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建类学科、信息类学科、电气类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阻碍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培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特色不明、培养环节脱节等4个重点问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集成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法,构建基于"新工科"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1535"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汇集了方法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多种创新,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应用成果,为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计划修订为基础,从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探寻满足社会需求、专业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需求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设立缘于智能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缺失,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培养模式革新等方面,探索构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多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建筑智能化方向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学生培养发展现状及协同理论与该专业学生培养的契合度,将协同理论应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在主体(高校)与各协同相关方(企业,行业,兄弟院校等)共享与互动基础上,从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自循环培养机制、教学监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多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1)
该文针对目前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联系不足等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化升级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矿山企业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需求,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化升级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背景,在对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培养经验和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对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专业质量,需要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发展和应用动态、产业转型升级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等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诊断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在专业建设上面利用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回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分析现代建筑业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面向未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加强专业宣传的重要性,并提出强化专业宣传的方法与途径。论述专业教学理念应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阐明将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利用互联网教学软件解决各课程之间知识点交叉衔接的问题。阐述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训教学及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以毕业设计为抓手,分层次多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智慧建造方向模块”,形成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课程体系,并以智慧建筑学院为载体,通过“引企入教”和校企多主体合作的“3+1”培养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适应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筑装饰行业的良好前景促使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办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然而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却存在着问题,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例,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如何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