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换热器设各设计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实现了管板布管限定圆最大布菅数的确定.以及换热管的正三角、转角三角形等四种不同排列方式的自动布管.  相似文献   

2.
管壳式换热器自动布管CAD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自动布管方法,包括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等4种标准排列,该系统以AutoCAD 2000为开发平台,以Visual Lisp和VBA为开发工具,能根据不同流程、不同排列方式,自动绘出管板布管图,缩短了换热器的设计周期并提高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迭加的方法,使用C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实现管板布管限定圆最大布管数的确定。该方法可根据中上管数是奇排列还是偶排列为确定最大布管数,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对换热器的设计及工艺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迭加的方法,使用C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实现管板布管限定圆最大布管数的确定.该方法可根据中心布管数是奇排列还是偶排列来确定最大布管数,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对换热器的设计及工艺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确定管板限定圆最大布管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迭加的方法,使用C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实现管板布管限定圆最大布管数的确定.该方法可根据中心布管数是奇排列还是偶排列来确定最大布管数,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对换热器的设计及工艺计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就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布管问题提出了在符合布管原则下的计算机自动布管方法和一系列有效算法以及算法的优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管板自动布管C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用于自动绘制换热器管板布管图.系统采用混合编程的方法,建立了三个模块,(计算模块、绘图模块、菜单模块),且使三者成功地融于AutoCAD环境下.在给定基本参数(换热器公称直径DN,中心排管数Nc,布管数n,管程数N和拉杆数N1)条件下,自动绘出布管图,该系统已在80286和80386AT/XT上调试成功,为换热器的管板设计提供了布管基础.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基于C形弹性管的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结构.用管内过剩压力使弹性管的自由端产生位移和管表面产生的应力对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波长进行调谐.得到了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波长变化对应于压力和自由端位移的线性关系.在0~6MPa的压力范围内,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波长随压力和位移均呈线性变化且压力和位移的传感灵敏度分别达到0.0305nm/MPa和0.0359nm/mm,线性调谐范围分别为0.183nm和0.215nm,波长分辨率分别为3.05pm和0.718pm.  相似文献   

9.
UPVC管和PE管近年供水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聚乙烯pe管和聚氯乙烯upvc管的性能及应用情况的对比,阐明各自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含内衬管的坡口对焊接头冻结管抗弯承载能力与变形进行了实验和有限元计算,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是可靠的。把“回归正交试验分析法”引入到数值计算中,用较少的计算次数,计算出不同长度内衬管对坡口对焊接头冻结管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冻结管直径越大,增加内衬管长度对提高冻结管承载力的影响越显著;对直径小于130mm的冻结管,增加内衬管长度对提高冻结管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同时,回归出内衬管长度与坡口对焊接头冻结管承载力之间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很小,可为冻结管接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无高差水平布管分离式热管在空调冷量回收中的应用情况,对无高差水平布管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在不同充液率和不同驱动温差的条件下其前后空气温度分布均匀性和热管换热器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调系统引入此分离式热管系统后可节能9%-26%,有一定节能效果;在不同充液率和不同驱动温差下空气温度分布都不均匀,温度在热管换热器不同高度的测量点差别较大;热管换热器前后空气平均温差总体偏小,换热器换热面使用效率低。该结果为与动力型分离式热管性能作比较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螺纹铝管胀管时凸筋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内螺纹铝管的传热性能。为此,本文采用新的胀管方式对内螺纹铝管机械胀管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内螺纹铝管凸筋损伤程度的因素有芯头定径带直径、摩擦条件、胀管方式等,芯头定径带直径越小,润滑条件越好,采用多次胀管,凸筋损伤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刚果(布)朱埃河过河钢管工程采用沉管技术穿越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过河管道沉管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在朱埃河工程中实施的沉管施工方法,施工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进度快。在工期、成本、安全、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整个沉管过程安全有序,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给水厂沉淀池普通穿孔排泥管起动困难易堵塞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排泥装置——扩张管嘴排泥管.先后进行了小试和中试,根据中试所得较优的一种扩张管嘴排泥管应用在生产性试验中,在同等条件下与普通穿孔管进行比较.扩张管嘴排泥管的流量系数是普通穿孔排泥管的4倍左右,且泥水含泥浓度约为普通穿孔管的1.4倍,池底积泥明显要少,相应可以延长排泥周期,节约水厂自用水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换热管典型平面弯曲态几何模型及本构模型分析不同温度地下换热管传热过程中管土结构热变形特征,着重研究典型初始弯曲管体热变形对管-土间隙演变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通常换热管弯曲凹侧出现较大间隙,其间隙分布占管体周边一半左右;当换热管初始弯曲较小或基本无弯曲时,其较大间隙出现在U形换热管的两管间对应区域,管-土间隙量随初始弯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管式相变蓄热器模型,运用CFD技术对相同横截面积的圆管、椭圆管外的1.5%石墨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熔化、凝固过程进行仿真。在考虑自然对流的情况下,模拟结果表明:椭圆管的换热综合性能高于圆管;当内管中水的流速相同时,椭圆管的蓄放热效率分别比圆管高12.96%和9.20%。  相似文献   

17.
“四管”泄漏是造成电厂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四管”泄漏监测系统,以麦克风为敏感元件,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本文首次提出基于高温湿度测量的“四管”泄漏监测系统,采用高温湿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四管”泄漏产生的水蒸汽,使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传统方法得到极大提高。该系统投入现场使用近两年,已成功地检测出3次“四管”泄漏。  相似文献   

18.
对扁管和微元肋扁管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所用最小扁管的当量直径为0.44mm.当采用实验方法获取扁管准确的摩擦压力降时,首先需要计算出口和入口的局部压力降.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方法对入口、出口处的局部压力降计算进行了实验校核,确保了入口、出口局部压力降计算的准确性.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计算圆管压力降方法计算扁管摩擦压力降误差较大,计算微元肋扁管误差更大.对产生该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四管”泄漏是造成电厂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四管”泄漏监测系统,以麦克风为敏感元件,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本文首次提出基于高温湿度测量的“四管”泄漏监测系统.采用高温湿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四管”泄漏产生的水蒸汽,使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传统方法得到极大提高。该系统投入现场使用近两年,已成功地检测出3次“四管”泄漏。  相似文献   

20.
大直径柔性管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柔性管的特点,将动态边界条件与常规分析有机结合,对大直径柔性管的受力状态及管-土共同工作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应力,为及土压力分布规律完全相同,数据也基本相当。这种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到各种刚性管,柔性管的理论分析,为地下管的理论分析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