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明PTT/PET双组分短纤与棉混纺织物的弹性性能,对其拉伸性能、定伸长和定负荷反复拉伸弹性回复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分别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定伸长和定负荷反复拉伸条件下,棉/双组分短纤混纺织物的弹性回复性能优良,弹性回复率接近于棉氨包芯纱织物和棉/XLA包芯纱织物;其折皱回复性能良好,优于棉氨包芯纱织物,与棉/XLA包芯纱织物相近。  相似文献   

2.
形状记忆聚氨酯在非织造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楼利琴  傅雅琴 《纺织学报》2006,27(12):77-80
应用涂层工艺,将不同浓度的形状记忆聚氨酯涂覆到非织造织物上,制得具有不同聚氨酯含量的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织物材料,并对处理前后非织造织物的表面结构、形状回复性、折皱回复性、透气透湿性、强伸力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经形状记忆聚氨酯处理后的非织造织物具有很好的形状记忆功能,提高了非织造织物的抗皱性能;当聚氨酯含量较少时,对形状记忆聚氨酯非织造织物的透湿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透气性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棉中空锦纶长丝包芯纱织物吸声性能。以棉中空锦纶长丝包芯纱设计制备了7种织物,测试纱线捻系数、织物组织、织物经纬密以及复合聚氨酯薄膜对织物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中空锦纶长丝包芯纱制取的织物吸声性能均优于纯棉织物;适度增加织物经纬密,有助于提高织物的吸声性能;随所用包芯纱捻系数的增加,织物吸声性能下降;对织物进行聚氨酯薄膜复合后,织物吸声性能更优。认为:制备的织物可在吸声材料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形状记忆包芯纱织物的生产要点,并测试其性能。介绍了形状记忆性能的表征和测试方法;以JC 28tex(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78dtex)包芯纱为经、纬纱;保证整经速度小而均匀,速度控制在400m/min;浆纱工序以被覆为主,适度渗透;织造工艺设计以"中张力,小梭口,迟开口,中低后梁"为工艺原则。退浆后织物的形变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85%以上,织物平整度达到4级。认为:各工序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保证形状记忆包芯纱织物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5.
金关秀  莫穷  胡金莲  吕晶  龚建伟 《印染》2012,38(15):27-29
根据聚氨酯形状记忆纤维的温敏特性,对聚氨酯形状记忆纤维/棉织物采用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并在染色之前进行预定形;采用喷射溢流绳状机进行活性染色;严格控制定形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织物的形状记忆性能.加工织物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且染色牢度缩水率、布面平整度和断裂强力性能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6.
《毛纺科技》2021,49(7)
采用不同芯丝和纤维素类外包纤维,试制9种包芯纱及17种织物,对织物的急弹性折痕回复角和缓弹性折痕回复角进行测试,探讨纱线中涤纶含量、纱线线密度、芯丝线密度及织物干湿状态等对织物折痕回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以涤纶长丝为芯丝的包芯纱织制的含棉类织物,其折痕回复性能改善显著;随着所纺纱线中涤纶芯丝比例的增加,织物的折痕回复性逐渐提高;包芯纱织物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折痕回复角差异较大,随着纱线中涤纶比例的提高,织物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急弹性回复角、缓弹性回复角差异均逐渐减小。同时,织物中包芯纱的芯丝单丝线密度和芯丝成分、外包纤维等均会影响其折痕回复性能。  相似文献   

7.
PTT织物与棉氨包芯纱织物的弹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慧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05,26(3):32-34
采用新型聚酯纤维———PTT织制了4种纬弹织物,选用2种市售棉氨包芯纱织物与其对比,实测了它们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定伸长重复拉伸性能。通过实验,将PTT织物与棉氨包芯纱织物相比,PTT织物在高伸长下仍表现出低模量的特征;PTT织物弹性回复能力高,对人体有更好的收紧作用,可起到紧身健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端羟基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采用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和多氮丙啶交联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2K-WPU)涂层胶。研究了配方对2K-WPU薄膜的热性能、结晶性能以及对涂层织物的温敏透湿性能和耐静水压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较多氮丙啶交联剂更能提高2K-WPU的交联度。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用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同时也降低温敏透湿性能,而多氮丙啶交联剂的用量对涂层织物的耐静水压影响不大,但对织物的温敏透湿性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形状记忆整理棉织物回复性与物理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10种棉及棉型织物经形状记忆整理后的性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指标如折皱回复角、平整级别和折痕级别与其物理性能如尺寸保持率、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撕裂强度保持率的关联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形状记忆整理织物尺寸保持率与折皱回复性能的指标的关联最大,而撕裂强度与这几项特征性能的关联最小.除了尺寸稳定性外,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保持率与折皱回复角的关联较大;拉伸断裂强度保持率与平整级别和折痕级别的关联较大,其次是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0.
 阐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形成机理及其温度响应特性,介绍形状记忆性能的表征方法。设计开发了不同结构参数的系列温敏形状记忆机织物并测试了记忆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形状记忆(SM)纤维线密度的增加,形状记忆性能的提高程度不明显;组织结构方面以平纹织物的形状记忆性能为最佳,而其他组织结构织物之间无明显差异;随着紧度的增加,单相SM织物的形状回复率(SR)呈下降趋势而形变固定率(SF)略有上升倾向,双相SM织物则SR和SF均呈下降趋势;竹纤维经纱织物的记忆性能最佳,其他纤维经纱织物之间无明显差异;双相SM织物的SR明显高于单相SM织物,而单相SM织物的SF又较为明显地优于双相SM织物;单相SM织物在另一相上也具备形状记忆性能但指标值明显降低;纬纱含SM纤维织物的经向SF总体高于纬向。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改造的传统环锭棉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测试了几种新型纱线及其织物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运用赛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较传统环锭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新型纱线进行不同搭配,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精梳棉双层弹力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以五枚经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的精梳双层弹力织物,对其原料的选用、纺纱工艺特点、氨纶包芯纱的关键技术、弹力织物在喷气织机上的工艺设计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弹力织物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认为该织物具有良好的抗折皱性,且强度高、耐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对大豆纤维氨纶包芯纱针织物和棉氨包芯纱针织物的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和润湿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纤维氨纶包芯纱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穿着舒适。  相似文献   

14.
牛奶蛋白纤维混纺弹力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的特性,牛奶蛋白纤维既有天然蚕丝的优良特性,又有合成纤维的性能特征,可纺性能良好,是一种全新的纺织材料.牛奶蛋白细号涤纶棉混纺弹力包芯纱的生产采用牛奶蛋白纤维与细号涤纶棉包混和制条,再与棉纤维精梳条混和纺制氨纶包芯纱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传统弹力包芯纱弹性回复性能,以氨纶、双组分复合长丝(CM800)为芯纱,棉纤维为外包纤维,设计了13种弹力包芯纱。探讨氨纶预牵伸倍数、芯纱线密度和弹力包芯纱反复拉伸次数与弹性回复率之间的关系。采用纱线强伸仪测试氨纶/棉、CM800/棉和棉双丝弹力包芯纱的拉伸弹性。结果表明:氨纶的牵伸倍数越大,弹力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越小;随着氨纶线密度的增加,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先增加后减少;CM800线密度越小,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越小;氨纶/棉、CM800/棉和棉双丝弹力包芯纱的定伸长5%和定负荷200 c N反复拉伸次数与纱线弹性回复率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且弹力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随着纱线反复拉伸次数的增加而降低;CM800/棉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最大,氨纶/棉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弹性回复性更强的防辐射针织物,在全聚纺细纱机上采用嵌入式纺纱方法纺制3 种不同线密度的棉/ 不锈钢/ 氨纶双芯纱和3 种对应线密度的棉/ 不锈钢包芯纱,设计织制成1+ 1罗纹组织织物,测试分析纱线的包覆效果和主要性能及织物的弹性回复性、电磁屏蔽等性能。结果表明:6 种纱线包覆效果及成纱性能均良好;相比不锈钢包芯纱线织物,双芯纱织物在弹性回复和屏蔽电磁波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达到一般性民用电磁屏蔽织物的要求且能保证人体舒适性,这种新结构纱线在全聚纺设备上生产是可行的;开发弹性电磁屏蔽织物时,不仅要合理选择长丝预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还要考虑到织物的服用性、耐久性及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对PTT长丝替代氨纶丝纺弹力包芯纱时,纺纱捻度和长丝预牵伸倍数等纺纱工艺配置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其纱线和织物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PTT长丝的细度远不如氨纶长丝细,对开发薄型面料还比较困难,但用PTT长丝替代氨纶丝,不仅能够开发紧身弹性面料,还可开发多种易保养抗皱型面料,且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8.
赛络纺包芯纱工艺试验与成纱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介绍了利用赛络纺纱技术纺制棉氨包芯纱的原理、装置与工艺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将赛络纺棉氨包芯纱的成纱质量和成纱结构与环锭纺普通棉氨包芯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赛络纺棉氨包芯纱强伸性好、毛羽少、结构紧密、包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空芯棉纱织物性能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全侠 《北京纺织》2004,25(6):39-40,53
对棉 /PVA包芯纱织物进行了退维工艺处理 ,从而获得了空芯棉纱织物 ,并对该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同时将它与相同特数的传统纯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相同特数的空芯棉纱织物具有比传统纯棉织物更为优越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