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以“资源诅咒”理论为依据,对资源丰裕度与内蒙古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资源丰裕度与内蒙古经济发展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尚没有出现“资源诅咒”效应;然后,对内蒙古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巨额投资以及较高的市场化水平是促使内蒙古自治区尽享自然红利而避免资源诅咒的原因;最后,对资源富集地区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资源诅咒”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源诅咒”的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但研究的成果可以适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本文从“资源诅咒”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荷兰病、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坏制度造成的路径锁定是造成“资源诅咒”的作用机理。国内外的研究和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表明“资源诅咒”并非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铁律,我国应在实施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产业转型政策和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加强从“资源诅咒”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辉 《资源与产业》2014,16(3):51-57
为了打破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诅咒”,文章通过对资源收益实现形式和分配机制的分析,认为由于资源租金界定不清、资源开发中社会总成本补偿不完全,现有制度安排下存在资源租金和社会成本向要素收入和企业利润转化的问题,使资源企业存在虚增的要素收益。在不合理的要素流动机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加速资源浪费和消耗,导致资源型地区财富迅速流失,并引发诸多经济问题。研究认为,为了规避资源诅咒,首要是规范资源收益分配,完善资源税费政策?收取资源耗竭基金充分保障资源所有者权益,并健全社会总成本补偿措施,校正收益信号,引导要素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4.
“资源诅咒”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针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实证检验研究和传导机制研究两方面对“资源诅咒”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于选用的数据指标和研究方法不同,有关“资源诅咒”的实证检验存在3种结论,即“资源诅咒”存在论、不存在论和条件存在论;对“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主要从贸易条件论、“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效应等开展。在综述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有关“资源诅咒”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依赖资源却会制约地区经济增长,使其陷入贫困。论文基于贫困地区益贫式的发展环境,从“资源诅咒”视角分析当前威县经济成功转型的原因,研究发现:威县资源依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内在联系;威县创新型企业数量和FDI水平与威县技术进步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威县在当前大扶贫格局下,借助政策和区位优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摆脱了“资源诅咒”的困扰,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路径,推动了威县后脱贫时代的巩固提升和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6.
能源矿产资源是地区经济增长的“福星”还是“诅咒”?文章基于我国西部11省区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State120软件,计量分析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即能源矿产资源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星”而非“诅咒”;环境规制存在滞后1年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能源矿产开发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现状,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初步检验,并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选取1991—2010年煤炭资源丰裕度、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等指标,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相关性不显著,尚没有出现“资源诅咒”效应,但GDP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同幅度的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因此未来依然需要预防“资源诅咒”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依赖资源却会制约地区经济增长,使其陷入贫困。论文基于贫困地区益贫式的发展环境,从“资源诅咒”视角分析当前威县经济成功转型的原因,研究发现:威县资源依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内在联系;威县创新型企业数量和FDI水平与威县技术进步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威县在当前大扶贫格局下,借助政策和区位优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摆脱了“资源诅咒”的困扰,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路径,推动了威县后脱贫时代的巩固提升和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9.
高孝伟  孔锐 《资源与产业》2016,18(2):96-102
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是否存在?在哪些地区表现比较突出?对这些问题的准确回答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创新地采用目前学者很少采用的RSR分析方法,利用所选取的中国100个矿业城市的样本数据,构建矿业和经济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分析模型,测算出中国矿业城市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为3923%,从整体上和个体上讨论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的表现。结论显示中国整体上不存在资源诅咒问题,但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山西省,资源诅咒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山西作为资源大省,经济发展与资源产业紧密相关。煤炭产业作为山西省支柱产业,其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结构和发展程度。由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挤出效应,山西省其他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目前,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如何破解"资源诅咒",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诅咒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路径和破除资源诅咒路径依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关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及相关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资源诅咒”问题不无例外的涵盖于其中。我国从2005年开始研究“资源诅咒”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研究停留于经济学层面,从社会学范畴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的作品鲜见,本文则在此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从经济学对我国“资源诅咒”问题的分析着手,通过追溯其理论渊源及回溯其经济学分析,引出社会学视角,分别从人口产业结构固化、贫困文化与文化堕距、社会分化下的垂直性差异和输入型阻滞4个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同时给相关的实务领域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钾盐资源,约占世界钾盐资源探明总储量的51.1%。是全球主要钾盐生产区,也是我国钾盐主要进口来源地。投资开发境外钾盐矿是解决我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钾盐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优先考虑勘探开发老挝、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的钾盐矿。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之一。在“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增长视角下,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较少,为弥补此空缺、深入研究,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程度较高;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保定市、沧州市的耦合相互作用关系中良性耦合程度更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较好,但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并未处于优良协同状态,仍需进一步统筹规划。从加强市场资源调控、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城市互惠纽带等角度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以促进其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2004—2014年中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及其传导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然资源丰裕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越缓慢,存在"资源诅咒"效应;(2)产权制度的不完善,较低的产权多元化程度是引致"资源诅咒"效应的关键因素,而人才资本的增加有利于缓解"资源诅咒"效应。因此,为了缓解中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诅咒"困境,应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保证市场活力;提高产权的多元化程度;加大教育科研投入;促进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8—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指标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特征研究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基础。从资源、生态、经济、政策4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度。通过计算中国各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发现中国各省的承载力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议在保证东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承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来防止“诅咒”效应的产生和进一步扩大。自然资源依赖主要通过自然资源禀赋的不断减少直接影响以及挤出效应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基于1999-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自然资源依赖、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依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自然资源依赖负向作用于技术进步,通过挤出技术进步而间接抑制经济增长。要规避和减轻“资源诅咒”,资源型地区应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采;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摆脱资源依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如果不能适当利用自然资源,则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不是福而是祸。资源型城市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成功转型,最关键的是开发人力资源,从依赖自然资源走向依靠人力资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降低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要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通过机制建设,在资源开发收益中体现生态补偿要素,实现经济补偿、实物补偿、功能补偿,保持生态环境持续良好。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活动的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政府行政体制特点,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国家建设输出了大量能源,但本地的经济发展却依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不健全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区域公平角度出发提出了塔里木盆地矿-农复合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体系框架构建思路,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与补偿资金来源,提出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调节等手段和措施,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考虑资源地居民的利益,以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避免资源诅咒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如果不能适当利用自然资源,则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不是福而是祸。资源型城市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成功转型,最关键的是开发人力资源,从依赖自然资源走向依靠人力资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