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顺丁橡胶40m3聚合首釜,在国内首次应用中心无通轴、螺带式新型搅拌器的设计和使用情况。从设备方面去解决胶液抱轴,釜壁挂胶,提高夹套撤热能力,改善反应釜内的流动状态,减少凝胶含量,稳定门尼值,控制生胶质量,延长设备运转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问题。同时也介绍了中心无通轴、螺带式搅拌器设计要点。这种结构可以供其他高黏稠物料聚合反应釜做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半圆管夹套作为化工设备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设备重量轻等优点。锥体、封头的半圆管夹套制作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半圆管弯管机,该设备使半圆管能实现机械化制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3.
非标准半圆管夹套容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G 20582—1998《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中半圆管夹套容器设计部分仅适用于外径Ф60mm、Ф89mm、Ф114mm无缝钢管制成的半圆管夹套。提出了采用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及有限元法对非标准半圆管夹套容器进行设计和应力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聚合釜撤热是影响聚丙烯装置稳定生产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反应热撤热难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况将聚合釜撤热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及相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5万t/a ABS装置EBR单元聚合釜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万t/a ABS装置EBR合成单元通过采用新技术,使聚合时间由72h缩短为35h。根据新技术的控制特点,对原30m^3 EBR单无聚合釜的撤热能力进行了核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聚合釜进行了改造,即在聚合釜内新增3组列管,并将列管与夹套并联改为串联,满足了传热要求。  相似文献   

6.
小本体聚丙烯工艺条件对丙烯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振宇 《天然气与石油》2001,19(3):22-24,30
分析了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及聚合釜撤热影响丙烯转化率的因素,提出通过改善有关工艺操作条件及聚合釜撤热以提高丙烯转化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综述了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目前世界上乙烯淤浆聚合工艺中所采用催化剂的主要类别,介绍了不同乙烯淤浆聚合工艺(日本Mitsui公司的CX工艺、Basell公司的Hostalen工艺、Phillips公司的Phillips单环管工艺和Ineos公司的InnoveneS双环管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乙烯淤浆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今后乙烯淤浆聚合工艺和催化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齐鲁石油化工》2015,(2):166-170
简述Phillips环管、Innovene S环管、CX釜式等几种高密度聚乙烯淤浆聚合工艺技术及其在国内生产装置上的应用,并概述了国内企业针对高密度聚乙烯淤浆聚合用催化剂的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螺旋半圆管作为容器的夹套已经使用几十年,到目前为止仅作为换热介质的受压腔。对受外压带螺旋半圆管的筒体,并未考虑半圆管对筒体的加强作用,仍按常规方法计算并设置加强圈,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文章根据国外标准和国内科技文献的最新报道,提出了对带螺旋半圆管夹套的真空容器,把半圆管作为加强圈,求得筒体计算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低压法生产聚乙烯,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三种方法,即(1)淤浆聚合法(2)溶液聚合法(3)气相聚合法淤浆法是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主要方法,使用的厂家较多。使用异丁烷或正己烷为稀释剂,高活性、有载体的Cr或Z-N(Ziegler-Natta)催化剂,在环形管或搅拌釜中聚合。在表1中举出了几个主要例子,可资参考。淤浆法由于有着能很好地控制温度的优点,因此易为人们所采用,但随着聚合物支链的增多或增大,聚合物在稀释剂中的溶胀及淤浆粘度的增大均将  相似文献   

11.
Ӧ�õ��Ƚ�����ȹܵİ���Ч���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红良 《天然气工业》2005,25(2):172-175
伴热管伴热是石油化工中应用广泛的伴热方式,如何提高伴热管的伴热效率一直是工程界关心的课题。为此,对伴热管的伴热效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伴热管和工艺管道之间存在的微小间隙是造成伴热管伴热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在伴热管和工艺管之间敷设导热胶泥后可使伴热管的伴热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实际测定发现,一根带导热胶泥伴热管的伴热效率,其传热效率至少相当于3根不采用导热胶泥的伴热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虑高粘度非牛顿流体石油焦渣油浆的变物性和粘性耗散的影响,建立了它在管内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SIMPLER算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还考察了加热过程中流体平均温度上升规律及管内流速和管径大小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热管式搅拌轴在氧化反应釜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将热管用作生产偏苯三酸装置中氧化反应釜搅拌轴的设计思想,阐述了其优越性和可行性,并对热管式搅拌轴进行了传热分析与强度计算,为该装置中氧化反应釜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同轴径向传热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对这种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风洞试验 ,说明这种热管具有一些特殊的传热性能 ,可望在工业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积灰、结渣形成的机理,讨论了积灰、结渣对热载体加热炉辐射受热面、对流受热面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盛克俭  陈涛 《润滑油》1998,13(4):54-55,57
用电子自旋共振对国内几种典型合成油,基础油及加有添加剂的基础油,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生成自由基的相对浓度,以及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自由基衰减情况,来考察导热油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前期光滑外伴管伴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对应用导热胶泥进行伴热优化的系统,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传热特性与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分析.伴管下置式系统中,优化前后均存在浮力诱导的层流自然对流.应用不同夹层模型的计算表明,优化后仍需保持空气夹层以减少热损失,但可将伴管上置而基本不影响伴热效果且易于施工.应用导热胶泥可使伴管与工艺管间的热阻降低50%以上,可得到更高的物料温度或降低伴热介质的需求温度及其(火用)损失,能量利用匹配程度提高,节能潜力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水-柴油换热为对象,对直针翅管和斜针翅管套管换热器的壳程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柴油在直针翅管和斜针翅管套管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时的流场、温度场以及传热与压降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流动条件下,直针翅管与光管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的比值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斜针翅管纵向流流动特性,压降低于直针翅管换热器,强化传热为光管的1.5~2倍,并设计应用于炼油换热器中。  相似文献   

20.
夹套—蛇管式搅拌釜的传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夹套-蛇管式搅拌釜的传热过程,提供了各种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和加热与冷却时间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