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沉降测试结果为例,对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坡脚外边桩沉降、地表横纵向差异沉降、侧向位移引起的沉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沉降计算中地基压缩土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对大变形的深厚软土地基,在沉降和稳定计算中应考虑沉降引起的路堤填筑荷载的增加值;对铁路路堤,可不考虑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引起的竣工后差异沉降;在进行沉降计算时,宜针对地基的不同位置,分别采用应力法和应变法确定地基土体压缩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地基差异沉降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地基差异沉降,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研究了桩长、置换率、褥垫长度等参数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及负向侧向位移与差异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不等桩长的分布范围在某一定值时,差异沉降最小;油罐中心范围内复合地基,通过固定桩径不变,增加桩间距来增大置换率,可使复合地基在相对较小的置换率条件下获得更小的差异沉降;保持置换率不变,桩径越大(即桩间距越疏),复合地基差异沉降越小;调整桩长、置换率对差异沉降的改变较为明显,而改变褥垫长度对其影响不大;油罐地基负向侧向位移的出现是差异沉降调整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地基沉降的随机有限元法和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邓肯-张本构模型,首次推导了基于一阶Taylor展开的地基沉降随机有限元方程及其有关计算公式,并对地基沉降对模型中各参数的敏感性逐一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参数随机场的影响,对地基沉降进行了随机有限元分析,并基于随机有限元对地基点沉降和各点之间的差异沉降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4.
根据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地基实测沉降量,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主塔和裙楼的沉降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可知:预测模型的发展系数-0.3a0;主塔和裙楼关键点的地基沉降量和地基差异沉降量实测值和预测值均呈扩大趋势,据此建议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量,增强上部结构对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地基沉降数据的灰色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模型精度较高,灰色理论用于建筑地基沉降预测切实可行,对建筑物后期沉降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保利花园一期高层建筑的地基出现软硬交替情况,通过对地基场地的分析,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联合处理方式,并同时按强度和变形双重控制理论进行设计。为了有效地减小两种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及其影响,采用增强基础刚度和设置褥垫层的方法。加固后对CFG复合地基的检测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此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减小了沉降,且差异沉降控制在规范限值内。该方案合理,并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含结构物软基路段的差异沉降,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对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差异沉降的特点,影响地基沉降的因素以及合理的覆土高度等进行了数值分析和深人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与减小地基的表面沉降差异。在静荷载作用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纯砂地基和土工格室加筋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格室埋深、格室高度及筋材层数对距离基础不同远近处地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较小时,土工格室加筋地基作用效果相近;在荷载较大时,土工格室加筋效果提高显著;土工格室加筋地基不仅有效控制了基础沉降,而且减小了基础附近地基的沉降差异;筋材调节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加筋效果随筋材埋深减小、筋材层数增加、格室高度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大底盘高层建筑产生地基沉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小地基沉降差异的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底盘高层建筑,论述了分层总和法和协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
通过模型试验、数值模拟2种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变化对地基沉降有直接影响;在进行沉降控制设计时,长桩长度和长短桩长度比是影响复合地基整体沉降的关键,长桩长度调整复合地基的整体加固深度,短桩长度调整复合地基中的复合加固区的压缩量;长短桩复合地基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沉降不同,单桩加固区的压缩量最大,其次为复合加固区,最后为下卧层;采用长短桩的地基处理形式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拓宽道路差异沉降临界控制标准,首先开展了路面结构层对地基差异沉降的应变响应模型试验研究,基于模型试验结果,以路面结构层层状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不协调变形作为结构层底部的约束条件,建立了路面结构层对层底不协调变形的力学响应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路面结构层的应力变化规律,并通过系统数值分析手段对路面结构层底不协调变形控制标准与地基差异沉降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基差异沉降作用下,沥青混凝土面层整体呈现受拉状态,新老地基差异沉降值达到14 cm是地基临界差异沉降控制标准,路面结构层层底不协调变形的临界控制标准是1cm;地基差异沉降临界控制值Sc与新老路基拓宽比l及路面层反坡斜率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Sc =1000λ(16.8 l2-30.4 l+17.1) 来近似表达。  相似文献   

11.
郑勇  游丰 《山西建筑》2010,36(28):108-109
采用桩基沉降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对西安市长安区某住宅楼进行了桩基沉降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工程桩基础沉降量、整体倾斜值均符合规范要求,桩基沉降稳定。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本质因素,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控制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景和 《山西建筑》2012,38(27):81-82
通过对某厂油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论述了用静压注浆处理油罐地基沉降的可行性。同时,采用油罐内架设三脚架提拉罐底板的方法,对处理中小型油罐沉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水泥厂提升机设备基础地基发生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对提升机设备基础地基下沉原因的分析,以及加固方案的比较,采用压力注浆法对其地基进行加固,实践证明,此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复合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以及长短桩复合地基垫层作用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长短桩复合地基对于减小沉降、减小不均匀沉降具有较好的作用,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垫层对应力分布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桩基沉降的计算原理,论述不同桩长桩型的沉降计算方法,并据此提出考虑共同作用的基础内力计算方法。针对某工程的基础特点,按照沉降控制和共同作用对基础进行了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17.
赵庆鑫  丛林 《山西建筑》2010,36(1):279-281
针对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数据特点,分别建立了双曲线和灰色理论沉降预测模型,并结合某省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实例应用,预测结果表明,双曲线法和灰色模型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路基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8.
黄筱璐  沈理斌 《山西建筑》2009,35(18):258-259
针对高等级公路软基沉降监测的重要性,根据工程实践,对沉降监测中几个重要的问题,如水准点设置、监测精度、监测频率、资料整理等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沉降监测水平,确保公路路基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型油罐地基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与倾斜直接影响油罐的正常使用和寿命,结合50000m3石脑油罐基础施工,分析了大型油罐基础沉降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大型油罐基础沉降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沟埋式涵管广泛应用于珠三角水利建设中,由于缺乏对软土地基变形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合理的涵管垂直土压力计算理论,涵管在运营中常常出现各种病害。本文以广东省肇庆市某涵闸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软土地基上涵管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涵管开裂、附加土压力等,通过现场调查、原位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对涵闸地基沉降计算以及箱涵顶垂直土压力进行研究。最后,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方法和建议:①基础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地基强度问题,更要重点计算地基的沉降,确保处理后地基的刚度差异不大,以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②根据填土荷载大小确定地基刚度,即荷载越大的地方布桩应该越密,反之越疏;③涵管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土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