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涤/棉织物具有外观挺括、耐磨、耐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等优点,适宜制作各种服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涤/棉印花织物大部分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涂料印花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但成品的手感硬,色牢度差,印制时易塞网。文章综述了涤/棉织物的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和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其中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手感较好的优点,可解决涂料印花中大块或满地印花引起的手感硬、色牢度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色谱都较齐全,印花工艺也较简单,特别适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中深色印花。 (一)印花工艺 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相法 此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工艺简单。其印花工艺过程如下: 半制品→印花→烘干→热溶→汽蒸(或省略)→平洗→烘干。 常用色浆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锦纶/丽赛交织物采用分散/活性染料进行同浆印花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耐高温的K型或龙盛CI型活性染料及低温型分散染料,以海藻酸钠为糊料,采用先汽蒸再热熔焙烘的固色工艺,生产的锦纶/丽赛交织物印花面料色彩亮丽、手感柔软、质地轻盈.  相似文献   

4.
三、CDP纤维混纺织物 的直接印花 直接印花工艺对CDP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棉或粘胶)及羊毛混纺的产品较有应用价值。 (一)CDP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印花 CDP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印花可以采用分散/活性同印、阳离子/活性同印两种工艺。 1.分散/活性直接印花 分散/活性直接印花是涤棉混纺织物常用的方法,可以参照使用。分散/活性同浆印花,如使用的是K型活性染料,可采用200℃,60秒一次热溶固色,也可采用200℃,60秒先热溶固着分散染料,接着以常压饱和蒸汽(100℃×7分钟)固着活性染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烟酸钠和双氰胺作催化剂的分散/活性染料中性同浆印花工艺。通过小样和大样试验,证明中性固色工艺是可行的。该工艺不仅可使活性染料获得与碱性工艺相当的色深度,而且解决了碱性高温焙烘时棉纤维的泛黄和分散染料得色量低的问题,使印花花色的鲜艳度大有改善。此外中性色浆贮存稳定性好,为印花操作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6.
钱国良  金玮 《丝绸》2000,(8):10-11
涤棉织物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的工艺重点,一是前处理中要进行丝光;二是印花原浆采用半乳化浆,染料选用耐碱型分散染料和稳定性,对涤纶沾污水的活性染料,色浆中尿素用量控制在70%;三是水洗中加洗洗剂处理。  相似文献   

7.
彭志忠 《印染》2008,34(13)
采用分散/活性同浆印花和涂料印花两种工艺印制锦棉混纺织物.在分散/活性同浆印花中,宜选择热溶温度低的高温型或热溶温度高的中温型分散染料,以及耐高温的K型或Cibacron P型活性染料,尿素用量2%~6%,小苏打1%~2%,采用海藻酸钠糊料,热溶焙烘再汽蒸的固色工艺;涂料印花宜选用粒径0.25~0.5μm的涂料,选用成膜性优良的自交联黏合剂和增稠性好的浆料进行印花.两种印花工艺所印制的锦棉混纺织物各项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王兆峰 《印染》2003,29(12):13-14
涤棉混纺织物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应注意选用升华牢度高、沾色少的活性染料和耐碱且热溶温度低、升华牢度适中的分散染料,严格控制各助剂用量和工艺条件,以使印花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采用苯甲醇用于涤/棉分散/活性染料直接印花,探究了苯甲醇用量以及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汽蒸时间等因素对涤/棉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印花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苯甲醇可用于涤/棉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低温焙烘助剂,最佳工艺为:苯甲醇50 m L/kg,焙烘温度170~180℃,焙烘时间2 min,100℃汽蒸7~10 min,涤/棉印花织物可获得较高的表观色深,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耐皂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涤棉织物分散/活性同浆印花用染料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染料,研究分散/活性染料烘干温度,焙烘固色时间和温度,印花色浆中尿素、碱的用量对其固色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焙烘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印花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合适的染料和热焙烘工艺,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都能得到很好的固色,印花产品的各项牢度优良,平平加O和防沾色剂的混合碱水洗涤可以很好防止白地沾污。本实验工艺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纺织品印花工艺实践(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直接印花工艺的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分散染料直接印花、涂料直接印花和各染料同浆直接印花,防印印花工艺的白涂料和三乙醇胺半防活性染料印花、涂料防印活性染料、K型防印KN型活性染料、涤棉织物防印印花,拔染印花工艺的涤纶及纤维素纤维常用拔染工艺的印花工艺;详述了这些工厂生产传统常用的印花工艺中染化料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和操作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涤棉混纺织物白地深色用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可获得白地白、色泽深艳的效果,并能保持涤棉织物“柔、挺、滑、爽”的风格。但分散/活性染料白地深色印花是较难生产的品种,要求严格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条件的控制。本文对该工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探讨。 一、分散染料对得色深度及 白度的影响 分散染料的选择,对产品的白地白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由于分散染料的升华及平洗时对白地的沾污,会对白度带来不利的影响,前者尤为主要。  相似文献   

13.
黄德朝 《印染》2016,(5):28-31
采用圆网印花机满地罩印,即分散活性同浆双色印花工艺,使涤粘交织大提花织物中涤纶和粘胶分别着色。通过筛选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印花糊料和吸湿剂,优化生产工艺。此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能达到分散染料套染活性染料的效果,适用于中深色配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涤棉混纺织物面料的迷彩印花加工,进行了分散/还原染料的同浆印花工艺研究,确定了印花所需的工艺条件和参数。试验表明,通过涤棉织物分散/还原染料的同浆印花,能够获得满足高色牢度要求的产品,同时缩短加工工艺,简化操作,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6,(5)
采用圆网印花机满地罩印,即分散活性同浆双色印花工艺,使涤粘交织大提花织物中涤纶和粘胶分别着色。通过筛选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印花糊料和吸湿剂,优化生产工艺。此工艺流程短,质量稳定,能达到分散染料套染活性染料的效果,适用于中深色配色。  相似文献   

16.
彭志忠 《印染》2006,32(1):19-20
介绍三种棉织物活性染料防印印花工艺,即利用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差异,以及活性染料与防染剂反应能力的差异的防印工艺;利用释酸剂中和印花色浆中的碱剂,以阻止活性染料上染的涂料防印活性染料印花工艺;以及利用深色浆叠印浅防浆的浅防印花工艺。给出了这三种工艺的处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赵晓伟 《印染》2014,40(17):32-34
采用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迷彩印花。通过试验分散染料的焙烘工艺和还原染料汽蒸及还原工艺对染色深度的影响,确定该同浆印花的优化工艺为:分散染料于210℃焙烘90 s;还原染料于105℃还原60s,60℃氧化2min。该工艺印花产品色牢度均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18.
《印染》2017,(10)
通过筛选染料、糊料和优化工艺,研究了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锦/棉织物同浆印花的印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碱性色浆中,同浆印花选择MSG合成糊料,碱剂小苏打质量分数10~15 g/kg,蒸化时间30min,防沾皂洗剂SW-PA质量浓度2~3 g/L,选择反应性高的活性染料和弱酸性的含金属酸性染料,在蒸化时间短的情况下,印花固色率高,白底沾污小,成品色光艳丽、色牢度好、手感好。  相似文献   

19.
黄元正  陈友波 《印染》1994,20(1):16-19
活性染料中性固色剂NF是多种组分的复配物,应用于涤棉织物的分散/活性染料同浴轧染染色,共浆印花工艺,以代替传统的尿素,小苏打焙固工艺。经大小样试验,发现用新工艺处理的织物色光鲜艳,纯正,得色量高,同时节省了染料,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型高湿模量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其他耐疲劳、身骨挺括的化学纤维交织或混纺的面料不断被开发,锦纶/丽赛交织物便是其中之一。锦纶/丽赛交织物面料既有锦纶的耐磨性、吸湿透气性、回弹性及丰满、轻盈、滑爽的手感,又有丽赛纤维面料的光泽、弹性、悬垂、滑糯的风格,是制作T恤、休闲服饰的理想面料。本文对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进行探讨,主要内容为如何使锦纶/丽赛交织物在同浆印花中获得较好的同色性并具有较高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