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人工湖动态换水水位对流速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位和流速是人工湖维持生态的关键因子,为探究人工湖水位对流速分布的影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对雁鸣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因素水位对流速影响和实测换水水位对流速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位是水动力影响因素之一,低水位时的湖泊流速大于高水位时期,水位变化时的平均流速介于高低水位流速之间,水位对环流影响较小。在实测换水期间,高水位时水位分布无明显差异,水深自上游至下游逐级递增;低水位时水位分布出现差异,河滩裸露,水深分布差异较大;水位变化时,湖泊上游至下游水位呈梯度变化,水深随水位变化;流速时空分布验证了单因素水位对流速的影响,并表明不同水位对流速大小及分布影响有所差异。雁鸣湖水位和流速的模拟结果表明,人工湖水位变化能改善湖泊水动力,可为人工湖水情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间尺度的鄱阳湖生态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支撑鄱阳湖水资源科学调控,本文提出了湖泊年、月、日尺度生态水位的概念,不同时间尺度湖泊生态水位均包括最低生态水位、适宜生态水位、最高生态水位.采用频率曲线法分析了鄱阳湖年、月、日尺度生态水位.在年尺度下,鄱阳湖最低生态水位、适宜生态水位、最高生态水位分别为12.07 m、13.40 m、15.15 m.湖泊年、月、日尺度生态水位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水位的不同需求,建议由年尺度、月尺度、日尺度下的水位资料序列统计分析相应尺度下的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3.
根据鄱阳湖湖区都昌水位站1964-2014年逐日平均水位资料,对比分析了2003-2014与1964-2002年水位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最低水位由上升显著趋势变为下降显著趋势,多年平均最低水位出现时间提前了11 d,多年平均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推迟了13 d;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多年平均水位、年最高平均水位、年最低平均水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退水过程的起末水位变化不大,退水过程历时缩短25 d左右,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建立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关系的构想.针对鄱阳湖不同水情变化产生的湖面各处水位差异,运用微积分、泰森多边形理论,结合现有水文(水位)站数量和分布、鄱阳湖湖盆特征和不同时期水情特点,研究鄱阳湖水文(水位)站分区水位与面积、水位与容积关系,开展鄱阳湖区动态水位~面积、水位~容积理论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临沂岸堤水库的安全运行,结合岸堤水库1960—2009年的水位资料,研究了其水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 a来,岸堤水库历史最高水位为175.33 m,历史最低水位为156.29 m,多年平均水位为169.08 m;水库每年6月份平均水位最低,9月份平均水位最高;水库年水位波动与年度降雨量波动基本一致,水位调度合理,达到了防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人工读取水位标尺效率低和现有基于水位标尺进行图像处理获取水位的环境适应性差、水位标尺量程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无标尺水位测量技术。该技术无需借助水位标尺,仅需对水位进行标定;将采集到的水位图像输入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水体区域和非水体区域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借助图像识别获取水位线坐标;最后根据水位标定的数学模型,采用线性插值和坐标拟合的方法计算水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环境适应性强,昼、夜间的水位测量误差均小于1 cm。采用该技术可以实现河道、水库等大量程的水位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三峡水库运用前后鄱阳湖水位的变化特性,分析了湖口、星子、都昌、棠荫和康山5个水文站1964-2016年的水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除湖口站的年最低水位为显著增大的变化趋势外,其余4站的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及年平均水位以及湖口站年最高水位和年平均水位均为下降的变化趋势;鄱阳湖枯水期10月份水位变幅最大,从10月至次年3月枯水水位变幅递减,除湖口站外,其余4站3月水位变幅最小;枯水期鄱阳湖区的水位变化幅度呈北高南低的状态,12月至次年3月,星子站的月均水位变化幅度小于都昌站的月均水位变化幅度,枯季湖口水位较建库前有所抬高;鄱阳湖枯水时间延长,平均延长了41 d,枯水出现时间呈波动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从区域控制和漏斗区控制两个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选取地下水控制井以及确定控制水位和考核水位指标的方法。对于整个超采区,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定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将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出区域面积加权平均水位,进而根据与该平均水位的接近程度,选出一口区域水位控制井,并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今后的控制和考核水位。但是,当评价年为枯水年时,需要在控制水位的基础上减去松弛量确定考核水位。对于地下水漏斗区,利用水位等值线图,判断漏斗分布情况,进而从漏斗中心附近选取一口控制井,同样也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控制和考核水位。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选取的区域和漏斗控制井分别为监测井W16和W17;当政府未制定水位恢复规划时,区域控制水位确定为17.13 m;当政府制定了水位恢复规划时,比如5 a内水位恢复0.5 m,那么区域控制水位需要在17.13 m的基础上每年增加0.1 m;丰水年、平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枯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减去0.93 m(松弛量);漏斗区控制和考核水位均确定为12.19 m。  相似文献   

9.
陡河水库东岸山体裂缝较多,易发生塌坑。通过整理历年库水位和山脚测压管水位观测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反映库水位和测压管水位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预报各库水位对应的测压管水位预测区间,与实测测压管水位进行对比,从而提早预测东岸塌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三江平原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地下水生态水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地下水生态水位指标体系,阐述了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的主要原则,明确了三江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针对地下水开采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恢复地下水生态水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