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杂山前带构造建模技术探讨——以准南阿什里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良 《断块油气田》2014,21(5):585-589
山前带构造变形强烈,地表条件复杂,受地质、地表条件影响,地震剖面反射不清,构造解释困难。文中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地震等基础资料,建立了准南山前带阿什里地区多个初始构造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运用平衡剖面技术验证,最终确立了相对合理的构造地质模型,并将构造样式划分为逆掩推覆带、山前变形带和前缘变形带。其中山前变形带又可分为上、下2个构造层,上构造层为侏罗系组成的宽缓背斜构造,下构造层为三叠系和二叠系组成的早期冲断构造。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评价哈山山前带的勘探潜力,明确有利勘探方向,从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入手,重新认识了烃源岩展布范围,并结合断层、圈闭空间配置关系预测了有利勘探目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剖面构造解释等手段识别了哈山地区发育的不整合面,并根据断裂-褶皱等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明确了哈山山前带的构造特征。认为哈山山前带整体上可划分为浅层和深层2套变形系统,并发育早二叠世弱挤压、晚二叠世-三叠纪强烈挤压、侏罗纪-白垩纪挤压拗陷、新生代走滑冲断4个阶段。在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根据钻井成果及地震资料解释,利用平衡剖面原理恢复了二叠系风城组的原始沉积范围,比前人认识扩大了约1000km2。并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整体评价风城组发育优质成熟烃源岩。根据烃源岩、断层、圈闭的空间配置关系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认为与油源断层相沟通的各类圈闭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在此认识基础上,预测有利圈闭资源量达到亿吨级规模,大幅度提升了研究区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东非海岸Davie构造带为研究对象,通过东非海岸地形、自由空气重力及磁异常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Davie构造带的南北展布范围;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明确了Davie构造带不同部位的构造特征;利用层拉平、生长指数及平衡剖面等方法,结合区域动力学分析,对Davie构造带不同时期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剖。结果表明:①在平面上,Davie构造带南北展布范围为4°S~22°S;剖面上,构造特征具有南北分段的特点,南段可见构造脊,伴随典型的底劈构造,北段可见正反转构造。②受东非海岸地区板块差异活动的影响,Davie构造带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在晚石炭世—早侏罗世,主要受拉张应力影响,在层拉平后的地震剖面中可见典型的地堑结构;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受马达加斯加向南漂移影响转变为走滑性质;晚白垩世以来,进入被动大陆边缘阶段,Davie东断层基本停止活动,而Davie西断层仍持续活动。③Davie构造带发育演化具有继承性,其南北构造差异是由于热传导与板块应力转变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由此建立了“南段构造脊持续活动、北段扩张后局部挤压”的构造变形模式。该研究成果为Davie构造带油气地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塔东南构造演化和上新世以来的构造格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地震、非地震和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根据构造和沉积特征,把上新世以来的塔东南盆地由西至东分为3部分:西段民丰凹陷为扭压盆地;中段为且末凸起,古近系不整合覆盖于元古界变质岩之上;东段瓦石峡凹陷为小型前陆盆地。认为塔东南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的边缘海沉积阶段、侏罗纪-早白垩世断-拗沉积阶段、古近纪-中新世拗陷沉积阶段、上新世-现今的压扭盆地和前陆盆地沉积阶段。上新世以来盆地构造变形的东西分段是由不同的应力机制和应力强度引起。瓦石峡凹陷山前带发育冲断推覆构造,侏罗系烃源岩增厚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连片解释和剖面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枫顺场—天井山构造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拉张成盆、陆隆伸展背景下的3期演化过程.震旦纪—中三叠世末以拉张成盆作用为主,接受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沉积,该时期枫顺场—天井山构造不存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末为重力滑动阶段,位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前锋推挤带的枫顺场—天井山区域发育以薄皮构造为主的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晚侏罗纪以来开始挤压造山运动,构造动力学背景由重力滑动逐渐转化为水平挤压,发生基底卷入变形,形成一系列以厚皮构造为主的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剥蚀后表现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6.
于慧玲 《石油物探》2008,47(3):277-284
通过地震剖面反射结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认为天山南地区发育有压缩构造样式、扭动构造样式和复合构造样式等多种构造样式的构造。压缩构造样式主要包括背冲式和冲断式基底卷入型构造、叠瓦状双重构造和冲隆式盖层滑脱构造;扭动构造样式包括正花状、负花状和半花状构造;复合构造样式包括继承性挤压复合构造、挤压-扭张性复合构造和挤压-走滑复合构造。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塔里木克拉通形成、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形成和发展、前陆盆地形成和发展阶段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东海西湖深层油气勘探新突破,西湖凹陷又成为海域石油地质研究的重点区域。在依据近年来最新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湖凹陷新生代原型盆地的构造格架进行全面分析,深化了断陷、拗陷、区域沉降期的沉积格架、断裂及演化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西湖凹陷古新统与中下始新统宝石期原型盆地具多断洼并列发育特征,而始新统平湖组中上段具转换陆缘拗陷特征,反映出盆地演化从不稳定的多断陷沉降格局变格为统一拗陷的重要阶段;中央背斜带早期发育多个雁列式凸起,中新世末受挤压走滑构造发生反转,在拗陷中心形成大型冲断背斜带,是西湖凹陷形成大型气田有利的勘探构造区带。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是讨论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也是确定油气成藏时-空格架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立大陆的构造运动年表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准噶尔盆地内部的深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资料,在盆地构造沉降与构造-地层层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周缘构造事件,厘定了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剖析了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经历了石炭纪断陷-拗陷、早二叠世断陷、中二叠世—三叠纪前陆盆地、侏罗纪伸展断陷—压扭盆地、白垩纪-古近纪陆内拗陷与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等6个演化阶段,可归并为石炭纪、早二叠世—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第四纪4个不等时的伸展-聚敛旋回。随时间演化伸展活动趋弱、挤压活动(南北向上)增强,盆地整体表现为“四周冲断挤压、范围缩小”的特点,东西向上缩短率为35.8%,南北向上缩短率为12.2%,东西向上的缩短为南北向上缩短的3倍。西缘挤压主要在中二叠世—早三叠世,而东缘挤压除此之外,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仍较强烈,南缘挤压在中-晚二叠世、中-晚侏罗世、上新世—第四纪强烈发生,北缘则在晚白垩世冲断活动强烈。上述伸展、挤压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强烈差异性形成了准噶尔盆地复杂的叠加、复合地质结构,不同构造单元差异演化明显,油气聚集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接区的东缘,是发育在华南陆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对其开展中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华南陆块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近几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盆地结构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平衡剖面的构建与定量恢复,分析了构造演化史和盆地充填史.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侏罗纪为基本不受断裂控制的大型拗陷盆地,在白垩纪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被动大陆边缘拗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岛弧隆升阶段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西太平洋型主动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盆地阶段,最终奠定了新生代盆地发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平衡剖面的正演模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复杂构造区平衡剖面解释中的正演模拟方法,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中一个挤压构造的解释作为例证。正演模拟方法对于确定复杂构造的解释方案极为有用,其过程包括初步研究构造剖面(或地震剖面)、提出初始正演模型、将平衡的正演模型与构造剖面对比、模型修正、最终确定解释方案。认为库车拗陷中的哈桑托开背斜位于南天山前陆逆冲带的前锋三角带,由反冲断层、底板断层和逆冲断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目前的构造面貌系期运  相似文献   

11.
舒姚  胡明 《复杂油气藏》2010,3(2):17-20
为了在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大巴山前缘与川东褶皱带交汇区进行油气勘探,根据研究区地震解释资料,将研究区以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至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岩层,志留系下统的泥页岩和砂质泥岩层,以及中、下寒武统中的泥质岩和膏盐岩层为界,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层。通过各层构造特征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区域应力挤压和传导及滑脱层对构造形成的作用分析,以及区内断层展布和交切关系,认为川东北地区各构造层的表现特征各不相同,滑脱层对构造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今构造是经过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期次构造作用而形成的,其中NE构造早于NW构造形成。  相似文献   

12.
黄龙场地区主要构造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场构造位于米仓山构造带和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的交接处,现今主要存在NE向和NW向两组构造体系,他们的形成完全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在成因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该地区的现今构造形迹是多期构造运动的结果。文中研究了黄龙场地区主要的构造特征,并且对主要的构造形成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成因模式,对黄龙场地区孔隙一裂缝型油气藏的研究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雀河地区受库鲁克塔格断隆与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较为复杂。对该区有重要影响的断裂有孔雀河断裂、巴里英断裂、尉犁断裂和维马克– 开屏断裂。本区经历了 5 个演化阶段:被动陆缘盆地阶段; 挤压反转古鼻凸形成阶段; 克拉通内凹陷阶段; 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和类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加里东末期的构造运动,奠定了下古生界的基本构造轮廓; 燕山运动古生代构造再生; 侏罗系构造基本定型; 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区发育为类前陆盆地。古生界发育大型鼻凸,中生界以断背斜圈闭为主,依附于逆冲断裂。圈闭类型可划分为 4 大类、10 小类,主要发育 3 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4.
再论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地面地质与物探资料,在盆地内划出北部羌塘坳陷区、中央潜伏隆起区、南部羌塘坳陷区和东北缘斜坡四个一级单元、七个二级单元。指出北部羌塘东部坳陷、南部羌塘东部坳陷为有利的生油坳陷,色北低凸、隆鄂尼古油藏地区为重点勘探区,达卓玛断背斜应为首选钻探构造。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秦岭-祁连山构造带和阿拉善地块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重力、航磁、遥感和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中区横向构造带表现明显,可以将其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根据各区内分布的次级隐伏构造或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北区分为桌子山段和横山堡段;中区由转换带和马家滩段组成;南区进一步分为沙井子北段、固原段和华亭南段;区段之间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目前发现的天然气多集中分布在横山堡段的逆冲断块和背斜中,石油多分布于马家滩段及其邻近的逆冲推覆构造中。  相似文献   

16.
迈陈凹陷东部构造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将迈陈凹陷新生界自下而上划分为长流组一流沙港组、涠洲组和新近系—第四系3个构造层,分别对应凹陷的陆相断陷、断拗过渡和海相拗陷3个构造演化阶段.这3个演化阶段之间的转变导致了凹陷构造格局的2次转变:始新世末期盆地构造格局由北东向转为近东西向;古近纪末期盆地整体抬升剥蚀,由断陷转变为区域拗陷.下部构造层区域应力以纯拉张为主,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中部构造层区域应力场以拉张-走滑为主,主要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上部构造层断裂发育较少或不发育.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的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周缘广泛发育前陆冲断带。在综合研究了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冲断带可以划分出两大类和四个亚类,它们分别为基底卷入的单凹陷型和多凹陷型;盖层滑脱的多层次滑脱型和简单滑脱型。基底卷入型的构造变形表现为冲面陡倾,断裂长期活动,形成浅层被动构造,变形带狭窄;盖层滑脱型的构造变形则表现为断层倾角缓,冲断前锋类型复杂,活动时间短和变形带宽等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冲断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潜山构造样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形成了含油气性差别较大的多种类型潜山。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断裂,并形成了北西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3种断裂组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了该区构造演化史;依据各期构造的叠合关系划分出逆掩推覆、挤压褶皱、逆掩叠加、拆离滑脱及走滑断裂5类构造样式,并明确了其展布方向。由于挤压褶皱构造带、拆离滑脱构造带及走滑断裂构造带所处的构造位置、形成时期及相关成藏条件均较有利,因此其含油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辽河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详细分析辽河盆地构造样式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大类,前者分为阶梯状伸展构造、张性正断层构造组合、披覆构造、变换构造带、扭动构造及正反转构造等6亚类,后者可分为滑脱正断层构造组合、底辟构造等2亚类。构造多期活动,因此部分构造样式相互叠加。不同的构造样式具有不同的圈闭发育特征。依据构造样式和圈闭特征,将辽河盆地的圈闭划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构造变形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产物,按变形卷入的深度及构造样式可分为两带:南带为前陆叠瓦逆冲-褶皱变形带,基底发生变形;北带为前陆滑脱挤压逆冲-0褶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