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PPP 模式成为我国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问题新的途径方法,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和文献研究法结合,对筛选出的49 篇“CNKI”和“Web of Science”文献和9 篇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报告进行编码研究并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因素评价体系。结果显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建设风险,运营移交风险,市场风险,社会和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是编码后提炼出的7 个核心风险因素,覆盖了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全过程风险。研究成果旨在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该评价指标的建立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风险因素参考标准,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产业化和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旅游扶贫PPP项目的大批落地,如何监管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扶贫PPP项目绩效指标的有效识别是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旅游扶贫PPP项目特点,明确四大利益相关者绩效目标并初步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对绩效指标进行二次遴选、整理和分析,构建旅游扶贫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PPP 模式是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热点问题。在构建建筑垃圾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 ISM 模型构建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阶梯解释结构模型,并结合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计算系统内风险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力。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风险因素存在递进关系,其中社会/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设计建造风险,运营风险,环境风险是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是风险管控的关键因素;合同风险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帮助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参与方在项目风险评估中准确识别关键风险,进行风险预警和治理,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市政技术》2019,(6):272-275
海绵城市PPP项目的重点在建设,核心在运营,运营期海绵城市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效果,故构建合理的运营期绩效评价体系是保障海绵城市运营管理工作稳定的当务之急。因此,通过对运营绩效评价因子进行研究与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绩效评价指标层次进行分解,结合四分位数检验法和萨蒂评价标准,计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Matlab验证,构建出了一套符合海绵城市项目运营期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并在我国西北地区某海绵城市PPP项目运营绩效评价体系中进行了实践与应用,可为我国海绵城市PPP项目运营管理与服务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项目融资不足、管理困难的难题,提出在建筑垃圾产业中引入PPP模式可实现政府和企业"双赢"的效果。经过对比分析,BOO是最适合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项目的模式。通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PPP运行模式和效益分析,得出PPP模式应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PPP项目绩效评价是成功开展PPP项目的重点工作和核心内容。在我国,PPP项目绩效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各行业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推进PPP项目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深入研究,针对项目特点,全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给出指标权重,准确设置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具有行业针对性、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应用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各阶段各层级的绩效监测或总体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公私合营模式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中国尚缺乏PPP项目的统一管理机构和全过程绩效评价机制,加之项目利益相关者对绩效的关注点不同,因此传统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无法满足PPP项目的特殊要求.首先明确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绩效形成机理和结合文献梳理出PPP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而对PPP项目过程模块分析提取出关键绩效指标,根据指标内在逻辑关系建立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具体项目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营期是PPP项目产出效果与投资回收的体现阶段,绩效评价能够有效评估项目的投入产出及运营情况。本文以财政部与发改委政策导向为依托,采用文献检索、实例分析、参照MOPES体系等多种方法构建了一个全面、考虑政府、运营单位、公众群体利益、立足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以北京地铁14号线PPP项目为例,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近年,铁路领域推出了一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随着这批铁路PPP示范项目的落地,政府如何对铁路PPP项目实施监管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构建铁路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为政府发挥监管职能提供具体方法和依据。根据铁路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特点,界定了铁路PPP项目绩效评价主体、时段等研究范围,基于政府监管角度,通过关键成功因素识别分析与实践遴选,分别选取出具有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共性四个维度的建设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监管铁路PPP项目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筑垃圾处理 PPP 模式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的主要趋势。PPP 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在全生命周期过程 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基于建筑垃圾 PPP 项目全生命视角,构建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风险评价体系,以 227 份问卷 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利用应用管理熵理论和 Brusselator 模型,对建筑垃圾 PPP 项目风险系统稳定性耗散性能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 PPP 项目风险系统处于耗散结构状态。要防范 PPP 项目系统风险非耗散性,未来应从鼓励技术创 新,加强灾害预防,提供政策扶持,加强项目管理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1.
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构建其产业链模型,并将普遍应用于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引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对PPP模式应用于该产业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特点,探讨PPP模式应用于该产业的运行机理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3)
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是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在总结我国海绵城市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缺陷,提出基于利益多方视角与PSIR模型确定海绵城市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中各子系统因素指标,构建包含3层53个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庄河市为例建立海绵城市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该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总排序前三的指标构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证实了海绵城市项目水循环全过程参与、创新和控制的绩效考核思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KPI方法,从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准则出发,对PPP项目的执行阶段和移交阶段进行关键成功因素(CSF)分析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最后将KPI指标进行整理、删减和分类,构建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PPP项目绩效导向和运营期较长的特征共同决定了其产出绩效监管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以我国相关文献、政策文件、公知观点为素材,采用扎根理论法构建涵盖监管主体、监管频率、监管内容、监管标准、监管措施、结果处置6个方面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框架并对其进行释义;基于此,为政府部门提出3点管理启示:(1)应完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相关政策以明确监管主体;(2)应针对不同行业构建产出绩效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定期调整;(3)应出台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套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5.
吕方园 《建筑经济》2022,(S2):217-222
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以国内城镇污水处理PPP项目为例,综合考量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绩效评价过程,从项目立项、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项目移交五个阶段出发,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以期有效实现PPP项目绩效评价目标,促进项目绩效水平的提高,并对其他同类型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解决目前我国对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之急需为目标,就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的建立进行研究,提出制定标准化的绩效指标层级、指标编码和指标清单,并以绩效指标清单作为搭设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架构的基本元素,将绩效指标清单按规则组成格式化的表格,以此形成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示例表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在CSF理论基础上,构建涉及项目特征、经济评价、管理控制及产出影响四个方面,包含24个KPI指标的全生命周期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并利用仿真实验测试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精确度和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绩效评价是政府对PPP项目按效付费的依据。基于项目过程思维,从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构建湿地公园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改进的可拓物元模型,对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PPP项目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绩效水平达到优秀,但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4)
目前,我国正在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和应用PPP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对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关系到项目绩效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政府与社会资本等各方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项目成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PPP项目绩效评价划分为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与项目影响四个绩效评价子系统,并在对影响项目绩效水平关键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准经营性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项目绩效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构建了项目绩效综合评级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指标体系与综合评级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主要围绕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即明确绩效的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拟定指标以及设定权重。根据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首先对实施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选取,通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实施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形成初步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