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吸湿排汗纤维与棉混纺纱的上浆工艺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Coolplus吸湿排汗纤维的特性,介绍了其与棉混纺纱的浆料配方的选择、浆纱技术要点及上浆工艺实践。  相似文献   

2.
探讨两种功能性涤纶与莫代尔混纺纱的生产要点。测试了三种纤维的性能指标,纺制了蜂窝涤纶纤维/竹炭改性涤纶纤维/莫代尔纤维45/30/25 11.8tex混纺赛络纱,并对所纺纱线织片与JC 11.8tex纱织片及J Coolplus/C 60/40 11.8tex混纺纱织片,进行了吸湿速干性以及抗菌性能测试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开发的混纺纱织片吸水性和速干性较优。认为:开发的混纺纱有较优异的吸湿、良好的导湿性,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Coolplus吸湿排汗弹力织物的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伟董瑛  李传梅 《印染》2005,31(11):28-30
棉/Coolplus氨纶包芯弹力织物印染加工难度较大,确定工艺时必须兼顾各类纤维的特性。通过分析Coolplus纤维的性能、形态结构和吸湿排汗机理,根据Coolplus对印染加工的要求,设计了工艺路线,即选用低碱工艺进行前处理,低温型分散染料染Coolplus纤维,用吸湿排汗剂进行柔软整理。处理后的织物性能良好,弹性适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出具有吸湿排汗性能的防静电服面料,选用Coolplus/棉50/50混纺纱进行织造,对比了不同组织和密度的Coolplus棉混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从中选择有利于提高面料吸湿速干性能的组织和密度,并介绍了该织物的关键技术与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最终生产出的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对不同系列Coolplus纤维针织物进行处理,通过测试其经不同处理工艺整理后的吸湿放湿性能、水分扩散能力及织物服用性能的变化,对比分析认为,通过吸湿排汗整理Coolplus针织物的吸湿排汗能力显著提高且具有耐久性,其顶破强度没有变化而织物的服用性能、外观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Coolplus Ⅱ纤维性能及其织物干爽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青 《中国纤检》2003,(11):23-24
本文对CoolplusⅡ纤维性能作了介绍,并对其优良干爽舒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与其他纤维如棉纤维的不同吸湿机理解释了其具有易洗快干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珍珠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Coolplus混纺纱加工防羽绒布的工艺实践,通过生产实践,分析了生产该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措施,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吸湿排汗纤维的基本原理,并且阐述了Coolmax、Coolplus、Cooldry、Topcool等吸湿排汗纤维及其性能,以及其在针织产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Coolplus/棉XLA包芯纱弹力织物的加工需兼顾各类纤维的特性.根据Coolplus纤维和XLA纤维的性能,设计了染整工艺路线,即松弛处理、酶氧-浴汽蒸一步法前处理、丝光、低温型分散染料染Coolplus纤维和用吸湿排汗剂进行柔软整理等.经上述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性能良好,弹性适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别对Coolmax、Coolplus纤维织物试样和用TF-620、DM-3746进行后整理的普通涤纶织物试样的吸湿排汗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洗对后整理性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10次水洗后各项性能下降明显;永久性吸湿排汗织物(Coolmax、Coolplus纤维织物)也同样会受到水洗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水洗10次后各项性能基本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与精梳棉、有色涤纶混纺纱的纺纱技术.分析了吸湿排汗涤纶纤维混纺色纱的性能特点、用途及纱线规格设计要点.以CJ/T湿/T色蓝50/40/10 13 tex品种为例,介绍了在棉纺设备上生产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多组分混纺色纱的关键工艺及技术措施.生产中通过合理选择混和方式,并针对容易产生的缠绕、挂花堵塞、断头及棉结、毛羽控制等问题优化配置工艺参数,采取技术措施,纺制的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多组分混纺色纱条干好,毛羽少,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探讨竹纤维织物及竹棉混纺织物的热湿性能.采用竹纤维纯纺纱、竹棉混纺纱,分别设计了一上三下破斜纹、方平、一上三下右斜纹和凸条4种组织的织物.通过热湿性能的测试和作用原理的分析,得出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等热湿性能是衡量夏季织物吸湿快干的重要因素的结论.通过对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棉织物热湿性能的对比分析可知,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均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特性,在棉纤维中混入适量的竹纤维,可有效地改善棉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服装面料的吸湿导湿性与服装穿着舒适性密切相关。为了获得较好的穿着舒适性,针对木棉纤维天然环保以及在光泽、手感、吸湿性、保暖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分别测试和分析了木棉纤维、棉纤维、Coolplus纤维对水和汗液的吸湿导湿性能。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这些纤维中,木棉的吸湿性良好,导湿性最好,其对水的吸湿率为115%,导湿率为99.13%;对汗液的吸湿率为189%,导湿率为93.6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粘胶、棉等吸湿性纤维的吸湿快干、湿热舒适性能,利用混纺纱横截面的分层结构理论,采用不同细度粘胶纤维混纺,设计开发了一种外层疏水而内层亲水的新型结构纯粘胶纱。采用3.3 dtex粘胶纤维与预先进行疏水整理的5.5 dtex粘胶纤维纺制70/30 35.7 tex、50/50 35.5 tex纱,测试分析了成纱结构、纤维与纱线的吸湿放湿性能、织物的透湿性。结果表明,经疏水整理的较粗粘胶纤维分布在纱的外层,较细粘胶纤维分布在纱的内层,形成皮芯结构;经过疏水整理后纤维的吸湿回潮能力有所降低,但初始回潮速率几乎相同,纤维吸湿后的干燥速度明显增强;成纱中粗纤维含量增多,吸湿初始速率增加,但接近平衡时吸湿能力趋于一致,成纱的放湿速率增强;含有疏水处理粗纤维的织物透湿量增加,并且随着疏水处理粗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透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Tactel纤维与棉交织排汗导湿面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actel纤维制成的衣物有柔软的质地,有趣的光泽,清晰的色彩,良好的手感和导湿透汽性能。介绍了Tactel纤维及其产品的特性,探讨了用Tactel长丝和棉交织的排汗导湿织物的织造工艺、染整加工工艺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空异形涤纶纤维具有吸湿排汗和保暖性能,它采用了全新的纤维截面设计,将毛细管原理应用于纤维和纱线结构,使织物能够快速导湿、扩散和挥发汗液,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感,达到提高织物舒适性目的.对中空异形涤纶、Coolmax、Coolbst、普通涤纶纤维等机织物的热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认为该纤维保暖性能突出,但透气性及透湿汽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性能,利用Y形涤纶纤维的纯纺纱以及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设计开发了16种平纹和斜纹组织织物,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湿性、 吸水性及快干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较稀疏、轻薄的混纺织物比纯纺织物透湿性好;而较紧密、厚实的纯纺织物比混纺织物透湿性好;随着织物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厚度的增加,Y形涤纶纤维织物的干燥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圣麻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对圣麻纤维的强伸性能、摩擦因数、吸湿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sag/涤纶50/50 18.5 tex纱的有关性能,与涤纶/棉50/50 18.5 tex纱进行了对比.圣麻与涤混纺纱染色后断裂强力下降,伸长率增加,影响织物的手感及服用性能;吸湿的瞬间快速性,说明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圣麻涤纶混纺纱的急弹性回复率、缓弹性回复率均略小于涤棉混纺纱,说明圣麻纤维的弹性比棉纤维略差,其织物抗皱性能亦比棉纤维织物略差.  相似文献   

19.
抗菌、吸湿排汗纤维是新型的功能性纤维,该纤维抗菌及吸湿导湿性好、透气性佳。根据抗菌、吸湿排汗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特点,介绍了该面料的染整工艺,并通过生产实践和工艺探讨,为进一步开发抗菌及吸湿排汗纤维混纺面料产品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