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化学世界》2006,47(4):199-203
采用新的微波固相法制备出Mn(Salen)/Al-HMS催化剂.通过FTIR和TG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方法成功地将Mn(Salen)配合物固载于介孔Al-HMS分子筛中.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为例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n(Salen)/Al-HMS-IP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最好的环氧化物选择性,此外,考察了催化剂性能还与制备过程中的微波辐射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反应温度、氧化剂的用量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微波固相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规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工业催化》2006,14(1):51-55
报道了一种新的微波固相法制备Mn(Salen)/Al-MCM-41催化剂的方法,并与常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微波固相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方法和常规方法均能成功地将Mn(Salen)络合物固载于介孔Al-MCM-41分子筛中,且在原料的量相同的情况下,红外光谱显示微波固相法具有更强的吸收峰。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n(salen)/Al-MCM-41-IP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最好的环氧化物选择性。还考察了催化剂性能与制备过程中的微波辐射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的实验,使用三次后,转化率达到59.4%,选择性可达78.3%。  相似文献   

3.
Mn(Salen)/Al-HMS催化剂微波固相法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的微波固相法制备出Mn(Salen)/Al-HMS催化剂。通过FT IR和TG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方法成功地将Mn(Salen)配合物固载于介孔Al-HMS分子筛中。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为例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n(Salen)/Al-HMS-IP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最好的环氧化物选择性,此外,考察了催化剂性能还与制备过程中的微波辐射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反应温度、氧化剂的用量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对微波固相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规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无机材料载体和固载方法,综述了近几年无机材料固载Mn(Salen)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硅、分子筛、活性炭、溶胶凝胶固载手性Mn(Salen)催化剂的特点及性能,并对固载手性Mn(Salen)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飞  张晶  王文洋  李瑞丰  张蓉 《现代化工》2013,33(4):54-57,59
运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FAU沸石分子筛(记作Z:包括高硅Y型、13X型和低硅X型(LSX))封装Co(Salen)配合物的复合材料,FTIR、UV-vis DRS、XRD表征表明配合物Co(Salen)被植入分子筛中形成复合催化剂(记作:Co(Salen)/Z)。采用分子筛/聚合物分步涂覆法制备了固载Co(Salen)的分子筛修饰电极(记作:Co(Salen)/Z(Z=Y,X,LSX)/GCE)。以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Co(Salen)/Z(Z=Y,X,LSX)/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氧还原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o(Salen)/Z(Z=Y,X,LSX)/GCE修饰电极电催化氧还原(ORR)的催化活性成分是Co(Salen),而且该Co(Salen)配合物对ORR的电催化活性受载体沸石分子筛骨架硅铝比的影响较大。对于硅铝比分别是2.0、2.5和5.8的LSX、X、Y型沸石分子筛而言,由硅铝较大的NaY所合成的电催化剂Co(Salen)/Y/GCE催化活性最高,且他们的电催化活性顺序为:Co(Salen)/Y>Co(Salen)/X>Co(Salen)/LSX。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用XRD,XPS和NH_3-TP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为非晶态结构,具有超强酸位。以α-蒎烯,草酸的酯化皂化反应为探针,首先研究了Ti/Si摩尔比、硫酸浸渍浓度对SO_4~(2-)/TiO_2-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的SO_4~(2-)/TiO_2-SiO_2催化剂制备条件为:Ti/Si摩尔比1∶3,硫酸浸渍浓度1.5 mol/L。以适宜条件下制备的SO_4~(2-)/TiO_2-SiO_2为催化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合成龙脑的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75℃,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的6%,n(α-蒎烯)∶n(草酸)=1∶0.4。在此条件下,α-蒎烯的转化率达到100%,龙脑的收率可达58.14%。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SO_4~(2-)/TiO_2-SiO_2固体超强酸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氧化活性炭(OAC)为载体、自制[Rh(COD)Cl]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_2/OAC(COD为1,5-环辛二烯),用XPS、N2吸-脱附、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β-蒎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载体种类、氧化剂HNO3浓度、[Rh(COD)Cl]_2与OAC质量比对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_2/OAC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β-蒎烯加氢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催化剂([Rh(COD)Cl]_2/OAC)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活性炭为较佳载体,HNO3浓度为7.23mol/L,[Rh(COD)Cl]_2与OAC质量比为1∶8.3,此时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94%;顺式蒎烷选择性(以只生成蒎烷计,下同)均值为88.64%;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59%;β-蒎烯加氢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压力3.5 MPa,催化剂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3.5%,反应时间4.0 h,此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88%;顺式蒎烷选择性均值为89.00%;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90%,[Rh(COD)Cl]_2/OAC催化剂在β-蒎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活性。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β-蒎烯转化率仍可达89.64%,活性组分Rh的流失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萜类化合物为原料,探究以MnⅡ-Salen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t-BuO2H)为氧化剂的氧化特性。MnⅡ-Salen可有效催化t-BuO2H对碳碳双键的氧化,低分子量萜烯α-蒎烯、紫罗兰酮主要通过烯丙位氧化生成酮,收率50%~80%不等;而倍半萜石竹烯氧化产物主要是环氧化产物,收率72%。氧化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亲电环氧化过程及自由基烯丙位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红云  哈成勇 《精细化工》2006,23(11):1134-1137
为提高β-蒎烯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等级,研究了一种制备高纯β-蒎烯的方法。通过用苯磺酰叠氮处理工业β-蒎烯〔m(α-蒎烯)∶m(β-蒎烯)∶m(其他组分)=4.0∶95.9∶0.1〕,制得了高纯β-蒎烯。同时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对纯化结果的影响。以乙腈为溶剂,回流8 h,反应混合物经硅胶柱分离得高纯β-蒎烯,GC检测其组分质量比为:m(α-蒎烯)∶m(β-蒎烯)∶m(其他组分)=0∶99.9∶0.1〕,β-蒎烯回收率74.0%。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系列M(Salen)/Y(M=Ni,Pd and Ru)和RuL/Y[L=phenanthroline(phen),2,2′-bipyridyl(bpy) and N,N′-ethylenebis (salicylidene-aminato) (Salen)]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金属元素性质和不同配体性质对所制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u(Salen)/Y的催化加氢活性优于Pd(Salen)/Y和Ni(Salen)/Y;不同性质与结构的配体对所制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以Salen希夫碱为配体所制备的RuL/Y催化活性高于以二联吡啶(bpy)和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所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纳米固体酸催化剂与液体产物的分离性能,制备了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04(2-)/Ti02-Fe304催化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IR)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将其用于α-蒎烯异构化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α-蒎烯异构化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 ℃,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2h,此时α-蒎烯的转化率为92.07%,莰烯的选择性为58.96%.  相似文献   

12.
固体超强酸SO42-/TiO2催化β-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β-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近室温的条件下,对β-蒎烯聚合反应具有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20 ℃,催化剂用量为30%(基于β-蒎烯,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6 h时,β-蒎烯树脂得率大于24%.  相似文献   

13.
周建波  徐超  曾明  阳科  崔小莹 《工业催化》2015,23(10):767-772
通过肽键作用将Salen型金属配合物接枝到介孔硅胶孔道中生成固相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对制备的固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证实,Salen型金属配合物成功接枝到介孔硅胶载体上。以环辛烯和环己烯为反应底物,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比较均相Salen型催化剂和多相Salen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制备的均相Salen型催化剂和利用肽键键合制备的固相催化剂均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Mo-Salen催化活性更高,是因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在Mo-Salen存在下易分解。固相催化剂活性≤75℃时稳定,在氧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作用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重复实验中,金属离子流失量很小,催化活性和TOF值未降低,表明利用肽键制备的固相催化剂催化活性稳定,为固相催化剂的制备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Fe_2O_3-V_2O_5/Al_2O_3催化氧化α-蒎烯制备桃金娘烯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Fe2O3-V2O5/Al2O3催化剂,用BET、TPD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和O2吸附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α-蒎烯合成桃金娘烯醛活性和选择性影响,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表面氧活性中心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同时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α-蒎烯合成桃金娘烯醛的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40min,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84.9%,桃金娘烯醛选择性78.4%。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纳米固体酸催化剂与液体产物的分离性能,制备了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S04(2-)/Ti02-Fe304催化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IR)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将其用于α-蒎烯异构化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α-蒎烯异构化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 ℃,催...  相似文献   

16.
贺香文  郑福平 《精细化工》2011,28(10):978-981
以β-蒎烯为原料,乙腈-水为溶剂,酮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合成了2,10-环氧蒎烷。考察了酮催化剂、溶剂、过氧化氢与β-蒎烯摩尔比、pH、反应温度和时间对2,10-环氧蒎烷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较佳的催化剂,n(过氧化氢)∶n(β-蒎烯)=5∶1,pH=10.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8 h,在该条件下2,10-环氧蒎烷的收率可达79.6%,色谱纯度为94.6%。用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红外光谱仪以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对2,10-环氧蒎烷的色谱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运用XRD、DSC、原位红外、BET和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热稳定性、吸附α-蒎烯情况、表面积及表面酸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α-蒎烯在NiB非晶态合金和载体的表面酸中心协同作用下形成化学吸附态,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强度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NiB/ZrO2-Al2O3催化剂使α-蒎烯的转化率达到89.6%,蒎烷选择性达到91.2%.在反应70 h后,α-蒎烯的转化率下降了近10%,而蒎烷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运用XRD,DSC、原位红外、BET和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热稳定性、吸附α-蒎烯情况、表面积及表面酸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α-蒎烯在NiB非晶态合金和载体的表面酸中心协同作用下形成化学吸附态,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强度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NiB/ZrO2-Al2O3催化剂使α-蒎烯的转化率达到89.6%,选择性达到91.2%。在反应70h后,α-蒎烯的转化率下降了近10%,而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运用XRD、DSC、原位红外、BET和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热稳定性、吸附α-蒎烯情况、表面积及表面酸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α-蒎烯在NiB非晶态合金和载体的表面酸中心协同作用下形成化学吸附态,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强度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NiB/ZrO2-Al2O3催化剂使α-蒎烯的转化率达到89.6%,蒎烷选择性达到91.2%.在反应70 h后,α-蒎烯的转化率下降了近10%,而蒎烷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步气相法制备了AlCl_3/Naβ、AlCl_3/SiO_2、AlCl_3/NaMCM-41和AlCl_3/NaY固载AlCl_3催化剂,并考察其在萘和丙烯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N_2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化学分析法表征了载体的物化性能及催化剂表面酸性。结果表明,AlCl_3固载化作用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大小具有较大影响,且催化剂孔道结构影响萘烷基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以Naβ为载体制备的AlCl_3/Naβ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萘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活性,在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h和常压条件下,萘转化率为77.63%,n(2,6-二异丙基萘):n(2,7-二异丙基萘)达到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