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多尺度稀疏字典的多聚焦图像超分辨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不能对图像中聚焦区域划分进行有效度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超分辨融合方法来改善图像融合效果。该方法对图像清晰区和模糊区进行度量,并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对度量后的清晰区域进行超分辨重建。首先,采用空间频率方法提取源图像中清晰区域与模糊区域,然后确定清晰区域中的主清晰区和次清晰区,并计算它们的真实下采样尺度。最后,通过学习多尺度稀疏表示字典对图像中次清晰区域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并与清晰区域结合形成最终融合图像。实验及各种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较常规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性能,得到的图像更清晰。对比Harr小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剪切波(Shearlet)变换等方法,其熵(EN)提升了1%,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了0.62dB,清晰度(SP)和空间频率(SF)提升30%,均方误差(MSE)下降了6%左右。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零件多源图像融合和提取零件图像特征的方法。首先,应用小波变换对多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小波分解系数融合零件多源图像。然后,对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边缘检测,被检测的图像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并分别统计其中的边缘像素量,各区域中的相对边缘像素系数作为零件图像特征。最后,应用神经网络和网络技术,进行远程零件多源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CMAC的图像融合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CMAC数据融合模型的复杂智能图像融合快速算法.将多源传感器图像配准后的各源图像按相同标准分解成若干个J×J区域,通过量化编码,概念映射到关联存储空间的存储单元区域中,再用hash编码技术实际映射到权重存储空间进行压缩,经过CMAC网络的迭代训练,得到CMAC图像融合结果.设计多聚焦图像的模型仿真实验,将CMAC图像融合方法、加权平均图像融合方法、像素灰度值选大图像融合方法以及像素灰度值选小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MAC图像融合方法比其它方法能更有效地逼近真实的融合模型,其均方根误差分别只有其它3种方法的30.4%、22.2%和20.9%,且具有实时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图像采集和三维重建的刀具磨损检测方法,对刀具的磨损区域通过显微镜和摄像机进行分层拍摄采集图像,根据图像的清晰部分和模糊部分的判断对刀具磨损区域点的高度进行判断,清晰部分和模糊部分的判断采用各层图对应区域的像素的亮度方差进行相互比较的方式进行判断,对于各层图像不连续的部分采用高斯插值法进行插值,最终用Matlab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得到了磨损区域的三维形貌图,通过实验得到了车刀的磨损程度与切削时间的关系。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而只能得到刀具磨损二维图的局限性,将基于图像处理的刀具磨损检测拓展到三维,从而更为精确、具体地得到了刀具的磨损量。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检测效率高,为提高机械加工质量进一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度直方图拟合曲线的数字图像多阈值分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分割技术能够对待处理部分进行分割处理,以突出显示所要研究的目标对象.在对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进行高次样条函数曲线拟合之后,通过求取若干个局部最小值作为图像的分割阈值,对图像像素进行多阈值分割,最后采用区域背景像素点增长合并法进行背景区域合并,从而获得完整清晰反映图像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准确表达图像各个灰度组成部分,克服了传统单阈值分割所带来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颜色传递技术的快速彩色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递技术的快速彩色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直接用灰度融合图像和源多波段图像的差异信号构成源YCBCR分量,然后在YCBCR空间运用统计颜色传递技术形成一幅具有与目标图像相似色彩效果的彩色融合图像。算法中利用像素平均融合法和多分辨率融合法作为灰度融合方法,形成两种不同的融合策略以分别满足高实时性和高融合质量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彩色图像融合算法能够有效地生成一幅具有自然日光色彩效果的融合图像,算法中即使采用像素平均法进行灰度融合同样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难以提取多聚焦图像离焦模糊区域的特征,使得图像间存在局部、少量的公共特征,导致多聚焦图像配准精度差,严重影响后续图像融合和三维重建质量。在分析图像离焦模糊区域特征提取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聚焦图像离焦模糊区域的SIFT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提取多聚焦图像聚焦清晰区域的SIFT特征,再利用光流跟踪提取对应离焦模糊区域的SIFT特征,避免了在离焦模糊区域直接提取SIFT特征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离焦模糊区域具有良好的SIFT特征提取能力和提取精度,能实现多聚焦图像SIFT特征匹配数量显著增长,SIFT特征提取的误差为0.03~0.39 pixels,优于现有方法的0.21~1.71 pixels。降低了离焦模糊区域SIFT特征提取的不确定性,为多聚焦图像精确配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合仿射变换和多层B样条配准的湍流畸变图像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气湍流引起的图像抖动和图像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仿射变换和多层B样条配准的图像校正方法。由于湍流像素偏移具有非线性和随机性,且序列中常伴有成像系统运动引起目标全局运动,该方法将像素校正分为整体运动校正和局部非刚性配准两部分。采用仿射变换描述目标整体运动;引入多分辨率策略处理像素偏移,利用多层B样条对湍流引起的局部形变进行非刚性配准。基于对称约束的代价函数,通过梯度判定感兴趣区域,进一步细化控制点网格提高B样条配准精度。最后,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法优化代价函数,得到像素偏移量,实现畸变图像的像素校正。对真实图像和实际序列图像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湍流造成像素偏移畸变,在噪声和模糊干扰下校正结果依然理想。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结合全局和局部对比度的数据驱动自底向上的视觉计算模型,采用高斯多尺度变换和颜色复杂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图像的显著区域。图像经过高斯金子塔多尺度变换后,用改进的冗余计算方法,在频域中消除全局冗余信息,初步将大范围的目标从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并均匀地突显目标,利用多尺度特征子图点对点平方融合使全局显著区域显著度进一步增强,背景冗余信息进一步得到消弱;同时采用改进的像素颜色复杂度计算方法得到局部显著图,最后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分割出图像中的显著区域。在多种自然图像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迅速检测出与人类视觉结果一致的显著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从零件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和相对图像边缘像素系数作为零件特征的方法出发,提出了基本概率分配构造和多源零件图像特征识别的方法。首先,对多源零件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获取零件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对零件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将被检测的零件边缘轮廓图像分成若干个区域并分别统计各区域的相对边缘像素系数。然后,多源零件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和零件边缘轮廓图像的相时像素系数作为零件图像的特征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获取多源零件图像识别的基本概率分配。最后,依据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得到零件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本概率分配构造和多源零件图像特征识别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Sigmoid函数拟合的多曝光图像直接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争方  朱虹  薛杉  余顺园  史静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10):2321-2329
同一场景不同曝光的图像序列,常出现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区域,造成高亮或阴暗处的细节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Sigmoid函数拟合的多曝光图像直接融合算法。该算法从同一场景不同曝光的LDR图像序列中提取每个像素位置亮度信息,利用视觉适应的S形曲线,建立亮度序列曲线的数学模型,给出像素最佳成像亮度值判别方法,避免了HDR图像重建和色调映射的复杂计算,快速合成直接在常规设备上显示的HD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图像细节,并对运动目标和相机微小移动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图像融合技术是图像分析领域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保留原图像中的细节信息,提高融合图像的对比度,提出了基于视觉权重图的多尺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参数的交叉双边滤波器对两幅待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在每个分解层分别计算相应的视觉权重图,并针对不同分解层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综合这些结果生成融合图像。由于对原始图像的分解没有采用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因此不会损失图像中的信息,且克服了传统像素级融合方法中融合图像模糊、对噪声敏感等不足。通过4种定量分析实验表明,在多种模式的图像融合应用中,本方法优于其他5种对比方法,融合时间小于0.2 s。融合后图像细节信息、对比度得到增强,同时降低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3.
For an object with large vertical size that exceeds the certain depth of a stereo light microscope (SLM), its image will be blurred. To obtain clear images, we proposed an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for the microscopic image sequence. The CNN was designed to discriminate clear and blurred pixels in the source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neighborhood information. To train the CNN, a training set that contained correctly labeled clear and blurred images was created from an open‐access database. The image sequence to be fused was aligned at first. The trained CNN was then used to measure the activity level of each pixel in the aligned source images. The fused image was obtained by taking the pixels with the highest activity levels in the source image sequence. Th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five microscopic image sequences. Compared with other two fusion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obtaine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both visual quality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It is suitable for fusion of the SLM image sequence.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王宇庆  马娇 《光学精密工程》2016,24(11):2848-2854
由于基于经典Waxman融合模型得到的伪彩色融合图像目标不够清晰,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感受野融合模型。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了ON对抗增强和OFF对抗增强;将红外ON对抗增强图像馈入中心-环绕感受野模型的中心兴奋区域,可见光OFF对抗增强图像馈入环绕抑制区,得到融合图像的B分量;将红外OFF对抗增强图像馈入中心-环绕感受野模型的环绕抑制区域,可见光ON对抗增强图像馈入中心兴奋区,得到融合图像的G分量;将可见光ON对抗增强图像直接作为融合图像的R分量;然后,输出RGB伪彩色融合图像。最后,用Waxman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分别对两组源图像进行融合,并用信息熵和平均梯度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模型,第一组融合图像的信息熵和平均梯度比Waxman融合模型分别高出0.314 6和0.004 1,第二组融合图像的信息熵和平均梯度比Waxman融合模型分别高出0.255 1和0.002 7。得到的数据显示本文提出的融合模型的融合效果优于经典Waxman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大尺寸机械零件的高精度视觉测量,研究基于序列局部图像的视觉测量方法。首先分析机械零件图像边缘的过渡分布特征,提出边缘像素补偿法,消除实际边缘不能精确定位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然后以直线边缘距离测量为原型,提出基于序列局部图像尺寸特征的测量方法:对零件进行微小区域成像,生成在空间上连续的序列局部图像;应用相关系数法和双线性插值法获得相邻序列图像的亚像素级尺寸特征线,从而得到各局部图像的尺寸特征;对这些尺寸进行求和与补偿,得到零件的总体尺寸。实验表明,对常规尺寸零件的单幅图像运用边缘像素补偿法,相对测量误差在0.008%以内;对大尺寸零件应用序列图像测量法,相对测量误差在0.01%以内,具有误差积累小的优点,可用于机械零件的精密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偏微分方程增强图像纹理及对比度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韩希珍  赵建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6):1382-1388
针对图像获取过程中外界光照的非均匀性会使图像存在阴影区和高亮区,从而丢失图像细节的问题,本文结合偏微分理论,提出了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偏微分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变换到梯度域,通过梯度场的变换得到新的梯度函数;然后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梯度场中变换后的图像进行重建以增强图像的纹理细节,表现原本不清楚的细节信息.另外,针对光照的不均匀特性,结合直方图均衡化,提出反均衡变换来增强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提出的算法采用有限差分法将图像离散化,并与热方程相结合,其计算简单,运行速度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较广的应用范围.采用Visiual C++编程,对于大小为512 pixel×512 pixel的图像的处理时间为35 ms,达到了视频实时增强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零件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和图像相对边缘像素系数作为零件特征的方法出发,提出了基本概率分配构造和多源零件图像特征识别的方法。首先,对多源零件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和多尺度边缘检测,获取零件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和相对边缘像素系数。然后,将它们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获取多源零件图像识别的基本概率分配。最后,依据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得到零件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芯片图像分类过程中图像数量过少、需要大量人工标注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VGG-16网络芯片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VGG-16网络直接从原始像素中自动学习图像特征,有效减少人工标注的成本,同时对比了VGG-16网络模型和基于迁移学习的VGG-16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及其混淆矩阵。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迁移学习的VGG-16网络模型对芯片图像分类效果要优于原VGG-16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9.
孙剑明 《光学精密工程》2014,22(6):1655-1660
由于恒星星图的噪声滤波对保持星点的边缘细节要求较高,本文以塔基(Tukey)扩散模型与改善的PM(Perona-Malik)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影响函数扩散模型的星图噪声滤波方法。该方法通过导数算子提取边界点集,利用图像中原始像素和噪声像素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图像进行噪声滤波处理,并通过给定边界条件恢复图像边缘。由于避免了方差稳定(VS)变换,该方法可以直接处理高斯噪声。对普通图像和添加高斯噪声星图进行了仿真测试,并与普通扩散函数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表现出了较好的噪声滤波能力,同时有效地保持了特征图像的边缘。相对于普通扩散函数算法其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13.6%,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6.1%。得到的数据显示,本方法的滤波能力优于普通的扩散函数方法,特别适用于星图的噪声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20.
提高纹理清晰度、保护边缘信息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融合的重要目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分类的自适应SAR图像融合算法。首先使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的边缘并分类,然后利用混合高斯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树模型对小波系数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使用EM算法求得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得到隐状态的概率,也就确定了小波系数的混合高斯分布;接着对两个待融合小波系数不同的类型组合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并以隐状态概率加权;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边缘分类增强获得融合以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