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面向制造的设计思想,采用制造法造型技术对回转体刀具进行了三维形体设计,同时对造型过程中涉及的与加工制造密切相关的工艺数据进行提取与存储,最终自动生成工艺卡文件,实现了复杂回转体刀具的CAD/CAPP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在工、农业各类机械的制造和维修中,要装配或更换许多回转体零件,如皮带轮、拖拉机支重轮、轴承等。这些零件由于多为过盈配合,装拆均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多功能液压油缸装拆机构,该机构通过更换不同的简单部件,可迅速而有效地完成各种不同零件的拆或装,同时又可配以其它支架而成铆接装置和挤压装置。二、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插秧机分插轮转臂这一零件过程中,有一内孔φ47的卡环槽,曾在车床上加工,由于零件外形不是回转体,又无基准面装卡,不便于加工。为此,我厂在领导、工人、技术人员的相互配合下,革新了一种小型卡环槽镗刀(附图示)。  相似文献   

4.
李杏华  张彦杰  刘硕 《工具技术》2011,45(2):112-115
回转体测量机由同转工件台和测量架组成,能够在工件一次装卡条件下对回转体零件的内外轮廓参数进行高精度的快速检测.根据该测量机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测量机的各项系统误差,提出了测量架运动直线与回转轴线之间平行度、测头的测量方向与同转轴线的垂直度、测头偏心等系统误差的标定方法,建立了标定数学模型,剔除了由于标准件加工、安装等不确...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凸轮、模具、曲面回转体或某些需要多次装卡、多次转换机床等形状复杂、精度高、难度大的各种工件。对以上几种零件的加工,如果仍然采用一般手动操纵机床,是很难达到质量和产量要求的。为了解决这类零件的加工,过去虽曾设计、采用了一些象仿形(靠模)铣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介绍了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和VERICUT软件对异形回转体零件进行自动编程和加工仿真的过程,然后将软件生成的刀具轨迹G代码传输至FANUC四轴数控加工中心,实现异形回转体零件的实际加工。该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异形回转体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对企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BF型方便面、碗仔面、杯装面生产线成套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设计制造。结构完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制造,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生产从面粉开始直到成品,全部自动一次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产品加工中,对不规则轮廓组成的复杂回转体零件,通常采用若干微小直线段进行拟合并经CAD/CAM自动编程方法来实现,但是生产效率很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NURBS曲线拟合的复杂回转体零件加工方法,即用NURBS曲线拟合回转体零件的异形轮廓部分,再根据拟合曲线方程用数控系统宏程序编制异形轮廓加工程序,并有效地将宏程序嵌入到仿形车固定循环功能之中。该方法生产效率高,采用较少的控制点即可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且通用性和灵活性好。  相似文献   

9.
<正>机匣是一种大型薄壁回转体零件,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起着连接、承力、包容等作用。由于机匣壁薄、外形结构复杂、材料去除量大等特点,采用切削加工等制造手段普遍存在加工精度差、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为解决机匣零件的制造难题,本文提出了旋印电解加工技术,采用带有窗口的回转体工具电极,通过工件与工具的同步对转,实现机匣复杂凹凸型面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采用了一种新工艺,重新编写刀具的路径程序来适应零件的每一加工工位,现在,一个复杂的5轴零件,尽管其某些数据难以达到,但只需两次调试装卡,就可完成加工,而过去则需要8次调试装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车床用回转体零件快装夹具的结构,装夹过程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回转类零件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应用非常广泛,其加工(如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参数监测(如平面磨床砂轮尺寸实时监测)精度要求较高,必须通过使用高效的检测方法对回转体的参数进行精密检测,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采用光学非接触精密测量方法,实现了对回转体零件圆度误差的快速测量与评价。该方法应用于回转体零件的生产质量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回转体圆度误差测量的检测效率、准确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飞机制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飞机制造商们纷纷寻求各种能够降低成本的方法,毕竟提高价格意味着将订单拱手送给对手。WFL公司的6台车铣中心,对空中客车制造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有显著成效。WFL的合作伙伴德国海斯·安德莱公司将这项“一次装卡、全部完工”的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向国内航空制造业推广以来,同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回转体的衡重参数测量在许多领域上应用比较广泛,目前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根据回转体的对称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测量装置。试验时需要完成对测量装置的一定操作,采用旋转回转体90°的方法,通过微机处理即可得到回转体的重心位置。最后对测量装置的工作机理和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回转体的实际测量与校核,证明该测量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测试精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对各种回转体的重心位置测量具有重要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联日丹诺夫医疗工业专业设计分局研制出一种加工非圆剖面回转体的新方法(作者发明证1034839)。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削刀具在横向对被加工零件按谐波定律作复杂的移动,只需使用几把普通的回转外园车刀轮流进行加工,从而可使结构大为简化,并能提高它的加工可靠和加工非圆剖面回转体的生产率。这样就毋需使用专门的斜  相似文献   

16.
电磁无心夹具是一种利用磁特性进行工作的夹具,在磁性材料回转体的生产加工中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精度高、效果好,在磁性材料的轴承生产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其优点能在非磁性材料轴承零件的生产加工中应用,设计了一种非磁性材料回转体的电磁无心夹具生产加工用夹具。  相似文献   

17.
龚仲华  龚晓雯 《机电工程》2016,(12):1457-1462
为解决当前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维修中所存在的谐波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分离和组装技术难题,将新技术和新颖功能部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工业机器人的装配和维修更简单和快捷;对现行工业机器人的传动系统结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大中型垂直串联工业机器人手腕的新型结构设计方案,并对传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具体介绍;该方案将手腕传统系统设计成了可整体装拆和标准化生产、能通过法兰定位简单安装的传动组件,使手腕安装及维修时无需进行谐波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分离,传动组件装配时无需进行调整;利用实际生产制造及产品技术性能测试,对传统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这一设计方案所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手腕,不但解决了传统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减速器及传动部件的安装和维修问题,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手腕摆动轴B、手回转轴T的传动精度、运动速度等指标均比传统结构手腕提高了10%~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 苏联日丹诺夫医疗工业专业设计分局研制出一种加工非圆剖面回转体的新方法(作者发明证1034839)。这种方法,不需要切削刀具在横向对被加工零件按谐波定律作复杂的移动,只需使用几把普通的回转外园车刀轮流进行加工,从而可使结构大为简化,并能提高它的加工可靠和加工非圆剖面回转体的生产率。这样就毋需使用专门的斜角刀具就能在改装的车床上获得各种棱面曲率的多边形异型零件,从而可扩大采用这种方法加工零件的工艺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柔性加工系统(FMS),目前已经开始在生产中实际应用。据统计,全世界已在生产中使用的或计划在生产中采用的柔性加工系统约190余条,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甚至在FMS基础上已建成了柔性生产车间或工厂。 各国拥有量统计详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以日本、美国、西德数量占绝对优势。 据称,如果选用适当,会取得优异效果。与用非柔性系统加工相等批量的同样工件相比较,通常人员可以减少 1/5,成本降低一半。 一、柔性加工系统的加工对象 国外在生产中使用的FMS,按加工对象划分,约有70%为非回转体件,其余30%为回转体件。非回转体件又以壳体件为主…  相似文献   

20.
横轧非回转体轴类件辊型曲线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横轧非回转体轴类零件是楔横轧近净成形和精确成形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发展,而轧辊的辊型则是非回转体轴类零件楔横轧成形的基础和关键.在分析楔横轧非回转体轴类件成形工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单阶段”楔横轧非回转体轴类零件新工艺;根据轧制过程中轧件与轧辊的相对共轭运动关系推导出楔横轧非回转体轴类件的辊型曲线方程;针对一典型非回转体轴类零件在试验轧机上进行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阶段”楔横轧生产的非回转体轴类件主要尺寸精度达到要求,且内部无明显缺陷,这说明“单阶段”楔横轧非回转体轴类件新工艺是完全可行的,且利用辊型曲线方程加工的辊型可以轧制出符合尺寸要求的非回转体轴类件,因而是实现非回转体类零件少无切削加工,改善劳动条件、节材降耗的优质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