验的时间。考虑乙醇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连续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过程进行流程模拟,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相符。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优化生产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在连续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合适的发酵时间在55小时左右,发酵罐数为(6~7)个,酒母接种量为40%,糖化酶加入量在200 U/g左右。此时,成熟醪液中残总糖为1.4%,残还原糖量为0.08%,乙醇质量分数为10.52%。  相似文献   

14.
现有降温服存在自适应调节困难的问题,导致能量消耗过快。为此,研究一种基于PLC的降温服局部热传递温度控制方法。利用贴片温度传感器采集人体温度,并对温度信号进行去噪和增强处理。以采集的温度值与给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为输入量,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计算出最佳控制量,通过微型便携PLC驱动降温服制冷器运行,将温度自适应调节到人体最适宜温度。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控制降温服进行降温,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微气候区温度值始终控制在22℃~28℃范围内,而人体体温也一直维持在36.5℃左右的恒定水平,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微流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温度控制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分段式超前校正温度控制器。针对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采用了超前校正改善系统性能;根据温度误差大小调节控制参数,误差较大时快速升降温,误差较小时精确控温。实验结果表明:分段式超前校正温度控制器不仅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还减小了稳态误差,平均升温速率为4.46℃/s,平均降温速率为4.36℃/s,稳态误差不大于0.5℃,已成功用于微流控PCR实验。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固反应法,研究甲醛、乙醛和异丁醛与尿素反应生成脲醛-尿素的反应条件。通过在不同条件下醛与尿素反应百分率的对比,得出甲醛、乙醛和异丁醛与尿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醛,反应温度为70~80℃,pH值为3,时间为45min,尿素与甲醛摩尔比为6∶1~3∶1;乙醛,反应温度为60~70℃,pH值为4,时间为30min,尿素与乙醛摩尔比为6∶1~3∶1;异丁醛,反应温度为60~70℃,pH值为3,时间为30min,尿素与异丁醛摩尔比为6∶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蜂巢内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揭示其恒温调控机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微传感器阵列的温度采集、可视化显示和动态分析系统.采用SHT21微型温湿度传感器和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实时采集蜂箱内立体均匀分布的30点温度和箱外环境温度,应用Matlab GUI构建多通道数据接收、可视化显示和动态分析软件.将蜂巢和监测系统放在冷库中进行自然温度至-25℃间的降温和升温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采集性能稳定,可直观显示蜂箱内各点温度与分布,当环境温度剧烈变化时,蜂巢中心保持在34.8℃左右,而边缘温度变化较大,中心点周围、蜂巢边缘位置间的相关性较大.本系统可应用在蜂学研究、蜜蜂养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法,研究了玉米胚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对黄酮产率的影响,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玉米胚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固液比为1:12,在80℃回流2h的工艺条件较好,提取率为2.46%。  相似文献   

19.
从非洲加纳籽中提取纯化5-羟基色氨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优化球面对称设计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以10:1(v/w)的料液比,在70℃下提取2 h,共提取2次,最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以等体积石油醚(60~90°)萃取后浓缩,结晶,结晶物以3%(w/w)活性炭脱色30 min,产品总收率达9.25%,含量超过98%,工艺先进独特,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发酵罐温度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青霉素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为背景,从应用 的角度介绍了模糊控制在青霉素发酵温度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及相关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