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锋 《大众用电》2013,(6):26-27
在一次设备停电后,TA的二次电流回路上有负荷或变动过TA的二次电流回路,在一次设备复电后就要对TA的二次电流回路进行带负荷检查,通过带负荷检查无异常后方能将相应的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带负荷检查时,要重点弄清TA二次电流回路中性线断线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防范TA二次电流回路中性线断线。1TA二次电流回路断线与中性线断线之间的区别1.1TA二次电流回路断线  相似文献   

2.
胡勇兵  岳陈熙  瞿旭 《湖南电力》2011,(6):53-55,61
研究3/2接线方式下TA断线造成2组TA间二次环流,导致TA断线闭锁差动保护逻辑失效的问题.介绍2种3/2接线方式下TA二次电流合流的方法以及线路、主变、母线保护的TA断线闭锁判据,对TA二次环流现象进行阐述,分析TA断线时TA二次环流故障特征.指出部分装置TA断线闭锁逻辑的不足,提出3/2接线方式下TA断线闭锁逻辑改...  相似文献   

3.
微机线路差动保护具备TA断线检测的能力,在线路发生TA断线时不造成误动。而TA断线的特征又与弱馈侧高阻接地的特征很相似。提出了一种判别TA断线的新方法,该方法在确保TA断线能正确检测的前提下,又能确保弱馈高阻接地故障时不会误闭锁差动保护。RTDS试验证明该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基于谐波的低压配电干线中性线断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次谐波电流含量较大是目前低压配电系统负荷的普遍特征,利用这一特征,提出了在配电干线首端设置监测装置,对中性线断线故障进行检测的保护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线路首端三次谐波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中性线断线故障。仿真和实测分析表明:无论故障点以后的负荷是否平衡,当中性线断线时线路首端三次谐波均会呈现不同程度变化,故障点越接近线路首端,故障导致的三次谐波变化就越显著。对中性线断线故障时线路首端三次谐波和基波的突变规律,以及正常运行时,负荷三次谐波和基波的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获得了将故障和正常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区分的故障判据和故障判别流程。利用实测负荷的波动数据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故障检测判据在负荷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对中性线断线故障判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流差动保护为了提高安全性一般都有CT二次断线判据,以区分内部故障和CT二次断线,并根据判据的结果决定是闭锁还是开放保护,因此CT二次断线判据可能影响线路差动保护正确动作。从弱馈系统、单侧电源、高阻接地等多个角度探讨CT二次断线判据对线路差动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引入两侧电压突变检测的必要性。分析表明,两侧电压突变检测CT断线判据可以较有效地减少CT断线检测判据对线路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提高保护装置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线路纵差保护CT二次断线判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差动保护为了提高安全性一般都有CT二次断线判据,以区分内部故障和CT二次断线,并根据判据的结果决定是闭锁还是开放保护,因此CT二次断线判据可能影响线路差动保护正确动作.从弱馈系统、单侧电源、高阻接地等多个角度探讨CT二次断线判据对线路差动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引入两侧电压突变检测的必要性.分析表明,两侧电压突变检测CT断线判据可以较有效地减少CT断线检测判据对线路差动保护灵敏度的影响,提高保护装置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迅速、准确、灵敏、可靠地检测出TA断线,提出一种TA断线检测方法:对TA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计算TA断线时刻采样窗与前一采样窗面积的比值,将该比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同时再计算TA断线时刻过零点的斜率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两个结果同时符合判据时,判断该TA断线.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TA断线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判断速度快、有效避免判断盲区等特点,在继电保护领域尤其是差动保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林智敏 《广西电力》2012,35(4):41-44
为了有效打击偷盗低压线路的不法行为,确保供电可靠性,根据线路被偷盗后线路断线的特点,开发了低压断线报警装置。该装置采用了GSM无线通信方式,运用三相电压实时检测分析的方法,实现对低压线路的远程监控。经安装后测试,能及时准确报警多次,并成功抓获了多名不法偷盗分子,有效地监控及保护了低压线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研究在电流互感器(TA)断线情况下发生故障时,距离保护的动作行为。基于保护安装处测得的故障回路电阻,分析了TA断线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由分析可知,接地距离保护受潮流方向和故障相别影响:在电源侧,当相位超前于断线相的相别发生区内故障时,接地距离保护容易拒动,当相位滞后于断线相的相别发生区外故障时,接地距离保护容易误动;而负荷侧的接地距离保护动作情况与电源侧相反。结合TA断线识别方法提出了自适应接地距离保护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针对TA回路和保护配置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彭向阳 《高压电器》2011,47(6):48-52,57
介绍了220 kV线路断线故障经过和临时处理措施,通过对断线样品进行拉力、通流、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机械、电气性能对比试验和检测,分析导线断线原因.指出故障前断口处导线已存在显著的通流缺陷,同时由于线路运行年限较长机械强度下降,因局部发热恶性循环发展和强度逐步丧失最终导致小负荷电流下导线断线.强调要控制线路负荷和加强红外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小单相断线故障对供电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配电线路单相断线故障,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保护方法。利用电路原理和中性点电压偏移理论,对简单断线故障和伴随接地的复杂故障情况下线路首末两端电压和流经线路的电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电气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组由电流判据和电压判据组成的单相断线故障判断和保护方法。研究了基于电压判据的断线故障类型及故障区段的判断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不对称运行、互感器断线等异常情况对所提判据的影响和相应的改进方案。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进行了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断线故障保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消除负荷线路断线引起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过电压,对该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形式和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断线引起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过电压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过电压的计算方法和变化形式;其次通过典型故障案例和计算实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依据负荷断线过电压的典型性质特征提出了断线故障判别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负荷线路断线会产生与断线相电源电势"同相"或"倒相"等多种形式的谐振过电压,该过电压的幅值和性质特征与线路所带负载变压器的负荷直接相关,同时亦受消弧线圈补偿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绝缘导线的应用,配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的概率大为增加,且断线故障一直缺乏有效的定位或测距手段。阐述了电力线路开断时行波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断线故障初始行波及其传输特征,探讨了利用行波原理测量断线故障距离的可行性和方法,分别对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中的测距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利用行波原理能够测量断线故障距离,其可靠性与断线时刻故障点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此测距可靠性不仅与总体负荷电流大小有关,还与故障点位置有关。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断线故障是配电网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快速定位并隔离断线故障是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针对中压配电线路的断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融合终端低压侧电压信息的中压配电线路断线故障检测及区段定位方案。讨论了断线后中压侧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特征并构建相关判据,详细论述了基于智能融合终端实现中压配电线路断线故障检测算法流程。基于数字仿真软件开展不同断线情形的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并定位中压配电线路断线区段,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避雷器防止10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年彬 《中国电力》2003,36(Z1):39-42
在绝缘导线应用于配电线路的建设中,10 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事故是影响安全供电的大问题.通过分析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介绍安装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有效限制雷电过电压对配电线路的危害,减少绝缘导线配电线路的雷击断线事故,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指出安装线路型避雷器这一防雷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线路型避雷器的安装密度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兆健 《电工技术》2006,(11):75-76
0引言 TA是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件,其自身特性的好坏及其接线正确性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系统的准确、可靠运行.由于TA二次接线较多而且接线较复杂,以及在其变比试验、伏安特性等试验中均要解开电流端子排连片或TA二次接线,故在现场工作中常会出现TA二次线接错及二次线断线等故障.一次通流试验则可在设备投运前有效地反映上述情况.现在对常见的几种接线形式的单相一次通流试验中TA断线时所得的电流数据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保护装置没有计及纵向故障的保护方案的问题,首先分析110 kV负荷站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方式下线路的单相、两相断线故障特征。其次依据断线故障特征提出了基于线路双端零序电气量的补偿零序电压差动原理的断线保护方案,实现了断线故障的快速可靠动作。最后在110 kV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上增加断线保护逻辑,并在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110 kV负荷站输电系统,验证了所提断线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0 kV配网线路一般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网线路特别是架空线路具有走线地理环境复杂、设备老化快、易受外力破坏等特点,因而断线故障时有发生。断线后,对用户正常供电及断口周围的行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文中通过分析一起断线故障断口前端、后端电压及对用户供电的影响,对调度过程中有类似现象的判断及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大玮  王旭  王峦 《华中电力》2011,24(4):60-62
针对孝感变电站500kV母线保护装置TA断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一定的检测方法,确定了连接至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其中一绕组的放电间隙短接是导致保护装置出现TA断线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此检测方法和应对措施,对消除母线保护装置TA断线故障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变差动保护TA断线故障出现后,必须立即检查处理,否则会引起保护误动或者拒动。检查运行中的主变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主要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上工作,且保护屏上其他设备都在运行,工作风险性极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使用熟练的现场检修方法才能检查和处理此类型故障。从主变差动保护原理、保护电流回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的风险、现场实际操作、安全措施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主变差动保护TA断线"故障的检查和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