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实现了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教学的结合,营造工程应用环境,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提高了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中国冶金教育》2010,(5):57-59,62
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应用型本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实践教学的定位与体系的构建,有效地实现了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持续发展性和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为民航事业培养掌握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知识,具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工程材料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授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技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内实践内容,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该课程设置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遵从应用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适度、多方向、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毕业设计中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递进式、模块化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两个层级、八个模块组成。两个层级是基础实验实践层级和专业实验实践层级,分别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了焊接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团队协作意识。  相似文献   

6.
特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武汉科技大学在矿物加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设具有特色的应用型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为目标,对实验教学、校内工程实践和校外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和介绍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改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授课模式,进行开放式教学方法实践。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引导,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展示科研成果与工程应用案例,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学习兴趣,拓展了创新思维,为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面向市场和面向未来”,而实践教学则是国际贸易专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多维目标,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是:重新设计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产业结构转型期市场对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的要求,经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初步建立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周-创新实践-职业资格培训”四位一体的渐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强化了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并将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构建了面向产业转型的应用型本科材料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更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前提。在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正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加强基础,强化理论应用”,“注重实践,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产学研合作,适应行业需求”等培养途径,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工程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在积极开展理论探讨的同时,探索可行的实践教学路径,有效地推动了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我们在加强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创新,建立校内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对教师的工程培训,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基地和校内外的“产、学、研”三结合基地的建设,推进工程教育真正面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冶金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为中心,采用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结合的“一中心,三结合”的冶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OCTC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遵循OBE导向优化智慧课堂,结合专业特点推进教育信息化,探索工程应用型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线上教学开发“流程化设计+多位点活动+创意型作业”,线下教学实施“花式案例导入+术语魅解思辨+实操互动评述”,并对信息化评教和能力化评学数据反馈分析以验证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有效性,形成“新工科”课程的一类优化教法。教学创新实践促成课内课外贯通,质量效能同向提升,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媒体路径的全面深度融合,为一流课程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冶金原理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型本科冶金工程专业的教育特征出发。对冶金原理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当前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以项目为依托、基地为平台,实行"双导师",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讨论了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教学和社会效益.研究发现: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能够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共同受益;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推动了学生的就业,加快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本校冶金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铁冶金学教学,结合高等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在教学大纲与内容、教学模式、学生工程素养跟踪与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实践,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冶金工程专业实验环节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深化产学研创新发展,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三者融合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新材料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产学研教育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科技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趋势,对应用型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产学研协同教育的现状及其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并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产学研协同教育方法,包括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教学方法和内容,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及企业、科研单位协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达到一般意义上的育人要求同时,要担当更多使命。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三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导向教育、工程文化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团结协作教育,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