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炉炉料配比优化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炉炉料的冶金作用的分析,运用炼钢学原理,建立了炉料配比的线性规划模型,合理提出转炉炼钢各种金属炉料的最佳配比,为降低转炉炉料成本、提高炼钢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转炉炼钢中炉料配比模型为研究背景,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终点预测模型的构建,并结合目标价格函数实现炉料配比模型的构建.同时,利用修正的最速下降法进行了最优配比参数的求解.此外,为提高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金属收得率进行修正.经验证,模型计算所得的配比数据较生产实际数据有了较大的改善,实现了初始设定目标——降本增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铁合金》2020,(4)
对40.5 MVA密闭电石炉,从物料进出平衡、负荷与产量平衡、配比与质量平衡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运用好炉料配比这个核心工具、强化出炉是生产优化的关键,并找到了40.5 MVA密闭电石炉最佳炉料配比为电石发气量300±10 L/kg对应的配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炉入炉含铁炉料进行熔滴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块矿配比对炉料结构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炉料的成本,找出了在当前原料条件下高炉炉料结构的合理搭配为烧结矿(75%)+球团矿(5%~10%)+块矿(15%~20%),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烧结杯试验,测定了新冶钢520 m~3高炉用炉料的软熔滴落性能,并对其炉料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高炉入炉料的烧结矿配比大于77%时,炉料的透气性随着烧结矿配比增加急剧变差;当烧结矿配比小于77%时,炉料透气性随着烧结矿配比减小变差,但变化幅度相对缓慢;熔滴区间随着试样的厚度增加而变大,试样的最大压差随着厚度增加而变大,软熔层厚度和特征值S随试样厚度增加而变大。基于本次试验的研究结果,新冶钢520 m~3高炉在生产中较为理想的炉料结构为75%~77%烧结矿+13%球团矿+10%~12%块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用含铁炉料进行了冶金性能研究,对两种烧结矿分别搭配20 ̄35%其他酸性炉料作了熔滴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烧结矿配加秘鲁球和矿山秘鲁球时,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随配比增加而逐步改善;烧结矿搭配26 ̄31%巴西球的熔滴性能最佳,高炉配入秘鲁球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配比增加可改善高炉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且增产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增加球团矿用量以优化高炉炉料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武钢高炉炉料结构中球团矿配比的变化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进口球团矿配比可优化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当球团矿配比〈12%时,高炉装料制度无须调整。当球团矿配比〉20%时,则需预防中心堵塞。球团矿质量决定其配比,质优的球团矿利于高炉顺行。经比较分析得出武钢高炉较合理的炉料结构为:(65%~70%)烧结矿+(20%~25%)球团矿+高铁块矿。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昆玉钢铁高炉在使用高MgO炉料配比存在的问题及高炉生产状况,开展了高炉高(MgO)渣性能研究及高MgO炉料性能及结构协同优化。认为昆玉高炉炉料结构应依据现有生产装备及进口高MgO铁矿资源条件下,合理调配高MgO精矿在烧结与球团中的比例,逐步实现以高碱度低MgO烧结矿配加高MgO酸性球团矿的综合炉料,在满足高炉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提高高MgO铁精矿使用量,达到炉料结构功效最大化,生铁成本最优。  相似文献   

9.
含铁炉料冶金性能和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是实现低碳低成本炼铁的重要举措。熔滴试验对于全面把握含铁炉料的冶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钢铁企业内各高炉炉料结构不同且不断调整,加上熔滴试验成本较高且检测时间较长,多数企业仅检测单种含铁炉料的熔滴性能,操作者难以根据炉料结构的变化预知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进而调整冶炼制度。在对永钢高炉常用单种含铁炉料进行熔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永钢典型炉料结构,研究不同炉料结构条件下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同时,利用回归法建立了单种炉料配比及熔滴性能与综合炉料熔滴性能间的关系模型,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可为高炉炉料结构优化及提前制定合理的操作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对首钢400Om3高炉目前使用的常用炉料进行了单种炉料及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炉料的熔滴性能比单种炉料的好,全熟料时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最佳;而配加生矿时,生矿配比为10%的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炼铁》2018,(5)
分析了沙钢特大型高炉炉况波动状态下炉料结构的冶金性能,结果表明,烧结矿配比在69%~75%,球团配比在10%~20%,块矿配比在10%~20%时,炉料结构最为合理。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现场操作实践,改进了炉料结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上述炉料结构时,高炉日产量稳定在11000 t/d以上,燃料比稳定在505~520 kg/t。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现用含铁炉料的冶金性能,对两种烧结矿分别搭配20-35%其他酸性炉料做了熔滴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烧结矿配加秘鲁球和矿山秘鲁球时,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随其配比的增加而逐步改善;烧结矿搭配26-31%巴西球的熔滴性能最佳,高炉配入秘鲁球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配比增加可改善高炉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且增产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湘钢炼铁所用炉料的冶金性能进行了试验,比较各种炉料的还原性和熔滴性能,并对碱度符合要求的几种炉料结构进行高温性能研究和成本分析,找出了比较合理的炉料结构,为高炉配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讨论了提高烧结矿产量,为今后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优化含铁料配比和炉料结构提供依据,确定最佳的烧结炼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唐钢第一炼钢厂转炉冶炼采用不同生铁块和废钢比例降温的工艺操作结果,以炼钢原理为基础进行分析,摸索出转炉炼钢金属炉料的最佳配比,以实现工厂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金永龙  何志军  王川 《钢铁》2019,54(7):8-16
 为了进一步实现高炉低碳排放目标,对以烧结矿或球团矿为主导的炉料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列举了国内外不同炉料结构高炉的操作参数和生产指标,并利用炉料冶金性能试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Rist操作线等分析方法对典型的以烧结矿为主的宝钢炉料结构和低燃料消耗进行深入解析,同时对以球团矿占主导的瑞典SSAB炉料结构的低燃料消耗指标进行比较。从高炉实际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低燃料消耗和炉料结构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高入炉矿品位、低渣量、高的煤气利用率是实现低燃耗的关键。在宝钢的实际操作中,通过优化炉料结构、降低燃耗可以减少8%~10%的碳排放,而瑞典高炉燃耗更低,可实现更低的碳排放。研究结果可对国内外高炉低碳排放的生产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了当今世界高炉炉料结构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我国重点企业不同炉料结构冶炼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我国高炉炉料结构合理化过程的回顾,阐明了高碱度烧结矿加酸性球团矿是我国当前合理的炉料结构。明确提出高炉炉料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志和实现炉料结构合理化的途径。通过展望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炉料结构的近况,进一步指出高碱度烧结矿加酸性球团矿的炉料结构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对韶钢高炉炉料结构中进口球团矿配比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进口球团矿配比可优化高炉技术经济指标,质优的球团矿有利于高炉顺行和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高炉炉料的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和软熔滴落性能,探讨了巴西块矿对高炉炉料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炉料中巴西块矿配比从5%增加到20%,炉料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变差,但还原性能和软熔滴落性能得到改善,还原度指数增加了3.86%,滴落温度升高了40℃;当巴西块矿配比为10%时,软熔滴落性能达到最优,此时炉料的反应性指数最大。同时研究了单种炉料与混合炉料冶金性能的关系,2种炉料的还原性能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具有叠加性,软熔滴落性能不具有叠加性,可通过反应性指数来判断炉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优质电炉炉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粒铁脱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粒铁脱碳工艺流程和脱碳粒铁进行了技术评价。结果表明,在脱碳粒铁质量、建设投资、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可变性、操作难易程度、生产效率和对原材料的要求等方面,粒铁脱碳技术都比用直接还原法生产海绵铁或用其它途径更为合理和容易实现。脱碳粒铁可作为电炉的常规炉料,而且是一种可代替海绵铁和重废钢的纯净优质炉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