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针对高矸易泥化高灰原煤的分选问题,对传统旋流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了3GNZX300/230型双锥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并对该旋流器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和实验室带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矸易泥化高灰原煤,该双锥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优于传统的3NZX300/230型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相似文献   

2.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5—0mm高硫难选原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机理的分析,结合小型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论述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45—0mm级高硫难选原煤的分选效果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以公乌素选煤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完成了两种旋流器入选原煤、精煤、中煤、矸石的采样,并通过筛分、浮沉试验,系统地对比了入料中各粒级煤的分选效果,研究结果将对两种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和机理有一个量化、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赵龙  聂轶苗 《煤炭技术》2015,34(3):310-312
通过对高寒地区永冻层低阶长焰煤特点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以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分选工艺。首次提出了"旋流解离分选+离心分选"的新概念,有效解决高寒地区高灰、高水、矸石易泥化低阶长焰煤难以分选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6,(8):65-68
阐述了当前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存在的不足,设计开发了蜗壳入料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并结合计算数值模拟技术对新型旋流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得出新型旋流器具有处理量大、分选精度高、能耗低的优点。进行了工业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大同矿区原煤排矸后可以满足优质动力煤产品的质量要求,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排矸工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排矸工艺在该矿区均有应用;传统观点认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二段对悬浮液有浓缩作用,排矸灰分更高,矸石更纯,带煤量更小。生产实践表明:在保证分选密度的前提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获得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相同的排矸灰分和分选精度;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精度、处理能力、单位能耗等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当地煤种,采用单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以单一低密度悬浮液系统一次性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3种产品。入选原煤采用不分级、不脱泥入选方式,50~0 mm级全部进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的优化工艺设计,并分析了生产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室试验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分选精度高(可能偏差仅为0.057)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文章提出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分选精度,分析了原煤密度组成、粒度组成、给煤量大小及稳定性和原煤泥化性质等方面对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入选原煤密度组成的变化及给煤量不稳定,会引起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的波动,降低分选效率;原煤的粒度越细,分选效果越差,细颗粒的实际分选密度通常高于粗颗粒的实际分选密度。给煤量超过额定量时,旋流器分选效率和精煤产率降低。原煤易泥化时,显著恶化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重介质旋流器对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原煤的分选效率,设计了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模型装置,建立了颗粒在离心旋转流场中沉降分离数学模型,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特性,揭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难选煤分选特性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影响新型重介质旋流器流场工作悬浮液动态稳定性的因素及重产物排料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时,底流重产物排料能力强、处理量大;离心旋流场中的悬浮液密度梯度分布小、密度相对均匀,底流与溢流密度差值较低,流场中悬浮液稳定性更强;入料的压力与悬浮液动态稳定性、分选精度及重产物排料效率直接相关,随着入料的压力增大,底流、溢流口排出悬浮液密度差值增大,可能偏差E值降低,分选精度提高,重产物排出量升高;当入料的压力为25 kPa时,实际分选密度为1.666 g/cm3,可能偏差E值为0.09 g/cm3,重产物产率为75.23%。本研究为高含量重密度组分煤的分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正义 《中国矿业》1998,7(5):46-48
文章分析了目前世界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厂重介质旋流器工艺在处理细粒、高硫难选煤方面的优势。指出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先进的选煤设备。对几种不同入料方式的新型重介质旋流器的分远效果及其它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曙光选煤厂原煤预先脱泥—有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粗煤泥回收设备后,对系统中各产品中磁铁矿粉含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增加粗煤泥回收设备后,磁选机的入料浓度降低,磁尾中磁铁矿含量降低,介质回收效果明显提高;精煤、中矸脱介筛的脱介效果明显改善,筛上精煤、中煤、矸石中磁铁矿粉含量明显降低;浮选尾矿、压滤尾煤中的磁铁矿粉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处理量的提高,精煤产品夹矸问题的解决,介质损失的降低,以及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和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唐山研究院根据市场需求,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结合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理论,研制出多供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非金属矿用旋流器和难选煤专用的新型重介质旋流器,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冀中能源某选煤厂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生产工艺参数实时预测平台。通过增设Logix5000 PLC、单向数据采集模块、输送带秤和灰分仪等设备,采用Ifix4.0上位机组态软件,完成了基于重介旋流器入料压力、合格介质密度、入料原煤、精煤、中煤和矸石数量及灰分等动态测量值的重介分选生产工艺参数实时检测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开发,实现了原煤密度组成、分选密度、介质控制密度和产品质量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双柳煤矿块煤排矸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双柳煤矿动筛排矸系统矸石带煤率高、精煤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双柳煤矿3+4#原煤的筛分和浮沉试验对煤质进行了分析,对TDS智能干选机、重介浅槽分选机在双柳煤矿块原煤分选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方面进行了对比;经济效益综合比较结果显示,TDS智能干选机分选工艺更有优势。通过TDS智能干选机分选半工业试验和实际分选效果检测结果表明,TDS智能干选机分选粒级300~50 mm块原煤满足合同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地选煤公司的实际选煤情况,分析目前选煤厂使用跳汰洗煤的现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的洗煤技术,对洗煤工艺进行优化,将跳汰洗煤换成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分选机回收+卧式沉降过滤脱水机回收的联合选煤工艺,采用密度较低的悬浮液系统,在离心力作用下,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产品,以提高分选洗煤的效率。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洗选后的精煤灰分为17%,发热量约5800大卡,中煤灰分为40%,发热量约3600大卡,原煤回收率达51.3%。  相似文献   

18.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用于动力煤分选,可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第1段轻产物和第2段轻产物合并,即为动力精煤.以枣庄田陈煤矿选煤厂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炼焦煤的试验数据为案例,经简要计算模拟动力煤分选50 mm~0.5 mm综合粒级和各粒级的工艺效果,并对用于动力煤分选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锂资源消耗量逐年攀升,而国内矿石型锂资源品位较低,卤水型锂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锂精矿产品难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国外某锂辉石跳汰分选中矿作为进口锂精矿的附加产品购进,为探究其选矿 工艺,以矿石性质研究结果为基础,采用重色浮联合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样中Li2O含量为3.60%,主要有价矿物为锂辉石,主要脉石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锂辉石粒度大部分在1 mm以上 ,主要脉石和连生体粒度为2 mm以上;②+0.5 mm粗粒原料在重液密度为2.85 g/cm3时,可以获得Li2O含量大于5.5%的锂辉石精矿,精矿作业回收率较高,经计算机模拟所得两段连续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预测结果与之契 合度高,工业推广可行性高;③+0.5 mm粗粒原料采用筛分分级—重悬浮液分选流程,在介质密度为2.70 g/cm3的条件下,可以抛掉产率为21.76%,Li2O品位为0.18%的重液尾矿,Li2O在重液尾矿中的金属量损失仅为 1.09%;④重液精矿经色选机分选,精矿Li2O品位由5.73%提高至6.18%,精矿质量提高一个等级,Li2O作业回收率高达89.23%;⑤色选尾矿、重液中矿和-0.5 mm矿石作为混合中矿,其Li2O品位高达2%~3.57%,以自主 研发的EL为锂辉石浮选捕收剂,经“1粗2精2扫”,最终获得Li2O品位6.53%、Li2O作业回收率91.51%的浮选精矿。全流程试验分选指标优异,有效降低了磨矿成本,具有一定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增设分散罩 改善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由于工艺上存在不足,产生了精煤带矸现象,通过在现有工艺系统上分选设备前,装设一种简单的预处理器(在入料漏斗内装设圆锥形条缝罩),增设入料分散罩,克服了现有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的不足,改善了分选效果,杜绝精煤产品中带矸,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